一种大豆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31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11887.2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重离子束辐射诱变方法,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大豆诱变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12C6+为辐射源,辐射剂量为40‑60Gy,辐射时间为100‑140s,对大豆种子进行辐射处理;(2)利用培养基对辐射处理后的大豆种子进行萌发培养;所述培养基中添加有维生素C10‑50mg/L和甘露醇10‑30g/L;(3)辐射处理后的大豆种子出苗后,移栽到育苗基质中进行育苗,育苗期间喷施含海藻提取物0.1%‑0.3%和甲壳素0.5%‑2%的水溶肥。本发明通过调整辐射剂量及辐射后管理方式,提升突变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成活率,促进突变性状的稳定表达,加快育种进程并提升育种效率。

    一种大豆矮杆性状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99495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610810781.X

    申请日:2016-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矮杆性状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包括:GM19_45000827和GM19_45361938,其中GM19_45000827为大豆基因组v1.0的第19号染色体45000827位置的碱基为C或A;GM19_45361938为大豆基因组v1.0的第19号染色体44902890位置的碱基为G或A,同时记载了该标记用于筛选矮杆性状大豆材料的应用和方法。本发明通过KASP SNP标记技术检测大豆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即可鉴定出矮杆大豆,从而加速大豆矮杆品系选育进程,同时,这两个SNP标记也为矮杆基因克隆和矮杆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种大豆矮杆性状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9949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10781.X

    申请日:2016-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豆矮杆性状紧密连锁的SNP标记,包括:GM19_45000827和GM19_45361938,其中GM19_45000827为大豆基因组v1.0的第19号染色体45000827位置的碱基为C或A;GM19_45361938为大豆基因组v1.0的第19号染色体44902890位置的碱基为G或A,同时记载了该标记用于筛选矮杆性状大豆材料的应用和方法。本发明通过KASP SNP标记技术检测大豆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即可鉴定出矮杆大豆,从而加速大豆矮杆品系选育进程,同时,这两个SNP标记也为矮杆基因克隆和矮杆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种大豆种子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52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18004.4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种子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特征在于:先将天然和人工添加蔗糖的大豆样品结合起来作为定标样品集,然后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仪采集光谱数据,再通过酶比色法化学值测定、光谱数据预处理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统计方法,构建大豆种子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预测模型,并利用上述近红外光谱数学模型检测未知大豆种子样品的蔗糖含量。其所建立近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的预测能力较强、适用性较好,能够有效应用于大豆种子蔗糖含量的准确测量,可以为快速测定原料大豆的蔗糖指标,及时调整豆制品生产工艺参数或原料配比提供数据支撑,还可满足快速准确鉴定高蔗糖大豆育种新品系的需要。

    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快速大量产孢的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6826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83285.0

    申请日:2018-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豆灰斑病病原菌快速大量产孢的培养方法,属于植物病原菌诱导产孢技术领域,首先配制产孢培养基,主要成分为V8蔬菜汁,碳酸钙,琼脂粉,25%乳酸和超纯水,然后将活化好的大豆灰斑病病原菌接种于培养基上,25-28℃恒温培养箱暗培养8-14天,再用无菌水洗脱分生孢子,显微镜下计量孢子数;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大豆灰斑病病原菌产孢效率,具有菌落生长快,产孢量大,致病力持久,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等优点,缩短了大豆灰斑病抗性品种鉴定周期,节约了人力物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并为大豆灰斑病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手段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