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55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85543.2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IPC: G01N33/24 , C12Q1/26 , C12Q1/37 , C12Q1/25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造土研究转基因作物通过凋落物途径对土壤跳虫风险的评价方法,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所述评价方法包括:将石英砂、高岭土和活性碳粉按照质量比88:25:10的比例混匀后,加水配制成人造土;转基因作物和对照作物的凋落物剪块后进行灭菌,获得灭菌后的凋落物;在所述人造土的表层分别加入转基因作物和对照作物灭菌后的凋落物,待所述灭菌后的凋落物吸入水分后,再与所述人造土混匀,获得土壤跳虫培养基;加入土壤跳虫培养,培养结束后对所述土壤跳虫的数量、体长和相关功能酶含量进行检测,比较转基因作物和对照作物凋落物对所述土壤跳虫适合度的影响。本发明的方法更加接近真实的自然状态,可重复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2636.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由禾谷镰孢引起的玉米穗腐病抗性主效QTL及其连锁的分子标记。玉米抗穗腐病的主效QTL位点,位于玉米7号染色体7.01‑7.02bins上约3.33Mb的物理区间内,该主效QTL能解释14.09‑15.70%的表型变异率。有2个SNP分子标记与之紧密连锁,分别是Zyg7485和Zyg7518。本发明所述的玉米穗腐病抗性主效QTL及其连锁的分子标记在筛选或鉴定抗穗腐病玉米品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有助于克服玉米抗病育种工作中对穗腐病抗性的鉴定存在成本高、时间长等特点,大大加快我国高抗穗腐病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产业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2638.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由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oides)引起的玉米穗腐病(Fusarium ear rot,FER)抗性主效QTL及其连锁的分子标记。玉米抗穗腐病的主效QTL位点,位于玉米7号染色体7.01‑7.02bins上约1.73Mb的物理区间内,该主效QTL能解释11.76‑18.02%的表型变异率。有3个SNP分子标记与之紧密连锁,分别是Zyf788,Zyf792和Zyf7105。本发明所述的玉米穗腐病抗性主效QTL及其连锁的分子标记在筛选或鉴定抗穗腐病玉米品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有助于克服玉米抗病育种工作中对穗腐病抗性的鉴定存在成本高、时间长等特点,大大加快我国高抗穗腐病玉米新品种的培育与产业化进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