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精准施肥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606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48457.3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精准施肥装置及方法,包括车箱、车箱底部的车轮、和车箱一端的牵引架,车箱分为上、下两层;在车箱的上层设置有溶肥箱和肥液箱;在溶肥箱顶部开设有加肥口,在溶肥箱内部设置有搅拌器;在车箱的下层设置有运输管,运输管的两端均开设在车箱壁上,并分别作为进水口和出肥口;在运输管上引出有两条旁路,其中一条靠近进水口,与溶肥箱连通,作为注水管;另一条靠近出肥口,与肥液箱连通,作为注肥管;通过采用了将溶肥、混肥、施肥作业集成到一个车箱的方案设计,使得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只需将装置牵引到工作现场,接通水源与滴灌管路即可,容易操作,且省时省力省工,极大的提高了施肥的效果和施肥作业的效率。

    一种改良土壤的作物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4256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0602969.4

    申请日:2018-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土壤的作物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深松土壤后镇压,播种第一作物,铺设滴灌带,待第一作物收获后,粉碎第一作物的秸秆,深翻入土壤或覆盖于农田地表,旋耕一次;(2)第二年,深松土壤后镇压,播种第二作物,铺设滴灌带,待第二作物收获后,粉碎第二作物的秸秆,深翻入土壤,旋耕一次;所述第二作物包括禾本科作物或豆科作物;(3)第三年,深松土壤后镇压,播种第三作物,铺设滴灌带,待第三作物收获后,粉碎第三作物的秸秆,翻耕入土壤,旋耕一次;所述第三作物包括禾本科作物或豆科作物;所述第二作物分别与第一作物和第三作物不同。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改良土壤,增产效果明显。

    一种玉米种植滴灌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488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16878.0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玉米种植滴灌装置,包括连接有蓄水池、配药器和配肥池的圆筒体,圆筒体上设有插杆,插杆下方连有圆台体,圆台体与圆筒体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圆筒体的外侧设有滴灌管,圆筒体的内侧壁上还接有支杆,支杆内侧连接圆环,支杆上套设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圆环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圆台体侧壁滑动接触,第一滑块外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连接有半球体,半球体外侧连接有疏通针,疏通针活动插设至滴灌管内;滴灌管连通有地表支管,地表支管连通有地下支管,地下支管连通有滴灌带。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种植滴灌装置,使玉米种植后灌溉和施肥方便快捷,节省劳动力,节约水资源。

    一种改良土壤的作物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34256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602969.4

    申请日:2018-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土壤的作物栽培方法,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深松土壤后镇压,播种第一作物,铺设滴灌带,待第一作物收获后,粉碎第一作物的秸秆,深翻入土壤或覆盖于农田地表,旋耕一次;(2)第二年,深松土壤后镇压,播种第二作物,铺设滴灌带,待第二作物收获后,粉碎第二作物的秸秆,深翻入土壤,旋耕一次;所述第二作物包括禾本科作物或豆科作物;(3)第三年,深松土壤后镇压,播种第三作物,铺设滴灌带,待第三作物收获后,粉碎第三作物的秸秆,翻耕入土壤,旋耕一次;所述第三作物包括禾本科作物或豆科作物;所述第二作物分别与第一作物和第三作物不同。本发明的方法可显著改良土壤,增产效果明显。

    一种促进还田秸秆腐解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610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253482.X

    申请日:2018-0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还田秸秆腐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秸秆粉碎至3~8cm后还田;(2)秸秆还田后,施加微生物菌剂、保水剂和肥料;(3)对施加了微生物菌剂、保水剂和肥料的秸秆进行翻埋处理;(4)翻埋处理后浇水。本发明将秸秆还田、施用微生物菌剂、施用保水剂和施肥的作业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的进行秸秆还田,有利于秸秆的腐解和养分释放,提高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力,促进了作物根系的发育。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节约成本、增肥增产的效果,一般可增产4.5%~10.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