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30594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910073407.6

    申请日:2009-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高负荷污水预处理技术和新型人工湿地技术有机结合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及其装置。它是由喷射环流前处理系统和湿地后处理系统组成的,喷射环流前处理系统连接湿地后处理系统。工作流程包括:进水管污水、污泥回流管污泥及循环进水管的混合污泥经循环水泵抽吸;污泥进行生化反应;喷射环流反应器出水流入湿地后处理系统预充氧;污水经预充氧后流入湿地系统。本发明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及其装置,可用于城镇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处理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30594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10073407.6

    申请日:2009-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高负荷污水预处理技术和新型人工湿地技术有机结合的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及其装置。它是由喷射环流前处理系统和湿地后处理系统组成的,喷射环流前处理系统连接湿地后处理系统。工作流程包括:进水管污水、污泥回流管污泥及循环进水管的混合污泥经循环水泵抽吸;污泥进行生化反应;喷射环流反应器出水流入湿地后处理系统预充氧;污水经预充氧后流入湿地系统。本发明提供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及其装置,可用于城镇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处理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B标准。

    一种磁性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187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689879.5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一种磁性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芬顿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是要解决现有的芬顿催化剂原位还原三价铁能力差、生成铁泥和回收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磁性芬顿催化剂是表面负载Fe3O4的电气石。其制法:在通氮条件下,将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酸性水溶液滴加到电气石的碱性溶液中,搅拌,然后离心分离、干燥、研磨,得到磁性芬顿催化剂。可将它用于芬顿体系处理磺胺噻唑废水,处理30min后对磺胺噻唑的去处理率可达90%以上。本发明的磁性芬顿催化剂可用于水处理领域中。

    一种高效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及其菌丝球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569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451525.3

    申请日:2021-11-30

    Inventor: 王立 曹雨晴 马放

    Abstract: 一种高效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及其菌丝球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领域,它为了解决磺胺类抗生素生物去除法中功能菌流失、磺胺类抗生素对功能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强和降解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高效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为白囊耙齿菌(Irpex lacteus),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是2021年7月7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457。本发明将高效磺胺类抗生素降解菌的菌丝球用于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白囊耙齿菌菌丝球在水体中能够利用磺胺二甲基嘧啶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代谢和繁殖,无需额外添加碳源,短时间内可达到较高去除效率。

    一种磁性还原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8086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1320976.6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一种磁性还原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一种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目的是解决微生物絮凝剂的还原重金属效率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Fe3O4颗粒;二、制备微生物絮凝剂MFX溶液;三、磁性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四、采用液相还原法将产生的零价铁负载在磁性微生物絮凝剂上,得到磁性还原微生物絮凝剂。本发明絮凝剂具有高效、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等优点,同时具有磁分离特性与高还原吸附特性,易分离回收,絮凝效率高,还原吸附效率高,避免二次污染;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易回收,易于放大,降低絮凝使用量。本发明适用于絮凝剂的制备和重金属去除。

    一种脉冲式双阴极电芬顿反应器及利用其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0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10406016.5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一种脉冲式双阴极电芬顿反应器及利用其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它涉及有机废水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电芬顿反应器的难以同时兼具低能耗、同步高效H2O2产生及Fe3+还原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两端口直流电源、气体扩散电极、碳毡电极、阳极、时间继电器、曝气机和玻璃砂芯曝气管;气体扩散电极和碳毡电极分别接在两端口直流电源的负极接线端上且它们之间连接时间继电器。通过设定间隔时间控制两回路的工作及停歇。该脉冲式双阴极电芬顿反应器较常规电芬顿反应器H2O2积累量提高了1.34倍以上,H2O2能耗降低了45.17%以上,Fe3+还原提高14%以上,可用于有机废水处理领域。

    一种降解污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混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5767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424600.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一种降解污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混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污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混合菌剂,它是由节杆菌YL1和假单胞菌YL2混合而成,二者按体积比为1:(2-3)的比例混合。它用于污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处理或者污水中有机物的降解。本发明分离的节杆菌YL1和假单胞菌YL2,能够以磺胺类抗生素为唯一碳源生长,并能实现对该类抗生素的快速、高效降解,双菌株互作的菌剂体系相比单一菌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更彻底的去除量以及更稳定的群落结构,对于实现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生物处理十分关键。本发明应用于抗生素降解领域。

    阿特拉津降解菌ZXY-2的培养基

    公开(公告)号:CN10595050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610338985.8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阿特拉津降解菌ZXY‑2的培养基,它涉及一种阿特拉津降解菌ZXY‑2培养基。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培养节杆菌Arthrobacter sp.ZXY‑2所用的组成成分种类多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阿特拉津降解菌ZXY‑2的培养基由蔗糖和Na2HPO4·12H2O溶于蒸馏水制成。阿特拉津初始浓度为50mg/L。所述培养基培养条件为pH 9,温度34.04℃,接菌量10%(v/v),摇床转速150r/min。本发明的培养基只有两种成分。应用本发明的培养基培养细菌ZXY‑2,4h内可完全降解初始浓度50mg/L的阿特拉津,细胞密度可达2×108CFU/ml,降解效率达12.73mg·L‑1·h‑1。

    一种利用电芬顿体系降解焦化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137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43906.0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一种利用电芬顿体系降解焦化废水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环境领域、材料领域及电化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降解焦化废水的电化学体系。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电芬顿体系电极导电能力差、电子传输速率低、阴极过氧化氢产量低等技术问题。方法:1、将泡沫铜放入HCl中清洗,随后使用去离子水清洗数次,作为阴极,以铂电极为阳极;2、铂片阳极安装在反应器的中心,将泡沫铜片卷成圆柱形并包围阳极;3、在反应装置中加入焦化废水,使用硫酸溶液调节废水pH值,通电前先对溶液进行预曝气;4、曝气完成后加入适量的硫酸亚铁溶液,通电。本发明用于降解焦化废水。

    一种利用绿色生物炭高效催化降解环境中可溶性有机物NOM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0108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43936.1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一种利用绿色生物炭高效催化降解环境中可溶性有机物NOM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环境功能性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绿色生物炭高效催化降解环境中可溶性有机物NOM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处理成本高、存在二次污染、处理效率低、去除不彻底等问题。方法:先对生物质废弃物(小麦秸秆)进行预处理,并将其进行热解处理,通过FeCl3、ZnCl2溶液与生物炭混合培养,使生物炭表面与Fe3+、Zn2+充分接触,并且在其表面分布均匀,提高后续制备的纳米粒子在生物炭表面的分散性;使铁与锌在生物炭表面结合,经过酸溶液处理后,洗去铁锌元素,有利于提高生物炭的催化降解效果。本发明用于降解环境中可溶性有机物NO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