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相变蓄冷装置及采用该蓄冷装置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97114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547950.5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Y02E6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相变蓄冷装置及采用该蓄冷装置的空调系统,蓄冷装置包括设有n块隔板的相变材料储存箱以及储存在相变材料储存箱内的相变材料,n块隔板将相变材料储存箱分割成n+1个储存空间;空调系统包括冷水单元、用户需求末端以及用于冷水单元和用户需求末端热交换的板式换热器,冷水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冷水机组和蓄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电力需求响应领域时,其相变蓄冷装置只需要较少的占地空间即可满足要求。在非电力需求响应时间,该蓄冷系统也可以实现一定量的消峰填谷,在峰谷电价存在一定差值的建筑空调系统中,可实现空调运行电费的节省,从而使该系统普遍适用于一般性建筑的空调系统。

    一种基于跨季节蓄热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互补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28506B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710286121.0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季节蓄热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互补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用以收集全年太阳能并提供热能;垂直U型集群地埋管:与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用以储存春夏季富裕的太阳能至冬季供热使用;水循环子系统:分别与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垂直U型集群地埋管连接,用以进行水加热和水循环;用户需求末端:与水循环子系统连接,包括洗浴用连接装置和室内换热装置;控制子系统:为一集成控制柜,通过控制系统中管路上阀门的通断对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进行切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源互补、热量跨季节转移和利用、投资低、易推广、批量生产等优点。

    一种基于跨季节蓄热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互补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28506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286121.0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跨季节蓄热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互补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用以收集全年太阳能并提供热能;垂直U型集群地埋管:与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连接,用以储存春夏季富裕的太阳能至冬季供热使用;水循环子系统:分别与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和垂直U型集群地埋管连接,用以进行水加热和水循环;用户需求末端:与水循环子系统连接,包括洗浴用连接装置和室内换热装置;控制子系统:为一集成控制柜,通过控制系统中管路上阀门的通断对系统的不同工作模式进行切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源互补、热量跨季节转移和利用、投资低、易推广、批量生产等优点。

    一种组合式相变蓄冷装置及采用该蓄冷装置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97114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47950.5

    申请日:2016-07-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5 Y02E60/147 F28D20/021 F24F5/0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相变蓄冷装置及采用该蓄冷装置的空调系统,蓄冷装置包括设有n块隔板的相变材料储存箱以及储存在相变材料储存箱内的相变材料,n块隔板将相变材料储存箱分割成n+1个储存空间;空调系统包括冷水单元、用户需求末端以及用于冷水单元和用户需求末端热交换的板式换热器,冷水单元包括并联连接的冷水机组和蓄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用于电力需求响应领域时,其相变蓄冷装置只需要较少的占地空间即可满足要求。在非电力需求响应时间,该蓄冷系统也可以实现一定量的消峰填谷,在峰谷电价存在一定差值的建筑空调系统中,可实现空调运行电费的节省,从而使该系统普遍适用于一般性建筑的空调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