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81208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88208.2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005 , C02F3/1273 , C02F3/14 , C02F3/2806 , C02F3/303 , C02F3/305 , C02F3/308 , C02F9/00 , C02F2001/46133 , C02F2001/46152 , C02F2101/16 , H01M8/16 , Y02W10/15 , C02F1/4608 , C02F3/1268 , C02F3/28 , C02F230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流定向调控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工艺流程包括厌氧发酵电子生成室、异养-自养反硝化室及好氧膜分离室。低浓度有机污水进入厌氧发酵电子生成室后,颗粒态及部分溶解态有机质被填料拦截、吸附,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胞外电流,用于后续自养反硝化过程。同时,微滤/超滤膜分离过程的使用,提升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负荷,保证了固液分离效率,使出水水质满足高标准的污(废)水回用要求。该工艺通过调节有机污水处理过程中电子流流动方向,强化氮等营养元素的去除效果,并降低系统污泥产量,减缓膜过滤污染。该工艺能够在常温条件(>15℃)下高效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并显著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872220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810722839.4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D71/34 , B01D69/02 , B01D69/10 , B01D67/00 , B01D65/02 , B01D61/38 , C02F1/40 , C02F1/44 , C08J7/06 , C08L2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污染自清洁型GO/ZnO‑PVDF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固体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后形成均一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将氧化锌纳米线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后再进行超声处理,使纳米材料完全分散并均匀地与GO纳米片层混合;利用真空抽滤装置,以PVDF滤膜为基底膜层,将纳米材料悬浮液抽滤于膜片上,真空干燥得到GO/ZnO‑PVDF薄膜。本发明制备的GO/ZnO‑PVDF薄膜具有高效的自清洁性能,能够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快速地降解表面油类污染物,并且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7222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722839.4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D71/34 , B01D69/02 , B01D69/10 , B01D67/00 , B01D65/02 , B01D61/38 , C02F1/40 , C02F1/44 , C08J7/06 , C08L2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污染自清洁型GO/ZnO-PVDF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固体粉末加入去离子水中,超声后形成均一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将氧化锌纳米线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后再进行超声处理,使纳米材料完全分散并均匀地与GO纳米片层混合;利用真空抽滤装置,以PVDF滤膜为基底膜层,将纳米材料悬浮液抽滤于膜片上,真空干燥得到GO/ZnO-PVDF薄膜。本发明制备的GO/ZnO-PVDF薄膜具有高效的自清洁性能,能够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快速地降解表面油类污染物,并且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481208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610088208.2
申请日:2016-02-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9/14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005 , C02F3/1273 , C02F3/14 , C02F3/2806 , C02F3/303 , C02F3/305 , C02F3/308 , C02F9/00 , C02F2001/46133 , C02F2001/46152 , C02F2101/16 , H01M8/16 ,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流定向调控的高效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工艺流程包括厌氧发酵电子生成室、异养‑自养反硝化室及好氧膜分离室。低浓度有机污水进入厌氧发酵电子生成室后,颗粒态及部分溶解态有机质被填料拦截、吸附,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胞外电流,用于后续自养反硝化过程。同时,微滤/超滤膜分离过程的使用,提升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负荷,保证了固液分离效率,使出水水质满足高标准的污(废)水回用要求。该工艺通过调节有机污水处理过程中电子流流动方向,强化氮等营养元素的去除效果,并降低系统污泥产量,减缓膜过滤污染。该工艺能够在常温条件(>15℃)下高效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并显著降低污水处理的运行能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