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52837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551859.0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颗粒阻尼部件包括带有节流孔的颗粒盛放室和颗粒,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顶板、气囊层和底板。弹性部件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或螺栓等工艺分别与顶板和颗粒盛放室相连;颗粒盛放室下部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在底板上,形成了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将颗粒盛放室变成附加气室,相对于带外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同时将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金属弹簧结合在一起,集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隔振功能、颗粒的耗能功能以及金属弹簧的隔振功能于一体,更好地缓冲上部荷载动力冲击,耗散振动能量并降噪,在激振频率低于20Hz时具有极佳隔振效果。

    一种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12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52327.9

    申请日:2016-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B19/003 E01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金属弹簧,还包括磁性部件、油阻尼部件和其他辅助部件。其中,磁性部件包括铁磁体、磁体和支板,油阻尼部件包括活塞、液缸、粘滞液体、滤液板和油封,其他辅助部件包括挡板、限位板、底板等。先将磁体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通过支板置于多功能套筒的内壁;然后将铁磁体、金属弹簧和油阻尼部件组合;最后再通过上部限位板和顶板将组合部件卡在多功能套筒内部,形成了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磁性和油阻尼部件联合耗能,使低频情况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要求较高的特殊减振地段。

    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5283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551859.0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和金属弹簧。颗粒阻尼部件包括带有节流孔的颗粒盛放室和颗粒,空气弹簧部件包括注气孔、顶板、气囊层和底板。弹性部件上部和下部通过焊接或螺栓等工艺分别与顶板和颗粒盛放室相连;颗粒盛放室下部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在底板上,形成了基于空气弹簧和颗粒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将颗粒盛放室变成附加气室,相对于带外加气室的空气弹簧,大大减小了整体体积;同时将空气弹簧部件、颗粒阻尼部件、金属弹簧结合在一起,集附加气室空气弹簧的隔振功能、颗粒的耗能功能以及金属弹簧的隔振功能于一体,更好地缓冲上部荷载动力冲击,耗散振动能量并降噪,在激振频率低于20Hz时具有极佳隔振效果。

    一种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8761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10552327.9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包括金属弹簧,还包括磁性部件、油阻尼部件和其他辅助部件。其中,磁性部件包括铁磁体、磁体和支板,油阻尼部件包括活塞、液缸、粘滞液体、滤液板和油封,其他辅助部件包括挡板、限位板、底板等。先将磁体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通过支板置于多功能套筒的内壁;然后将铁磁体、金属弹簧和油阻尼部件组合;最后再通过上部限位板和顶板将组合部件卡在多功能套筒内部,形成了基于磁性和油阻尼材料的复合隔振装置整体。本发明通过磁性和油阻尼部件联合耗能,使低频情况的隔振效果得到了极大提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轨道交通减振降噪要求较高的特殊减振地段。

    组合拱结构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727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10329899.4

    申请日:2019-04-23

    Inventor: 刘天鸾 刘传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拱结构,其包括:第一拱体;第二拱体,间隔地叠置于所述第一拱体上,所述第二拱体的两拱脚与所述第一拱体的两拱脚连接;两道竖向布置的交叉支撑,两道所述交叉支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拱体的两拱脚连接,两道所述交叉支撑的另一端均用以连接外部,以对外传力;以及水平联系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拱体的两拱脚连接。水平联系构件和交叉支撑两者共同作用,互为冗余,形成了两道安全防线,即使在地震力的作用下,水平联系构件和交叉支撑中的一个被破坏,也能保证整体结构稳定。另外,主要采用两道交叉支撑对外传力,取消了现有大跨度拱结构拱脚处设置的巨大基础,扩大了本发明提供的组合拱结构的应用范围。

    软土地区深大圆形基坑明挖顺作控制变形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79102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533762.9

    申请日:2012-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深大圆形基坑明挖顺作控制变形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施工圆形基坑的各地墙幅段,连接相邻的地墙幅段,围成圆形基坑的围护结构;第二步,按照“分层、分块、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边开挖土方边施工环箍。本发明提供的软土地区深大圆形基坑明挖顺作控制变形的设计方法,针对上海软土“时空效应”特点,圆形基坑采用岛式开挖,分层、分块、对称、均衡开挖,并严格控制环边土体的开挖时间及环箍形成时间,从而减少了圆形基坑无环箍暴露时间,保证了圆形基坑开挖的安全稳定,减少了施工阶段的变形。

    一种保证既有线正常运营的铁路便桥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25098A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1110242000.9

    申请日:2011-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证既有线正常运营的铁路便桥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将多个钢格构柱的一端分别浇注入多个柱桩内部,并且使多个所述钢格构柱的另一端露出地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并且使多个所述钢格构柱的另一端均锚固在所述梁板内;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钢格构柱之间焊接多个钢剪刀撑;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联系梁连接所述钢剪刀撑与所述钢格构柱的焊接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保证既有线正常运营的铁路便桥,铁路便桥能够保证列车安全正常运行,缩短了基坑施工工期,满足了工程铺轨及完工节点要求。

    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节点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77029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65215.8

    申请日:2023-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粘结预应力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节点构造,包括:型钢混凝土柱、混凝土柱帽、预应力混凝土梁、混凝土梁加腋、缓粘结预应力钢筋、钢筋连接板,所述型钢混凝土柱的翼缘上焊接有钢筋连接板,所述混凝土柱帽设置在型钢混凝土柱的顶部,所述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混凝土柱帽和型钢混凝土柱相连接,所述混凝土梁加腋设置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梁端。本发明采用缓粘结预应力筋,可以在紧邻梁柱节点处的梁顶分批张拉,不需要在梁两侧设置加腋张拉端,达到节省混凝土用量的效果。梁端加腋一起使得预应力钢筋及部分普通钢筋均可以绕过型钢混凝土主内的型钢柱,更能保证节点的强度,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