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86379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11311788.7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包括盖体和溢流管。盖体围设形成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开设多个透水孔,透水孔允许溢流槽中的水流出,溢流槽的底部还开设溢流孔。溢流管沿溢流槽的深度方向设置于盖体,溢流管的底端与溢流孔连通,溢流管的顶端凸出溢流槽,溢流管的高度可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井盖的溢流井。上述井盖及溢流井,上述井盖及溢流井,雨水汇集到下凹式绿地后积蓄在下凹式绿地并渗透进入土壤中,以达到调蓄与净化雨水的作用。根据降雨量调节溢流管的高度,当下凹式绿地的雨水超出调蓄量时而达到溢流管的管口时,雨水通过溢流管和溢流孔排出。通过采用该种隐蔽型井盖及溢流井能有效调蓄雨水,解除城市洪涝灾害隐患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8637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311788.7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盖,包括盖体和溢流管。盖体围设形成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开设多个透水孔,透水孔允许溢流槽中的水流出,溢流槽的底部还开设溢流孔。溢流管沿溢流槽的深度方向设置于盖体,溢流管的底端与溢流孔连通,溢流管的顶端凸出溢流槽,溢流管的高度可调。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井盖的溢流井。上述井盖及溢流井,上述井盖及溢流井,雨水汇集到下凹式绿地后积蓄在下凹式绿地并渗透进入土壤中,以达到调蓄与净化雨水的作用。根据降雨量调节溢流管的高度,当下凹式绿地的雨水超出调蓄量时而达到溢流管的管口时,雨水通过溢流管和溢流孔排出。通过采用该种隐蔽型井盖及溢流井能有效调蓄雨水,解除城市洪涝灾害隐患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0535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40799.7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解铭
Abstract: 一种分流装置及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容纳腔室,用于容纳输至其中的流体;参数测量模块,设于容纳腔室,用于测量流体的特征参数;第一输送部件,与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一参数值的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第二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二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参数测量模块、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参数并基于所述特征参数与预设标准值对比的判断结果控制各输送部件。可根据流体的属性特征选择通过第一输送部件或第二输送部件输出流体,实现流体的选择性分流。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处理污染雨水,同时可避免对于清水的过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12104448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439667.2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解铭
Abstract: 一种分流装置及雨水分流处理系统,包括:容纳腔室,用于容纳输至其中的流体;参数测量模块,设于容纳腔室,用于测量流体的特征参数;第一输送部件,与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一参数值的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第二输送部件,与所述容纳腔室连接,用于供具有第二参数值的所述流体向所述容纳腔室的外部输出;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参数测量模块、第一输送部件和第二输送部件通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特征参数并基于所述特征参数与预设标准值对比的判断结果控制各输送部件。可根据流体的属性特征选择通过第一输送部件或第二输送部件输出流体,实现流体的选择性分流。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处理污染雨水,同时可避免对于清水的过度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11898841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22284505.6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包括盖体和溢流管。盖体围设形成溢流槽,溢流槽的底部开设多个透水孔,透水孔允许溢流槽中的水流出,溢流槽的底部还开设溢流孔。溢流管沿溢流槽的深度方向设置于盖体,溢流管的底端与溢流孔连通,溢流管的顶端凸出溢流槽,溢流管的高度可调。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井盖的溢流井。上述井盖及溢流井,上述井盖及溢流井,雨水汇集到下凹式绿地后积蓄在下凹式绿地并渗透进入土壤中,以达到调蓄与净化雨水的作用。根据降雨量调节溢流管的高度,当下凹式绿地的雨水超出调蓄量时而达到溢流管的管口时,雨水通过溢流管和溢流孔排出。通过采用该种隐蔽型井盖及溢流井能有效调蓄雨水,解除城市洪涝灾害隐患等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