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湿洁净生物3D打印室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14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38665.9

    申请日:2023-07-10

    Abstract: 一种恒湿洁净生物3D打印室,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打印区域附近湿度不可控导致的打印结构变形和细胞存活率下降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打印腔室、排气腔室、出气腔室和进气腔室,排气腔室设置在打印腔室和出气腔室的一端,进气腔室设置在打印腔室和出气腔室的另一端,打印腔室与排气腔室之间通过排气窗相连通,排气腔室与出气腔室之间通过高效空气过滤器相连通,排气腔室内由先至后依次设有排气风扇和干燥器,出气腔室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出气窗,出气腔室与进气腔室之间通过电动气窗相连通,进气腔室与打印腔室之间通过进气窗相连通,进气腔室内设有加湿机构,打印腔室的上端设有动态密封盖板组件。本发明用于生物3D打印。

    一种基于生物材料流变学特性的挤出式打印工艺参数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4941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091646.5

    申请日:2024-08-09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物材料流变学特性的挤出式打印工艺参数设计方法,它涉及增材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生物材料3D打印中,由于忽视材料流变学特性,获取的打印参数不理想,进而导致细丝直径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搭建可分别控制关键参数的3D打印装置,实现不同参数下目标材料的3D打印且记录打印精度,基于实验数据构建打印精度预测模型并优选打印参数,完成具有较高直径精度的细丝打印。通过流变学测试,分析流变学数据,确定最优温度和挤压速度;通过搭建可分别控制温度和挤压速度的3D打印装置,探究打印过程中打印精度与工艺参数的关系。本发明用于移植手术的组织或器官的增材打印。

    一种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5549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0625962.6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一种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装置,涉及军用火炮身管内壁锥面部分的自动化激光淬火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火炮身管淬火技术因管壁为锥形,不同位置处的反射镜出射点距离管壁的距离不同,导致光斑大小不同,造成淬火温度差异,影响淬火质量的问题。采用装置沿身管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装置沿轴线方向的转动和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调节,三者结合的方式对火炮身管内壁进行淬火作业,控制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使光斑大小在锥形身管内壁保持大小一致(即控制透镜到反射镜、反射镜到内壁表面的距离之和保持恒定),使淬火均匀,达到较好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作业领域。

    一种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5549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25962.6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一种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装置,涉及军用火炮身管内壁锥面部分的自动化激光淬火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火炮身管淬火技术因管壁为锥形,不同位置处的反射镜出射点距离管壁的距离不同,导致光斑大小不同,造成淬火温度差异,影响淬火质量的问题。采用装置沿身管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装置沿轴线方向的转动和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调节,三者结合的方式对火炮身管内壁进行淬火作业,控制激光光纤与激光扩束聚焦镜组之间的距离,使光斑大小在锥形身管内壁保持大小一致(即控制透镜到反射镜、反射镜到内壁表面的距离之和保持恒定),使淬火均匀,达到较好的效果。本发明适用于火炮身管自动激光淬火作业领域。

    基于动态挤出力和精温控的3D打印机及出丝直径调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6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21631.0

    申请日:2024-07-10

    Abstract: 基于动态挤出力和精温控的3D打印机及出丝直径调控方法,它具体涉及生物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高分子材料3D打印细丝直径精度较低,打印结构不可控的问题。本发明3D打印机包括气缸、拉压力传感器、喷头推杆、打印喷头和温度控制装置,气缸竖直向下设置,气缸的杆体端通过拉压力传感器与喷头推杆的顶端连接,喷头推杆的下端插入打印喷头内部的通道内且可实现上下移动,温度控制装置设置在打印喷头的外侧且可对打印喷头进行加热。出丝直径调控方法包括:挤出3D打印;重复3D打印实验;数据分析;参数优选;验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