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122627A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710072785.3

    申请日:2007-09-10

    Abstract: 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测试系统,它涉及一种测试半导体材料的电性能和热电性能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热电性能测试装置存在的不能测试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的问题。本发明的连接管与加热炉连接,一号四孔引线管和二号四孔引线管都从连接管中穿过并延伸至加热炉内,电流正极引线、电流负极引线、电压正极引线和电压负极引线都设置在一号四孔引线管内,热端热电偶和冷端热电偶都设置在二号四孔引线管内,二号四孔引线管位于加热炉内的一端上设置有载物槽,加热电阻丝缠绕在二号四孔引线管位于加热炉内的部分的中间,电流正极引线和电流负极引线与一号测量仪器连接,电压正极引线和电压负极引线与二号测量仪器连接,热端热电偶和冷端热电偶与二号测量仪器连接。

    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122627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710072785.3

    申请日:2007-09-10

    Abstract: 半导体材料热电性能测试系统,它涉及一种测试半导体材料的电性能和热电性能的装置,以解决现有热电性能测试装置存在的不能测试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的问题。本发明的连接管与加热炉连接,一号四孔引线管和二号四孔引线管都从连接管中穿过并延伸至加热炉内,电流正极引线、电流负极引线、电压正极引线和电压负极引线都设置在一号四孔引线管内,热端热电偶和冷端热电偶都设置在二号四孔引线管内,二号四孔引线管位于加热炉内的一端上设置有载物槽,加热电阻丝缠绕在二号四孔引线管位于加热炉内的部分的中间,电流正极引线和电流负极引线与一号测量仪器连接,电压正极引线和电压负极引线与二号测量仪器连接,热端热电偶和冷端热电偶与二号测量仪器连接。

    一种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7483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44331.2

    申请日:2007-09-19

    Abstract: 一种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Ca-Co-O体系制备方法的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易产生杂质的问题。它的通式为Ca2-xMxCo2O5,其中M为Na、Ag、La或Bi。它的方法步骤如下:一、将Ca(NO3)2·4H2O和Co(NO3)2·6H2O,或者将Ca(NO3)2·4H2O、M的硝酸盐和Co(NO3)2·6H2O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按分子式的化学计量比混合,再缓慢倒入柠檬酸溶液,超声波振荡,形成溶胶;二、微波加热,得到湿凝胶;三、将湿凝胶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自蔓延燃烧;四、研磨后焙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且操作简单。所制备的材料粉体颗粒均匀、纯度高,其粉体为片状结构颗粒直径小于200纳米;所制备的块体材料致密,其相对密度达到85%以上。

    一种掺杂改性Ca-Co-O体系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748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10144330.8

    申请日:2007-09-19

    Abstract: 一种掺杂改性Ca-Co-O体系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Ca-Co-O体系制备方法的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易产生杂质的问题。它的通式为Ca3Co2-xFexO6或Ca3Co2-xNixO6,其中Ca3Co2-xFexO6式中的x=0.01~0.40,Ca3Co2-xNixO6式中的x=0.01~0.20,它的方法步骤如下:一、按分子式的化学计量比将原料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原料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再缓慢注入柠檬酸溶液,经超声波振荡,形成均匀溶胶;二、微波加热脱水,得到湿凝胶;三、将湿凝胶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自蔓延燃烧;四、研磨后焙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时间短、焙烧温度低,且操作简单。本发明的材料粉体颗粒均匀、纯度高,其粉体为片状结构颗粒直径小于200纳米。

    一种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7483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710144331.2

    申请日:2007-09-19

    Abstract: 一种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Ca-Co-O体系制备方法的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易产生杂质的问题。它的通式为Ca2-xMxCo2O5,其中M为Na、Ag、La或Bi;它的方法步骤如下:一、将Ca(NO3)2·4h2O和Co(NO3)2·6H2O,或者将Ca(NO3)2·4H2O、M的硝酸盐和Co(NO3)2·6H2O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按分子式的化学计量比混合,再缓慢倒入柠檬酸溶液,超声波振荡,形成溶胶;二、微波加热,得到湿凝胶;三、将湿凝胶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自蔓延燃烧;四、研磨后焙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且操作简单。所制备的材料粉体颗粒均匀、纯度高,其粉体为片状结构颗粒直径小于200纳米;所制备的块体材料致密,其相对密度达到85%以上。

    一种掺杂改性Ca-Co-O体系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57482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44330.8

    申请日:2007-09-19

    Abstract: 一种掺杂改性Ca-Co-O体系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Ca-Co-O体系制备方法的反应温度高、反应时间长、易产生杂质的问题。它的通式为Ca3Co2-xMxO6或Ca3-x-yMxNyCo4O9+δ;其中M为Fe、Ni、Nd或Er,N为Na或Bi,它的方法步骤如下:一、按分子式的化学计量比将原料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原料的水溶液混合均匀,再缓慢注入柠檬酸溶液,经超声波振荡,形成均匀溶胶;二、微波加热脱水,得到湿凝胶;三、将湿凝胶干燥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自蔓延燃烧;四、研磨后焙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的反应时间短、焙烧温度低,且操作简单。本发明的材料粉体颗粒均匀、纯度高,其粉体为片状结构颗粒直径小于200纳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