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接触式气热共储装置及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7659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460479.1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接触式气热共储装置及储能系统,所述直接接触式气热共储装置包括储气罐壳体,所述储气罐壳体内部设置有成型CO2吸附剂,所述成型CO2吸附剂中设置有孔道,所述孔道两端与换热管道连接,流体适于通过所述换热管道和所述孔道与所述成型CO2吸附剂换热,所述储气罐壳体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本发明提供的直接接触式气热共储装置能够对成型CO2吸附剂进行高效换热,并利用成型CO2吸附剂吸附和脱附CO2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进行储热,提高气热共储装置的储气性能和经济性。

    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650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25478.X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临界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沿二氧化碳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储气罐、膨胀机组和低压储气罐,所述低压储气罐内设有吸附剂填充区,所述吸附剂填充区设有吸附剂;所述膨胀机组包括再热器和膨胀机,所述高压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再热器的低温侧入口,所述再热器的低温侧出口连接所述膨胀机的进气口,所述膨胀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低压储气罐的进气口,且所述再热器的高温侧入口和高温侧出口均分别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附剂填充区。本发明以高品位吸附热作为热源,通过再热器换热并即时供应为膨胀前再热,使二氧化碳膨胀做功能力更强,可有效提升膨胀机发电效率,提高净电输出能力。

    跨临界与超临界耦合压缩CO2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322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25468.6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临界与超临界耦合压缩CO2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包括超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和跨临界储能发电单元,跨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包括第二低压储气罐,设有吸附剂填充区;超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包括第一低压储气罐、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高压储气罐、第二换热器和第一膨胀机,第一低压储气罐的出气口经第一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高压储气罐的进气口,第一高压储气罐的出气口经第二换热器和第一膨胀机连接第一低压储气罐的进气口,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用于与吸附剂填充区换热。本发明通过将跨临界与超临界储能发电耦合,利用压缩热供应脱附热,利用吸附热供应膨胀前再热,大大提升电能输出与循环效率。

    一种高压储气罐动态参数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8117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58414.3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储气罐动态参数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时刻的第一温度值和第一压力值,确定第一时刻的工质热力学状态参数;获取储气罐体积,确定第一时刻的工质总质量,确定第二时刻的工质总质量;确定第二时刻的工质密度,确定第二时刻的工质比热力学能;确定第二时刻的第二温度值和第二压力值,当第二温度值或第二压力值达到设定阈值时,输出第二时刻的时间序列和工质热力学状态参数。根据高压储气罐初始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预测下一时刻热力参数,实现高压储气罐动态参数预测,进而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及时调整运行方案,降低隐患并延长寿命,同时能够为压缩气体储能系统滑压运行方案提供数据基础。

    一种吹扫式气热共储装置及换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031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480318.9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吹扫式气热共储装置及换热系统,所述吹扫式气热共储装置包括储气罐壳体,所述储气罐壳体中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储气罐壳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成型CO2吸附剂,所述第一腔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风机,且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相互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气热共储装置,能够在实现CO2气体高密度储存的同时,能够实现吸附剂的高效换热和温度控制,提高了吸附剂的储气性能,并且利用装置充气和排气过程中热量变化进行储热,提高装置的储气性能和运行的经济性。

    标准表法高温高压超临界CO2流量计平衡态标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48758.3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标准表法高温高压超临界CO2流量计平衡态标定装置及方法,其中,所述流量计平衡态标定装置包括入口阀门、待检流量计组件、标准流量计组件、压力调节组件和流量调节阀门,所述入口阀门与所述待检流量计组件的入口相连,所述待检流量计组件的出口与所述标准流量计5组件的入口相连,所述待检流量计组件与所述标准流量计组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压力调节组件,所述压力调节组件分别与所述待检流量计组件和标准流量计组件的出口相连,所述标准流量计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待检流量计组件的入口相连。本发明通过升温加压设备和降温减压设备形成CO2工质在待检流量计组件与标准流量计组件之间平衡态闭式循环,并应用标准表法标10定待检流量计,实现高精度标定。

    基于变压吸附捕碳与变温吸附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188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300430.5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变压吸附捕碳与变温吸附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及方法,涉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技术领域,基于变压吸附捕碳与变温吸附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第三吸附塔、加热器、冷却器和高压二氧化碳储罐;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输出端与第三吸附塔的第一输入端相连;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第三吸附塔的第一输出端依次通过多个间冷器的热流体端与高压二氧化碳储罐的入口相连;第三吸附塔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二泵分别与多个间冷器的冷流体端入口相连。本发明能够提高加装CCUS技术的经济性,提高捕捉到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利用率,实现低压二氧化碳高密度储存和实时热内循环。

    一种吸附式压缩超临界CO2热电联储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759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0458422.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式压缩超临界CO2热电联储联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压储气单元、压缩单元、高压储气单元和膨胀单元,且膨胀单元与低压储气单元连接;低压储气单元内设有吸附剂,用于吸附CO2;压缩单元用于将低压储气单元内解吸附的CO2压缩为超临界CO2;高压储气单元用于储存超临界CO2;膨胀单元用于使高压储气单元释放的超临界CO2膨胀做功。本发明利用CO2工质压缩储电和膨胀发电进行储电以实现电能的削峰填谷,同时利用CO2的脱附热和吸附热的结合进行储热以向外界供热,实现热电联储联供。而且,通过调控低压储气过程的吸附热和解吸附过程脱附热的内循环比例,可实现储能热电比的灵活调节。

    一种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7038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458415.8

    申请日:202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及装置,涉及压缩气体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气体储能系统动态运行方法,包括:获取初始时刻高压储气单元的初始温度值和初始压力值;在压缩储能过程中,根据初始压力值确定末级压缩机压比,根据末级压缩机压比确定充气质量流量,确定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在膨胀释能过程中,根据初始压力值确定初级膨胀机膨胀比,根据初级膨胀机膨胀比确定放气质量流量,确定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将下一时刻的温度值和压力值作为初始温度值和初始压力值进行迭代循环。实现系统动态运行特性与高压储气单元运行特性的实时匹配,同时实现实际气体热力参数动态计算以及高压储气单元动态参数预测。

    跨临界与超临界耦合压缩CO2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3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0925468.6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临界与超临界耦合压缩CO2储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涉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包括超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和跨临界储能发电单元,跨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包括第二低压储气罐,设有吸附剂填充区;超临界储能发电单元包括第一低压储气罐、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高压储气罐、第二换热器和第一膨胀机,第一低压储气罐的出气口经第一压缩机和第一换热器连接第一高压储气罐的进气口,第一高压储气罐的出气口经第二换热器和第一膨胀机连接第一低压储气罐的进气口,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用于与吸附剂填充区换热。本发明通过将跨临界与超临界储能发电耦合,利用压缩热供应脱附热,利用吸附热供应膨胀前再热,大大提升电能输出与循环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