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563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23690.8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株高效低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菌株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微生物在低温下对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一株高效低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菌株为支孢样枝孢霉LC‑14,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4年10月21日,保藏号CGMCC NO.41546。通过对水稻秸秆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进行为期15d的低温降解测定,水稻秸秆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6.78%、35.74%、25.76%,水稻秸秆总失重率为42.6%。本发明应用于木质纤维素降解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581805.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传递介体强化拜氏梭菌发酵制备氢气和丁醇的阴极电发酵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生产清洁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拜氏梭菌在丁醇发酵过程中,丁醇产量、产率低,产酸相向产溶剂相转变失败、溶剂中丙酮占比较高的问题。本发明在阴极电发酵系统中以拜氏梭菌发酵制备丁醇,通过引入电极和外源电子传递介体中性红(NR)的添加,可以控制和优化发酵环境,改变细胞原有的NAD+/NADH的平衡,显著优化微生物代谢中不同途径的分流,诱导微生物代谢路径中更多的碳和电子流向丁醇合成路径,提高生物丁醇的产量和产率,同时产生更多的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59140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063905.8
申请日:2015-0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云水工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利用低C/N比干清粪养猪场废水的微氧生物处理装置处理养猪废水的方法,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C/N比干清粪养猪场废水的微氧生物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养猪废水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对于低C/N比废水的处理技术不够完善,存在着工艺复杂、基建投资大,能耗高、运行费用高的问题。装置装置由微氧反应器、沉淀池、泥水溶氧池、鼓风机、溶氧传感器、风量控制仪、污泥回流泵、微氧反应器进水管、微氧反应器出水管、沉淀池出水管、污泥回流管、剩余污泥排放管、曝气管和阀门组成;方法:废水经微氧反应器微氧处理使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硝化和反硝化共存于处理系统中,去除污染物。本发明用于处理养猪废水。
-
公开(公告)号:CN104630292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68287.6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39/00 , C12P7/52 , C12P2203/00
Abstract: 一种利用混合菌群发酵木质纤维素制备丁酸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制备丁酸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避免传统方法中纤维素酶的大量使用,完成丁酸的中温混合菌群发酵制备过程,降低制备成本。本发明采用富集自牛粪、猪粪堆肥、玉米地土壤和腐木的混合物为初始菌群,以PCS培养基为基础,以预处理稻草秸秆为原料,配制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其主要步骤如下:A、将富集的菌群接种于种子培养基,静置进行厌氧培养;B、将步骤A培养的菌群接种于发酵培养基,140rpm进行厌氧发酵,制备丁酸;C、将步骤B培养的菌群接种到槽式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丁酸发酵。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74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73987.0
申请日:2012-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福建省百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3/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高效同步去除制革废水中COD、氨氮和总氮的高氨氮制革废水生化脱氮处理装置及工艺。一种高氨氮制革废水生化脱氮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物化预处理单元、生化预处理单元、调节水池、多级缺氧/好氧处理单元和泥水分离单元,其处理工艺主要涉及缺氧生物处理和好氧生物处理相互更迭、多级串联运行的制革废水处理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1724595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312918.9
申请日:2009-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丁酸氧化产氢产乙酸优势菌群的分离方法,它涉及一种产氢产乙酸菌的分离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分离方法存在分离困难及培养出的产氢产乙酸菌产氢率低的问题。分离方法:一、对厌氧活性污泥进行初步驯化;二、制菌悬液A;三、富集后菌悬液;四、将富集后菌悬液再次富集培养;五、制丁酸氧化产氢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的复合菌群;六、制丁酸氧化产氢产乙酸菌群;七、将丁酸氧化产氢产乙酸菌群转接丁酸培养基中进行振速培养;八、重复步骤七3~6次,即可分离。本发明的方法分离容易,操作简单,分离出优势菌群的产氢率约为现有产氢菌产氢率的7~10倍。本发明优势菌群既可以降解较高浓度丁酸,并可以有效提高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182473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710144595.8
申请日:2007-11-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复配酵母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复配酵母的制备方法。它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单一酵母菌种利用大豆乳清废水生产SCP的产量低及COD去除率低的问题。其制备步骤是分别对两个酵母菌种扩大培养,得菌悬液,再将两种菌悬液接种到大豆乳清废水中培养,再离心收集菌体,菌体经洗涤稀释,配制菌悬液,再接种到大豆乳清废水中培养,循环离心收获菌体后的步骤,使复配酵母菌群结构达到稳定。本发明运行成本低廉,在生产SCP的同时,对大豆乳清废水进行有效治理,减轻环境污染,复配酵母的SCP产量为3.27~4.16g/L,较单一酵母菌种提高45~98%;对大豆乳清废水的COD去除率为47~60%,较单一酵母菌种提高10~30个百分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125723A
公开(公告)日:2008-02-20
申请号:CN200710072534.5
申请日:2007-07-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低温污水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目前低温污水处理方法工艺复杂、处理成本高和能耗大的问题。处理步骤:一、低温污水依次流入生物处理装置的缺氧区和好氧区;二、流入沉淀装置停留;三、流入混凝沉淀装置,可出水。本发明中的工程菌经过驯化可以在0~15℃的环境中正常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而且在0~15℃的环境中具有与其它水处理工程菌在常温条件下相近的催化活性和生物降解度。本发明水处理工艺简单,处理成本低,每吨低温污水处理成本小于0.70元人民币,能耗低,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30%以上,同时大幅降低了剩余污泥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4328.9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株同型产乙酸菌及其应用,它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旨在从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个能够转化CO2且具有较强产乙酸能力的同型产乙酸菌菌株,所述的同型产乙酸菌菌株为大梭菌(Clostridium magnum)WY‑4,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4年1月17日,保藏号为CGMCC NO.41091。本发明的菌株能够转化CO2生成乙酸,并生物固碳,而且还能够产生丁酸和乙醇,在工业化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44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205170.2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通过混合菌群电驯化强化秸秆阴极电发酵制备己酸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秸秆阴极电发酵制备己酸的方法。解决现有混合菌群发酵存在己酸产量低、发酵周期长、需要外加大量电子供体,经济性较差的问题,解决由于秸秆成分复杂难降解,电发酵在强化以秸秆为底物的己酸发酵中受到阻碍的问题。将预处理秸秆及发酵培养基加入到电发酵反应器的阴极室中,接种初始混合菌群,然后电驯化培养直至阴极室内发酵液的己酸含量不再上升,然后取出发酵物接种至新的电发酵反应器中进行下一周期的电驯化培养,重复多次直至周期内发酵得到的己酸最大含量与上一周期相比不再增加,驯化结束;本发明用于通过混合菌群电驯化强化秸秆阴极电发酵制备己酸。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