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长距离输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补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028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0904516.1

    申请日:2019-09-24

    Abstract: 保障长距离输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补氯方法,它涉及一种保障长距离输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补氯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城乡统筹长距离输水管网末梢水中余氯浓度偏低、异养菌落数偏高的问题。方法如下:通过在输水管网上安装余氯在线检测仪和在线流量计,得到该点的余氯和流量实时检测值,通过余氯衰减模型推算输水管网其它点的余氯值,确定余氯最低浓度限值的区域,根据滤后水中氨氮浓度和余氯衰减模型确定补氯点数量和位置进行补氯。采用本发明的补氯方法解决了现有城乡统筹长距离输水管网末梢水中余氯浓度偏低、异养菌落数偏高的问题,有效保障管网末梢水质生物稳定性,避免投氯量过高导致水中异味较重的发生。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

    一种具有除臭单元的排水检查井

    公开(公告)号:CN102493542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432890.X

    申请日:2011-12-21

    Abstract: 一种具有除臭单元的排水检查井,它涉及一种排水检查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排水管道溢出的恶臭气体通过排水检查井溢出,污染周边空气,危害人们的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的检查井井盖盖装在检查井井壁上,多个井壁固定钩固装在检查井井壁上,除臭器壁的内壁上环形设有多个卡接头,承托层设置在卡接头上,且承托层上开有多个通气孔,填料层设置在承托层上,微生物附着在填料层上,多个除臭掉挂钩固装在除臭器壁的上沿,每个除臭掉挂钩分别卡装在相对应的一个井壁固定钩上,除臭单元与检查井井壁之间设有密封圈。本发明适用于排水管道中。

    一种小型饮用地下水处理的电吸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384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224522.X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一种小型饮用地下水处理的电吸附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涉及饮用水处理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电吸附设备水流与电极接触面积小,影响电吸附效率的技术问题。该系统包括电吸附装置、原水箱、净水箱、废水箱、电磁阀和保安过滤器;其中电吸附装置包括A组电吸附装置和B组电吸附装置,每组电吸附装置各包括多个吸附单元;该系统两组电吸附装置并联交替运行,获得连续净水。本发明系统原水与电极的接触面积大,不易结垢,电吸附效率高,具有良好的除盐效果。本发明用于地下水处理。

    一种催化还原耦合膜过滤强化去除六价铬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3949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286327.X

    申请日:2021-03-17

    Abstract: 一种催化还原耦合膜过滤强化去除六价铬的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将初始pH小于3.07的混合溶液在650rpm的连续搅拌情况下,向混合溶液中添加NaBH4粉末,其中温度保持在23~27℃内恒定,从而导致Cr(VI)还原;连续搅拌停止于还原反应进行至5min时,静置15min~24h,得到非均相溶液;经MCE膜进行过滤处理。本发明中Cr(VI)‑Ox共存体系中Cr(VI)的去除采取两步法:还原自沉淀处理和过滤处理。选择常见的Fe(III)和Al(III)为催化剂,成本低廉,在非强酸性条件下,便能明显增强NaBH4对高浓度Cr(VI)的还原效果,以及Cr(III)‑Ox共存体系中Cr(III)的自然沉淀效果(适宜的Fe(III)和Al(III)浓度,使得TCr去除率在98.49%~99.90%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