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96991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910071351.0
申请日:2009-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上直-下旋干式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它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脱硫反应器工作效率低、壁面易形成颗粒贴壁以及高度过大的问题。所述内筒设置在外筒内且内筒的下端位于外筒的下方,所述旋流器设置在内筒的上端;所述一~四个切向旋流排烟管位于外筒的下方,且一~四个切向旋流排烟管沿切线方向均布设置在内筒的外侧壁上,每个切向旋流排烟管均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腔连通,壳体的上端与外筒的内腔连通,壳体的下端与内筒连通,每块旋流板的一侧与中心轴连接,另一侧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负荷变化适应性强、成本低、便于系统的总体布置和运行维护,脱硫效率提高了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323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7049.4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生物质和煤联合气化燃烧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它涉及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存在燃料单一、燃烧后余热不能充分利用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隔板由隔板主体和导流板构成,导流板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三个隔板主体均竖直设置在反应器主体的底端面上,且将反应器主体分成三个反应区,三个反应区由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其中两个隔板主体同在一个平面上,且另一个隔板主体与其垂直设置,每个隔板主体的上端面与对应的导流板的纵向切面固接为一体,三个导流板的导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分布。本发明实现了煤和残碳燃烧、煤气化、生物质气化的过程同时进行,产生的热量都能充分地利用,有效地减小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32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187049.4
申请日:2010-05-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Abstract: 生物质和煤联合气化燃烧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它涉及一种流化床反应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存在燃料单一、燃烧后余热不能充分利用以及污染环境的问题。隔板由隔板主体和导流板构成,导流板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三个隔板主体均竖直设置在反应器主体的底端面上,且将反应器主体分成三个反应区,三个反应区由第一反应区、第二反应区和第三反应区,其中两个隔板主体同在一个平面上,且另一个隔板主体与其垂直设置,每个隔板主体的上端面与对应的导流板的纵向切面固接为一体,三个导流板的导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分布。本发明实现了煤和残碳燃烧、煤气化、生物质气化的过程同时进行,产生的热量都能充分地利用,有效地减小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149699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71351.0
申请日:2009-0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上直-下旋干式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它涉及一种循环流化床脱硫反应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脱硫反应器工作效率低、壁面易形成颗粒贴壁以及高度过大的问题。所述内筒设置在外筒内且内筒的下端位于外筒的下方,所述旋流器设置在内筒的上端;所述一~四个切向旋流排烟管位于外筒的下方,且一~四个切向旋流排烟管沿切线方向均布设置在内筒的外侧壁上,每个切向旋流排烟管均与外筒和内筒之间的空腔连通,壳体的上端与外筒的内腔连通,壳体的下端与内筒连通,每块旋流板的一侧与中心轴连接,另一侧与壳体的内壁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负荷变化适应性强、成本低、便于系统的总体布置和运行维护,脱硫效率提高了10%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