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10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51193.1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小型板式贮PMD管理装置,具体属于气液分离技术领域;通过大叶片组件和小叶片组件都采用垂直式叶片,叶片之间采用插接式安装结构,利用微重力下表面张力驱动液体原理,采用板式液体管理技术,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完成液体的传输和蓄留,设计叶片为中间镂空结构和小叶片,减轻了结构重量,两者结合实现微重力下的液体蓄留功能,从而实现无加气的排液,还可以抑制液体的晃动,优化了整体结构,减轻了重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发明包括大叶片组件和小叶片组件,还包括叶片定位轴和集液器组件,大叶片组件由第一大叶片和第二大叶片组成,小叶片组件由第一小叶片、第二小叶片、第三小叶片和第四小叶片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7796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50565.9
申请日:2024-12-16
IPC: G01M13/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两相流体回路泵阀组件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属于泵阀测试技术领域。包括阀门组、储液器、第一阀门、机械泵、第二阀门、第三阀门、流量调节阀、第一换热器、第六阀门、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阀门组、储液器、第一阀门、机械泵、第二阀门、流量调节阀、第一换热器、第六阀门顺次连接,第六阀门与机械泵连接,第三阀门的一端与机械泵连接,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二阀门连接,流量调节阀的两端分别与第四阀门、第五阀门连接,第四阀门、第五阀门与被测件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标准化程度高,可应用于5~236℃高低温交变环境性能测试,便于维修维护,可进行多种被测件性能指标的有效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15676.6
申请日:2024-12-11
IPC: F04B51/00
Abstract: 一种空间微泵热真空和热循环测试系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测试系统在高低温试验测试过程中会出现介质泄漏,测试回路进气后空间微泵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导致试验无法进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热循环组件、转注罐、连接件、第一手阀、第一压力表、真空泵、第二手阀,第二压力表、减压器和气源,热循环组件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第一手阀和第二手阀连接,第一手阀通过连接管路与第一压力表连接,第一压力表通过管路连接真空泵;第二手阀通过管路与转注罐的长导管接头连接,转注罐的短导管接头通过管路与第二压力表连接,第二压力表连接于减压器,减压器与气源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易加工,密封可靠性高。本发明用于空间微泵及泵阀组件的高低温试验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9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91246.2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一种泵阀组件补偿器气腔充气加压系统,它涉及一种充气加压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泵阀组件在交付系统前,需要进行液体及气体的加注,加注压力对整个流体回路的热平衡至关重要,因此需严格控制补偿器气腔压力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气腔抽真空通路、液腔抽真空通路和气腔加压通路;气腔抽真空通路和气腔加压通路与补偿器气腔连接,液腔抽真空通路与补偿器液腔连通。本发明属于气腔充气加压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488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60429.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曲震 , 刘锦涛 , 苗利蕾 , 方杰 , 谢继香 , 石郑伟 , 张占海 , 李继康 , 陈磊 , 龙军 , 高宁 , 毕强 , 李梁 , 李新光 , 周丹洋 , 王振兴 , 刘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重力和月面可用的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气液分离腔、螺旋导流结构、金属网和两层多孔介质。该气液分离装置应用于载人航天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中,用于将航天员的尿液从混合气液流体中分离。气液分离腔外部设有多个气液混合物进口、一个排气口和一个排液口,气液分离腔内部有螺旋导流结构,导流板下方两层多孔介质之间夹有一层金属网。气液混合流体通过上方多个进口管路进入气液分离腔内,并依次通过螺旋导流结构、金属网和多孔介质,最终液体通过多孔介质下方的出液口排出,气液混合流体中的气体通过装置上方排气口排出,实现尿液混合气液流体中的气液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92837.8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锦涛 , 李永 , 龙军 , 陈磊 , 曲震 , 汪旭东 , 官长斌 , 李文 , 刘清源 , 高宁 , 姚灿 , 林星荣 , 朱洪来 , 方杰 , 杨南基 , 张阿莉 , 刘鑫 , 毕强 , 张占海 , 孙静 , 谢继香 , 刘翔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用流量精确调控泵压推进系统,包括推进剂贮箱、液加排阀、过滤器、超声波流量计、泵控制器主份、泵控制器备份、智能调速泵主份、智能调速泵主份、自锁阀主份、自锁阀备份、推力器、气加排阀。本发明的流量精确调控泵压推进系统基于流量反馈实现转速调控,使空间微泵的流量输出稳定在5‰以内,提高系统推力稳定性,可以精确控制推力值,提供相对恒定的推力。同时高分辨率的流量调控精度可以实现推进剂消耗量和剩余量的累计,精确计算获得贮箱内部推进剂的剩余量,剩余量估算精度可以达到1%。另外本发明能够增加推进剂的携带量,可有效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提高卫星的机动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446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57124.5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锦涛 , 陈磊 , 李永 , 曲震 , 汪旭东 , 官长斌 , 姚灿 , 李文 , 林星荣 , 高宁 , 龙军 , 刘清源 , 方杰 , 张阿莉 , 周超 , 张占海 , 周旭冉 , 谢继香 , 孙静 , 刘翔宇
IPC: B64G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加速度环境的板式管理装置,包括上激光打孔板、导流板盖板、导流通道、放气转接管、中激光打孔版、放气管、下激光打孔板、气泡陷阱壳、陷阱激光打孔板、陷阱底座。本发明的板式管理装置基于激光加工微孔形成毛细力,通过毛细力形成泡破点,使气体无法进入管理装置内部,只要导流通道的激光打孔部位处于推进剂中,管理装置可以顺利传输推进剂给下游发动机使用,实现大加速度量级的推进剂传输和管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517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67287.0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高压贮供模块的离子液体电喷雾推力器,包括:推力器外壳的一端套装发射极,形成腔体结构;推力器外壳通过绝缘柱固定连接电磁阀对接法兰;毛细管用于向腔体结构内喷射推进剂形成雾锥;毛细管内部残留的推进剂在真空条件下析出气泡,利用气泡将毛细管内的推进剂分隔为多个空腔,起到绝缘作用;推力器外壳上固定安装有抽取极,抽取极接地处理且与发射极之间不接触;发射极上固定连接有发射极电极;推力器外壳上加工有通气孔。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喷雾推力器可对接于高压推进剂贮供系统以补充推进剂,延长单台推力器的寿命,实现推进系统中推进剂的优化利用。本发明对接的推进剂贮供系统可沿用现有无毒单组元推进剂贮箱、电磁阀等零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7382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90077.7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锦涛 , 李永 , 陈磊 , 曲震 , 汪旭东 , 官长斌 , 李文 , 龙军 , 刘清源 , 姚灿 , 杨南基 , 高宁 , 林星荣 , 朱洪来 , 方杰 , 刘鑫 , 毕强 , 谢继香 , 周超 , 张占海 , 赵立伟 , 彭慧孜 , 张汝俊 , 黄亚楠
IPC: B64G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轨加注接口的气液分离器,包括上壳体、进口管、上出口管、下出口管、切向管、下壳体和加热片。本发明的气液分离器用于卫星在轨加注接口分离前管路内部的液体吹除,可基于压差驱动力利用离心力实现气液分离,使在轨加注接口管路内部的推进剂被顺利分离,并一直在该分离器内部旋转运动,最终被加热汽化排出。内壳体底部安装内网片,实现向推力器的无夹气供给推进剂,满足推力器的工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784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44474.0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建八局华中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5B13/04 ,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30/28 , G16C60/00 , G06N3/006 , G06N3/126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优化能源效率的ETFE膜结构模拟方法。首先建立多层次能源模型,通过收集ETFE材料的热性能、光透性和机械特性数据,并设计为层次化,将ETFE膜结构的能源需求分为照明、加热和冷却三个主要部分,每部分根据不同环境变量包括温度、光照强度和使用频率进行动态调整,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或神经网络优化模型参数;接着开发基于物理模拟的高精度仿真算法,模拟复杂环境影响对ETFE膜结构能源效率的影响,通过遗传算法或粒子群优化PSO技术进行多参数优化,以确保仿真结果的精确度和效率;然后采用实时数据驱动的动态调整系统,集成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传感器,通过开发的实时反馈控制算法根据传感器数据调整内部环境设置包括HVAC系统的运行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