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049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236286.7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热管系统全年维护冻土地基热稳定的方法,属于冻土路基热管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普通热管在夏季无法实现维护冻土地基热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热管系统全年维护冻土地基热稳定的方法,根据需求在冻土地基中插入热管系统,热管系统包括热管和设置于热管顶部的辐射制冷耦合相变模块,辐射制冷耦合相变模块包括储冷换热装置和铺设于储冷换热装置上表面的日间辐射制冷层,热管顶部探入所述储冷换热装置内部并与所述储冷换热装置中储存的相变储冷材料接触。本发明将日间辐射制冷技术耦合相变储冷技术,利用日间辐射制冷层为相变储冷材料降温储冷,高效驱动热管全年都可与相变储冷材料换热,维护冻土地基热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19780.3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D06M11/46 , D06M11/79 , D06M15/263 , D06M13/292 , D06M15/09 , D06M15/53 , D06M11/76 , D06M15/55 , D06M11/55 , D06M15/07 , D06M15/564 , D06M11/56 , D06M11/45 , D06M11/44 , D06M101/20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柔韧抗拉伸的可透气仿生人体皮肤的辐射制冷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辐射制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辐射制冷面料辐射制冷能力不足、柔韧性和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柔韧抗拉伸的可透气仿生辐射制冷面料,包括面料基材及其表面设置的具有表面褶皱和微纳孔隙的仿生辐射制冷基础层,含有反射型粒子和发射型粒子;还包括设置于仿生辐射制冷基础层表面的仿生辐射制冷互补层,仿生辐射制冷互补层含有与仿生辐射制冷基础层光谱互补的发射性粒子。本发明制备的仿生辐射制冷面料具有良好的辐射制冷效果,同时具有柔韧性、耐弯折和抗拉伸性能,通过发射率光谱互补的多层结构获得光谱调控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91257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952161.9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辐射致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辐射致冷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辐射致冷膜包括基底膜以及分散于基底膜内的辐射体和疏水性纳米粒子,所述辐射体的红外发射峰位于8~13μm的红外辐射波段范围内且至少覆盖8~13μm范围内的一个波段区间。本发明利用纳米疏水粒子的高疏水性,使辐射致冷膜具有自清洁效果,避免了因灰尘堆积降低致冷效果的现象。本发明辐射致冷膜在8~13μm波段具有高发射率,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大,采光性能良好,还能减少物体对其余波段能量的吸收,保证致冷效果。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两种不同粒径大小的辐射体,拓宽了辐射范围,将地面热量最大程度上辐射至外太空,提高了致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41343.7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N15/04
Abstract: 多特征管段、多角度位置、颗粒浓度可控的冲蚀沉积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属于核电站管道冲蚀沉积测试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管流式冲蚀沉积实验装置不能同时测试不同特征管段、同一管段不同角度位置冲蚀沉积情况,以及难以模拟核电站一回路管道内颗粒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冲蚀沉积情况的问题。本发明中动力装置包括变频器、三相电机和离心泵;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输出端连接三相电机,三相电机输出端连接离心泵,离心泵进水口连接循环管道主管路末端,离心泵出水口连接循环管道主管路始端;测试装置的部件中,与储液罐中介质接触的各部件均为非金属材料或不含Co、Fe、Ni、Mn、Cr的金属材料。本发明用于冲蚀沉积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7634109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822524.2
申请日:2017-09-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L31/04 , H01L31/054 , H01M8/0612 , H02S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一种通过光谱分频实现太阳能聚光光伏与中低温热化学联合产能系统及方法,属于太阳能全光谱技术领域。技术要点:菲涅尔透镜的正下方设置光谱分频器;光谱分频器将太阳光谱在波长1200nm处分开,使小于1200nm波长的太阳光输送到聚光光伏电池表面,使大于1200nm波长的太阳光输送到中低温热化学反应装置和低温热交换器中以提供吸热反应所需的热能,低温热交换器和中低温热化学反应装置通过管道连通构成回路。在避开聚光光伏电池和热化学反应器热耦合的情况下达到太阳能全光谱利用的目的。利用光谱分频技术,从源头降低聚光光伏电池的温度,保证光伏电池正常工作,还可以获得更高温度的高品位热能来满足中低温热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0138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64677.6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建中环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中建中环新能源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辐射制冷温差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集中辐射制冷和太阳能集热的温差发电装置。为解决现有辐射制冷温差发电装置温差小、电压低、单位面积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集中辐射制冷和太阳能集热的温差发电装置,由上至下包括冷端、温差发电机和热端,冷端包括辐射制冷汇聚器和辐射制冷板;热端包括铝翅片、温室腔体、太阳能集热器和底板;辐射制冷汇聚器包括透明上盖和中空倒锥筒体,中空倒锥筒体的底部为辐射制冷板,辐射制冷汇聚器和辐射制冷板构成真空密闭腔体。本发明有效降低温差发电机冷端温度,提高了温差发电机热端温度,冷热端温差可达22.4k,温差发电机最大短路电压可达512mV,具有全天发电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13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219780.3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D06M11/46 , D06M11/79 , D06M15/263 , D06M13/292 , D06M15/09 , D06M15/53 , D06M11/76 , D06M15/55 , D06M11/55 , D06M15/07 , D06M15/564 , D06M11/56 , D06M11/45 , D06M11/44 , D06M101/20 , D06M101/32 , D06M101/34 , D06M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柔韧抗拉伸的可透气仿生人体皮肤的辐射制冷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辐射制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辐射制冷面料辐射制冷能力不足、柔韧性和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柔韧抗拉伸的可透气仿生辐射制冷面料,包括面料基材及其表面设置的具有表面褶皱和微纳孔隙的仿生辐射制冷基础层,含有反射型粒子和发射型粒子;还包括设置于仿生辐射制冷基础层表面的仿生辐射制冷互补层,仿生辐射制冷互补层含有与仿生辐射制冷基础层光谱互补的发射性粒子。本发明制备的仿生辐射制冷面料具有良好的辐射制冷效果,同时具有柔韧性、耐弯折和抗拉伸性能,通过发射率光谱互补的多层结构获得光谱调控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57728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0341343.7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N15/04
Abstract: 多特征管段、多角度位置、颗粒浓度可控的冲蚀沉积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属于核电站管道冲蚀沉积测试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管流式冲蚀沉积实验装置不能同时测试不同特征管段、同一管段不同角度位置冲蚀沉积情况,以及难以模拟核电站一回路管道内颗粒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冲蚀沉积情况的问题。本发明中动力装置包括变频器、三相电机和离心泵;变频器的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输出端连接三相电机,三相电机输出端连接离心泵,离心泵进水口连接循环管道主管路末端,离心泵出水口连接循环管道主管路始端;测试装置的部件中,与储液罐中介质接触的各部件均为非金属材料或不含Co、Fe、Ni、Mn、Cr的金属材料。本发明用于冲蚀沉积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24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810952183.5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C09D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辐射致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辐射致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辐射致冷涂层包括底层粘结剂以及覆盖在底层粘结剂上的辐射体和疏水性纳米粒子,所述辐射体的红外发射峰位于8~13μm的红外辐射波段范围内且至少覆盖8~13μm范围内的一个波段区间。本发明利用纳米疏水粒子的高疏水性,使辐射致冷涂层具有自清洁效果,避免了因灰尘堆积降低致冷效果的现象。本发明辐射致冷涂层在8~13μm波段具有高发射率,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大,采光性能良好,还能减少对其余波段能量的吸收,保证致冷效果。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两种不同粒径大小的辐射体,拓宽了辐射范围,将地面热量最大程度辐射至外太空,提高了致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174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017662.5
申请日:2020-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结合辐射致冷技术水冷空调冷凝器的节能空调系统,属于空调节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建筑空调系统尤其是中央空调高能耗的问题。技术要点:一种结合辐射致冷技术水冷空调冷凝器的节能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辐射致冷板、换热器、循环泵、蒸发器、压气机、节流阀和冷凝器;辐射致冷板为两个或多个时,采用串联或并联形式相连;辐射致冷板与换热器、循环泵通过第一循环管路顺时针连接;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压气机通过第二循环管路逆时针连接;冷凝器置于换热器内且二者可进行换热。本发明结合辐射致冷技术,通过辐射致冷板冷却水给空调冷凝器进行水冷散热,有效的减少空调风扇的运行时间和功率,从而达到了空调系统节能降耗20%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