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率电弧加热推进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05687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893793.8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低功率电弧推进器,主要应用于微小卫星的动力系统,属于电推进领域。本发明针对解决现有微小卫星无推进系统的问题,利用阴阳极间电弧放电原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推进器结构。该推进器结构主要组成为:1‑阴极夹座,2‑上绝缘体,3‑中绝缘体,4‑下绝缘体,5‑进气口,6‑阳极,7‑下盖,8‑下喷口,9‑上喷口,10‑阴极,11‑上盖。当阴阳极间达到起弧电压,使通入的推进剂受热膨胀,在喷口的作用下,产生超音速气体喷出,形成反作用推力。本发明整体结构尺寸小,重量轻。

    微阴极电弧推力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51222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93795.7

    申请日:2017-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405 F03H1/008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推力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微纳卫星的微阴极电弧推力器,主要应用于微纳卫星等较小型卫星的动力系统。本发明针对解决现有微纳卫星无推进系统的问题,利用真空阴极电弧放电原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推力器结构。该推力器结构主要组成:1-外壳,2-阴极工质,3-弹簧,4-陶瓷筒,5-底座,6-固定螺母,7-紧固螺母螺栓,8-阳极,9-导电镀膜层,10-磁线圈。当阴阳极之间达到预定电压,阴极斑点放电,逐渐扩散,阴极工质不断电离腐蚀,形成稳定等离子体羽流。等离子体羽流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向外喷出,形成所需反作用推力。本发明整体结构尺寸小、重量轻。

    低功率电弧加热推进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05687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93793.8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低功率电弧推进器,主要应用于微小卫星的动力系统,属于电推进领域。本发明针对解决现有微小卫星无推进系统的问题,利用阴阳极间电弧放电原理,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电推进器结构。该推进器结构主要组成为:1-阴极夹座,2-上绝缘体,3-中绝缘体,4-下绝缘体,5-进气口,6-阳极,7-下盖,8-下喷口,9-上喷口,10-阴极,11-上盖。当阴阳极间达到起弧电压,使通入的推进剂受热膨胀,在喷口的作用下,产生超音速气体喷出,形成反作用推力。本发明整体结构尺寸小,重量轻。

    一种可用于太阳光光纤照明系统的太阳追踪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369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16212.3

    申请日:2016-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1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太阳光光纤照明系统的太阳追踪装置,包括底座、支撑体、追踪板、驱动机构及控制器,所述支撑体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追踪板安装在所述支撑体上端,所述追踪板与所述支撑体之间设有球面副,所述追踪板上表面设有四个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光电传感器、且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进行布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的带轮及一端与所述带轮连接的绳索,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绳索另一端与所述追踪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为四个、且分别与所述四个光电传感器布置位置的方向相对应。该太阳追踪装置结构简单,精度高,响应快,能够实时跟踪太阳的位置。

    一种大气压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961555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842837.5

    申请日:2016-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产生作用于细菌的等离子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大气压等离子体诱变育种装置。包括微波功率源、微波传输系统、等离子体发生器和微波调配系统,上述装置通过连接法兰相连,微波功率源包括微波程控电源,微波传输系统由多个波导组成,是一个完整密闭的空间;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矩形谐振腔和喷嘴结构,两边连接第一渐变波导和第二渐变波导,喷嘴结构设置于矩形谐振腔的几何中心处;微波调配系统包括三销钉调配器和短路活塞;波导上设置有磁控管。本实用新型的育种装置简洁,在大气压环境下,得到稳定、可控的等离子体射流,进行细菌诱变处理,装置设计达到微波安全设计标准;工作电源功率低,细菌处理方便,无需真空环境,成本降低。

    一种带有智能集尿袋的主动导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43955U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21074899.2

    申请日:2016-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智能集尿袋的主动导尿装置。它包括导尿管体,传感装置和主动阀门。导尿管体上有两个气囊,顶端有微型压力传感器,导尿管有两个导尿孔,排尿过程有传感装置主动控制,传感器采集信号之后传送给微控制器进行控制,发出信号使导尿管末端的小型伺服打开阀门。同时,集尿袋下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采集到的压力信号超过集尿袋最大承受阈值时,触发报警装置,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阀门进行自主排尿,也可通过手动装置排除尿液。本实用新型智能主动导尿管操作简单,安全性能高,只需根据不同情况设置阈值,装置便可主动进行导尿,有利于病人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的恢复,并且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