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58888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00521.6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计量校准装置,具体涉及计量校准领域,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测量管,所述主机的上端位于第一测量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测量管。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测量管、导杆、弹簧和测量板,进行阻塞压力校准。通过设置第二测量管、第二挡片、底环和扭簧,进行输出流量校准。校准时,输液管输出的液压会对第一测量管内的测量板进行推动,通过测量板受到的压力测量输液管内的液压。底环上的钢块通过中轴带动第二挡片,将液体从开口输入到第二测量管内,对流量进行测量。本校准装置操作方便,小巧便捷,机械结构设计极大地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加校准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199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93656.6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IPC: G01L25/00
Abstract: 一种测力计检定装置,涉及一种检定装置。底座上方设置有加力顶板,加力顶板与底座之间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联接轴、下球铰联轴器、下承力联接件、上承力联接件、测力传感器、上球铰联轴器及调节杆,联接轴下端与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下承力联接件连接端通过下球铰联轴器与联接轴上端固联,上承力联接件连接端与测力传感器一端固联,测力传感器另一端通过上球铰联轴器与调节杆下端固联,调节杆上端滑动插装在加力顶板对应位置开设的竖向穿孔内,且调节杆与竖向穿孔之间可进行定位,控制机构固定在底座上并可控制加力顶板进行上下移动。能够方便快速的对测力计进行拉力检定,提高效率,精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658888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010600521.6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计量校准装置,具体涉及计量校准领域,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测量管,所述主机的上端位于第一测量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测量管。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测量管、导杆、弹簧和测量板,进行阻塞压力校准。通过设置第二测量管、第二挡片、底环和扭簧,进行输出流量校准。校准时,输液管输出的液压会对第一测量管内的测量板进行推动,通过测量板受到的压力测量输液管内的液压。底环上的钢块通过中轴带动第二挡片,将液体从开口输入到第二测量管内,对流量进行测量。本校准装置操作方便,小巧便捷,机械结构设计极大地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加校准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19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811493656.6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IPC: G01L25/00
Abstract: 一种测力计检定装置,涉及一种检定装置。底座上方设置有加力顶板,加力顶板与底座之间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联接轴、下球铰联轴器、下承力联接件、上承力联接件、测力传感器、上球铰联轴器及调节杆,联接轴下端与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下承力联接件连接端通过下球铰联轴器与联接轴上端固联,上承力联接件连接端与测力传感器一端固联,测力传感器另一端通过上球铰联轴器与调节杆下端固联,调节杆上端滑动插装在加力顶板对应位置开设的竖向穿孔内,且调节杆与竖向穿孔之间可进行定位,控制机构固定在底座上并可控制加力顶板进行上下移动。能够方便快速的对测力计进行拉力检定,提高效率,精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20982894U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22699392.2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哈尔滨市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力压力试验机用快速产品夹持装置涉及拉力压力检测设备中的夹具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分别安装有夹持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被动力机构带动形成夹持力对待检材料进行夹持,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夹持槽,通过在支撑底座的顶部安装固定的固定夹持块和活动的活动夹持块,并在支撑底座的顶部安装动力装置,通过动力装置上的伸缩杆带动活动夹持块活动,在夹持原料的时候,启动动力装置通过伸缩杆将活动夹持块拉向固定夹持块,从而对固定夹持块和活动夹持块之间的原料进行夹持,而松开原料的时候反向操作即可,达到了方便夹持和松开原料方便更换检测样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20893533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2699413.0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哈尔滨市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
IPC: G01F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量器校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玻璃量器校准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分别安装有注水机构和蠕动泵,所述蠕动泵抽取纯净水并向注水机构进行供水,所述注水机构插入至玻璃量器的内部进行注水,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上开设有贯穿孔,通过使用蠕动泵对支撑管底部的注水头进行定量注水,注入的水通过防溅头的阻挡进行减速,从而使水流沿防溅头缓慢的流入玻璃量器的内部,并通过调节支撑管的高度,来减少防溅头端部与玻璃量器内液面之间的落差,以减少水流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而产生大量的水花,达到了减少水花提升校准精准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262051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1218171.9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计量校准装置,具体涉及计量校准领域,包括主机,所述主机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测量管,所述主机的上端位于第一测量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测量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测量管、导杆、弹簧和测量板,进行阻塞压力校准。通过设置第二测量管、第二挡片、底环和扭簧,进行输出流量校准。校准时,输液管输出的液压会对第一测量管内的测量板进行推动,通过测量板受到的压力测量输液管内的液压。底环上的钢块通过中轴带动第二挡片,将液体从开口输入到第二测量管内,对流量进行测量。本校准装置操作方便,小巧便捷,机械结构设计极大地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增加校准数据的准确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9878134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180323.4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哈尔滨市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
IPC: A61B5/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压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字式压力计,包括测量仪主体,所述测量仪主体底部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并且套筒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且配重块的底部表面上设置有橡胶垫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四组配重块的自身重力使得设备的底部表面会朝下进行掉落,并在橡胶垫片与地面接触时将反作用力依次通过配重块与连接杆传达给弹簧,同时连接杆会在套筒的内部进行移动并挤压弹簧,随后通过弹簧的自身弹性达到对橡胶垫片传来的反作用力进行缓冲卸力的目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设备进行保护避免设备从高处掉落后容易损坏的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221528553U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22977631.6
申请日:2023-11-05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哈尔滨市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制氧机计量检测装置,涉及氧气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制氧机主体、稳压罐和储气罐,所述制氧机主体的侧壁开设有储存腔室,所述稳压罐和储气罐的底端均与所述储存腔室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稳压罐的顶端连通有外接管,所述稳压罐与所述储气罐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稳压罐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压力表,本实用新型通过稳压罐收集制氧机主体所制备的氧气,并利用导气管向储气罐中输出氧气,在导气管的外侧设置管径较小的旁通管,旁通管将导气管中少部分气体收集并与浓度计反应,检测制氧机主体所产生气体的氧气浓度,同时不影响导气管中所收集的氧气的质量,实现了检测氧气浓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8937246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2049175.8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
IPC: G01L25/00
Abstract: 一种测力计检定装置,涉及一种检定装置。底座上方设置有加力顶板,加力顶板与底座之间由下向上依次设有联接轴、下球铰联轴器、下承力联接件、上承力联接件、测力传感器、上球铰联轴器及调节杆,联接轴下端与底座上表面转动连接,下承力联接件连接端通过下球铰联轴器与联接轴上端固联,上承力联接件连接端与测力传感器一端固联,测力传感器另一端通过上球铰联轴器与调节杆下端固联,调节杆上端滑动插装在加力顶板对应位置开设的竖向穿孔内,且调节杆与竖向穿孔之间可进行定位,控制机构固定在底座上并可控制加力顶板进行上下移动。能够方便快速的对测力计进行拉力检定,提高效率,精准可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