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温制备CuPt合金纳米颗粒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5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04933.5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温制备CuPt合金纳米颗粒的方法,主要包括:1)配置可溶性Cu的前驱物与Pt的前驱物,按一定比例混合;2)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钾与盐酸溶液,均匀搅拌;3)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继续搅拌,室温环境下反应5‑8小时;4)反应后所得产物经固分离以及清洗后,干燥处理,得到的固体粉末即为高纯度CuPt合金成品。该方法通过向反应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提升反应液对CuCl的溶解度,避免CuCl杂质的产生,提高产物纯度。由于较低的反应温度可降低纳米晶的生长的热力学熟化速率,本发明在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获得小尺寸(65‑75纳米)且单分散性好的CuPt合金颗粒。整个制备过程易实现,后期样品清洗步骤简单。

    一种水相制备Pt-Cu纳米片状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49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16026.4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相制备Pt-Cu纳米片状合金的方法,属于金属纳米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制备过程包括:配置氯化铜溶液为铜源的前驱体,常温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搅拌至均匀,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加入铂源氯铂酸,水热120摄氏度下发生共还原得到合金产物。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铜源是产生纳米片状结构合金的原因。当提升铜离子浓度提升后,还原剂相对前驱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成核速率受到抑制,纳米晶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作用下,辅助(111)晶面沿[211]方向生长,最终形成二维片状的合金纳米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绿色环保、生产成本低、制备环境较容易实现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