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混沌振荡分析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14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450907.0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混沌振荡分析及检测方法,属于交直流并联输电领域。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对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混沌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构建综合直流控制系统、直流输电线路和交直流接口的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求解得到极大Lyapunov指数谱图和分岔图,极大Lyapunov指数谱图和分岔图结合特殊分岔参数取值点处状态变量的时序图和相吸引子图判断振荡模式。本发明能够对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混沌振荡行为进行评估预测,同时也有利于电力系统人员合理安排运行参数,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78592A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2010386066.4

    申请日:2020-05-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频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双住洞全桥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存在建模方法计算量大,过程复杂,控制性能不佳,输出电压响应慢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输出侧电压非线性方程;步骤2、根据所述输出侧电压非线性方程建立滑模控制器;步骤3、所述滑模控制器控制移相比实现所述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控制。本发明具有快速响应,无超调,系统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一种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混沌振荡分析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1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50907.0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混沌振荡分析及检测方法,属于交直流并联输电领域。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对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混沌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的问题。本发明构建综合直流控制系统、直流输电线路和交直流接口的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微分方程求解得到极大Lyapunov指数谱图和分岔图,极大Lyapunov指数谱图和分岔图结合特殊分岔参数取值点处状态变量的时序图和相吸引子图判断振荡模式。本发明能够对交直流并联输电系统的混沌振荡行为进行评估预测,同时也有利于电力系统人员合理安排运行参数,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系统在线识别的三相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185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24863.5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基于系统在线识别的三相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法,属于三相两电平PWM整流器控制领域。本发明以三相电压源型PWM整流器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模型预测函数、求解性能指标函数、分析确定性模型梯度算法原理、推导三相PWM整流器参数在线辨识算法、提出基于参数估计的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电路主回路参数的实时修正,进而完成三相PWM整流器的控制;本发明保留了三相PWM整流器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优点,系统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一种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848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1158799.7

    申请日:2017-11-20

    Inventor: 王硕 张颖 刘红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144 G08G1/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停车位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网关模块、服务器端、用户终端,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停车位上车位的使用状态,包括空闲状态、使用状态;所述网关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用于实时更新停车位数据库,所述用户终端用于用户输入查询数值,选择合适的停车场并进行导航。用户在远方即可得知附近停车场是否已满,大大降低繁华地区因难找停车位而造成的堵车现象,解放人力,更好的服务车主。

    直接火焰法制备多孔金属的方法以及该多孔金属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60904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19502.8

    申请日:2017-09-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8

    Abstract: 直接火焰法制备多孔金属的方法以及该多孔金属的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它为了解决现有制备多孔金属材料,特别是微纳米孔方法复杂,严重依赖于模板或第二相金属的引入,工艺要求和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金属材料依次使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进行超声清洗;二、点燃燃烧器,燃烧器中的燃料气体燃烧产生火焰,调整燃烧器的火焰温度为550~850℃,将金属材料放置在燃烧的火焰中进行多孔化处理,在多孔化处理过程中不断移动金属处于火焰中的位置,从而完成多孔金属的制备。本发明通过直接火焰处理,使金属快速升温,利用了气体和固体高温条件下的迅速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形成微纳米多孔结构,制备工艺简便。

    一种贴嵌混合磁钢的斜齿内冷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68654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10806242.9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嵌混合磁钢的斜齿内冷永磁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解决电机冷却通道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电机过载运行过程中定转子温升过高、定子轭部打孔容易影响原有的电磁平衡的问题。包括永磁体结构、转子铁芯、定子铁芯和套管,转子铁芯外设置永磁体结构,转子铁芯、套管、定子铁芯顺次设置,转子铁芯上加工转子轴向通风孔,转子铁芯侧壁加工与转子轴向通风孔连通的转子径向孔,永磁体结构上加工有通孔,套管上加工有套管径向通孔,定子铁芯的第一齿部上加工有正面孔和侧面通孔,正面通孔的两端设置侧面、第一齿部的顶面。本发明的冷却结构设计合理,冷却效果好,减小了涡流损耗,便于加工。

    一种双向优化BP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的四阶电力系统混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42477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080833.9

    申请日:2020-02-0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双向优化BP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的四阶电力系统混沌控制方法。本发明以四阶电力系统混沌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双向优化BP神经网络与滑模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对电力系统混沌振荡进行控制。在神经网络中,本发明对算法正向使用的激励函数和反向使用的学习率分别作出了优化,进而有效抑制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现象,使混沌振荡控制更为理想;相较于传统滑模变结构控制,本发明既保留了BP神经网络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的优良特性,又在克服神经网络假饱和现象、提高泛化能力以及合理加快学习过程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削弱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抖振现象,使电力系统混沌控制获得更好的效果。

    直接火焰法制备多孔金属的方法以及该多孔金属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760904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710919502.8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直接火焰法制备多孔金属的方法以及该多孔金属的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它为了解决现有制备多孔金属材料,特别是微纳米孔方法复杂,严重依赖于模板或第二相金属的引入,工艺要求和制备成本较高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金属材料依次使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进行超声清洗;二、点燃燃烧器,燃烧器中的燃料气体燃烧产生火焰,调整燃烧器的火焰温度为550~850℃,将金属材料放置在燃烧的火焰中进行多孔化处理,在多孔化处理过程中不断移动金属处于火焰中的位置,从而完成多孔金属的制备。本发明通过直接火焰处理,使金属快速升温,利用了气体和固体高温条件下的迅速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形成微纳米多孔结构,制备工艺简便。

    一种贴嵌混合磁钢的斜齿内冷永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686547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06242.9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嵌混合磁钢的斜齿内冷永磁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解决电机冷却通道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电机过载运行过程中定转子温升过高、定子轭部打孔容易影响原有的电磁平衡的问题。包括永磁体结构、转子铁芯、定子铁芯和套管,转子铁芯外设置永磁体结构,转子铁芯、套管、定子铁芯顺次设置,转子铁芯上加工转子轴向通风孔,转子铁芯侧壁加工与转子轴向通风孔连通的转子径向孔,永磁体结构上加工有通孔,套管上加工有套管径向通孔,定子铁芯的第一齿部上加工有正面孔和侧面通孔,正面通孔的两端设置侧面、第一齿部的顶面。本发明的冷却结构设计合理,冷却效果好,减小了涡流损耗,便于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