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气液两相合成方法及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3410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0698394.2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气液两相合成方法及反应装置,涉及γ‑氯丙基三氯硅烷合成技术领域。本合成方法使用顺‑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铂(Ⅱ)为催化剂,同时向氯丙烯中流加三氯氢硅,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本反应装置除了将铂催化剂加入反应釜,还将铂催化剂吸附到纳米孔洞材料,装入气相反应器,使原料在气相仍可发生反应,缩短了反应时间短,降低了冷凝成本。本发明无需添加各种助催化剂、活化剂、副反应抑制剂,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主产品收率高至88%~95%。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270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310471744.0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涉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烷氧基硅烷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甲基丙烯酸钾或甲基丙烯酸钠与氯代烷烃硅烷反应,原料易得;反应过程无溶剂参与,无需溶剂回收,避免人员接触,造成人身伤害,且工艺路线缩短,操作更加简单;使用水洗工艺,产品回收的更加彻底,收率相比较高,每批次投入量2400kg,产出2750~2780kg,平均每批次较原工艺多采出产品80kg左右;使用高效的有机胺类催化剂,反应时间短,粗品含量高。

    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27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1744.0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烷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涉及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烷氧基硅烷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甲基丙烯酸钾或甲基丙烯酸钠与氯代烷烃硅烷反应,原料易得;反应过程无溶剂参与,无需溶剂回收,避免人员接触,造成人身伤害,且工艺路线缩短,操作更加简单;使用水洗工艺,产品回收的更加彻底,收率相比较高,每批次投入量2400kg,产出2750~2780kg,平均每批次较原工艺多采出产品80kg左右;使用高效的有机胺类催化剂,反应时间短,粗品含量高。

    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气液两相合成方法及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3410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98394.2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气液两相合成方法及反应装置,涉及γ‑氯丙基三氯硅烷合成技术领域。本合成方法使用顺‑二(三苯基膦)二氯化铂(Ⅱ)为催化剂,同时向氯丙烯中流加三氯氢硅,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本反应装置除了将铂催化剂加入反应釜,还将铂催化剂吸附到纳米孔洞材料,装入气相反应器,使原料在气相仍可发生反应,缩短了反应时间短,降低了冷凝成本。本发明无需添加各种助催化剂、活化剂、副反应抑制剂,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主产品收率高至88%~95%。

    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79917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083681.3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氯硅烷预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器、进料管和出料管,搅拌器设置在反应釜内,进料管从釜体顶部插入反应釜内部,并延伸至反应釜底部;出料管包括溢流管和全出料管,溢流管设置于釜体的侧壁上,全出料管设置于釜体的底部。进料管延伸至反应釜底部,物料直接添加至反应釜底部,不会使物料飞溅,能够有效减少物料被尾气携带出釜;反应物料在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接触并反应,提升预酯化的效果,促进后续酯化反应的进行。设备运行时,物料通过溢流管自流进入到下道工序酯化塔内,既节约了能源,又避免了反应釜内液位过高引起发冒罐的风险;设备停车时,物料通过全出料管排出,釜内不会残存物料。

    氨丙基硅烷生产过程中铵盐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836483U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20995084.1

    申请日:2023-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氨丙基硅烷生产过程中铵盐回收循环利用系统,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合成釜、第一回收釜、过滤器、乙醇储罐、蒸馏釜、离心器、第一冷凝器、第一产品接收罐、第二产品接收罐、第二回收釜、氧化钙储罐和液氨冷凝回收机构等。在本系统中,对反应物进行第一次液氨回收后,将粗品与中间产物铵盐分离,对粗品进行进一步的蒸馏处理,从而细分出双三烷氧基丙基胺和氨丙基硅烷。对于铵盐,采用氧化钙与其进行反应,生成氯化钙、氢氧化钙和氨气,并进行第二次液氨回收。本系统实现了铵盐的充分回收利用,回收的液氨经过提纯后纯度可达到99.5%以上,回收的液氨可以作为原料重新投入生产中,进行循环利用,满足连续化生产。

    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的气液连续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915913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401398.1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乙烯基硅烷的气液连续反应装置,涉及乙烯基硅烷的生产装置领域。本装置包括第一填料塔、反应釜、循环泵、文丘里混合器、溶剂回收釜、第二填料塔和粗品接收罐,第一填料塔塔顶与文丘里混合器相连,文丘里混合器下端与反应釜上端口相连;文丘里混合器上端口与溶剂回收釜下端口相连,溶剂回收釜上端与第二填料塔连接,第二填料塔中部与循环泵相连,循环泵与反应釜下端口相连;第二填料塔与粗品接收罐相连。本装置采用文丘里和塔釜组成方式,实现连续进出料,减少产品二次参与反应;通过文丘里实现乙炔气体循环,提高乙炔在塔内的流速,增加气体在装置内的循环次数,从而增加气液接触面积,缩短反应时间。

    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气液两相合成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937134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401711.1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气液两相合成反应装置,涉及挥发性物质合成装置领域。γ‑氯丙基三氯硅烷的气液两相合成反应装置,包括气相反应器和反应釜,气相反应器为管体结构,管体内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固定有上挡板、下挡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塞装气孔柱;气相反应器的下端口与反应釜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将气相反应器安装在反应釜与冷凝器之间,使得气相原料在气相反应器内继续发生,加快了反应速度,节约了冷凝成本,减少跑料。

    酰氧基硅烷合成系统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79888U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21031793.4

    申请日:2023-05-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酰氧基硅烷合成系统,包括原料储罐、合成装置、水洗装置、盐净化装置、脱水装置、蒸馏装置、冷凝装置、产品接收罐和进料泵,原料储罐的出料口与合成装置的进料口连接,合成装置的出料口与水洗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水洗装置的出料口与进料泵的输入端连接,进料泵的输出端分别与盐净化装置和脱水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脱水装置的出料口与蒸馏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蒸馏装置的出料口与冷凝装置的进料口连接,冷凝装置的出料口与产品接收罐的进料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含水酰氧基硅烷粗品中水分连续脱出,提升其生产效率,且产品品质稳定,易于操作,实现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