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江丹参组培快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872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910409881.5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江丹参组培快繁的方法,步骤如下:S1,材料处理:选取生长健康均匀的“川丹参1号”根,经过消毒灭菌后得到无菌材料;S2,将材料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培养约5d,确认无任何真菌及细菌污染后转接到芽诱导培养基中;S3,根段转移至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约25d,直至丛芽生成;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丛生芽切分成单株的无根组培苗,转入壮苗培养基中,培养约14d;S5,经扶壮的组培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S6,生根后的组培苗进行炼苗移栽。该中江丹参组培快繁的方法采用根为外植体,完全避免了丹参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褐化问题,且各阶段培养基中均未添加蔗糖,可促使组培苗在培养阶段进行光合作用自养,有效增加了苗的生长能力。

    一种中江丹参组培快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87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09881.5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江丹参组培快繁的方法,步骤如下:S1,材料处理:选取生长健康均匀的川丹根,经过消毒灭菌后得到无菌材料;S2,将材料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培养约5d,确认无任何真菌及细菌污染后转接到芽诱导培养基中;S3,根段转移至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约25d,直至丛芽生成;S4,将步骤S3中得到的丛生芽切分成单株的无根组培苗,转入壮苗培养基中,培养约14d;S5,经扶壮的组培苗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S6,生根后的组培苗进行炼苗移栽。该中江丹参组培快繁的方法采用根为外植体,完全避免了丹参植物组织培养中常见的褐化问题,且各阶段培养基中均未添加蔗糖,可促使组培苗在培养阶段进行光合作用自养,有效增加了苗的生长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