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1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10594.2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备保温功能的热声转换微型堆及其作业方法,涉及核反应堆领域。该具备保温功能的热声转换微型堆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外壳体间隔套设于内壳体,内壳体的内腔形成有依次设置的燃料区、声容区、传导区以及发电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区除了产生热辐射以外还能产生声波,声波可以依次通过声容区、传导区的然后在发电区转换为电能,同时外壳体可以对内壳体流出的热辐射朝向燃料区反射,让热量更多的集中在燃料区,以提高热声发电的效应,将热量聚集起来并转化为电能,起到保温的同时减少热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1558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265930.3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微型反应装置及其配置方法,涉及核反应装置技术领域。模块化微型反应装置包括热电转换模块、压力容器、U形反应速率控制模块、热管、燃料堆芯模块和框架支撑模块;热电转换模块、压力容器和框架支撑模块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燃料堆芯模块安装在压力容器内,多个热管的端部连接在热电转换模块上、且插入燃料堆芯模块;U形反应速率控制模块包括内管、外管和推动泵,内管和外管通过推动泵连通,内管设置在压力容器内,外管设置在压力容器外,推动泵用于调整控制剂在U形反应速率控制模块内的位置,从而对反应功率进行调节。该模块化微型反应装置及其配置方法能够摆脱流体需要泵驱动的劣势,并实现微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328978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747564.4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印刷与定型一体化的转印装置和方法,涉及印刷技术领域。该集印刷与定型一体化的转印装置包括印刷机构、转盘机构及具有加热腔的加热机构。转盘机构能相对于加热机构转动且部分位于加热腔内,印刷机构位于转盘机构的一侧,用于对安装在转盘机构的待印刷件印刷。转印方法包括印刷机构对待印刷件在印刷的同时,加热机构对其进行烘干。使用该转印装置对待印刷件进行印刷工序和烘干定型工序,能够节省印字和烘干定型的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524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450151.X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珠装配的辅助工具及装配方法,包括主载体与副载体,用于由副载体盖合主载体;上述主载体上设有排装通道,用于由排装通道与连接器的装配孔相对应;上述副载体上设有与排装通道相对应的限位通道,用于由排装通道与限位通道形成孔道;上述主载体上设有第一插口,上述副载体上设有第二插口,上述第一插口与第二插口构成插入槽,用于由插入槽对接连接器装配孔,以期望解决现有玻珠装配易出现视觉疲劳,且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5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450151.X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玻珠装配的辅助工具及装配方法,包括主载体与副载体,用于由副载体盖合主载体;上述主载体上设有排装通道,用于由排装通道与连接器的装配孔相对应;上述副载体上设有与排装通道相对应的限位通道,用于由排装通道与限位通道形成孔道;上述主载体上设有第一插口,上述副载体上设有第二插口,上述第一插口与第二插口构成插入槽,用于由插入槽对接连接器装配孔,以期望解决现有玻珠装配易出现视觉疲劳,且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45410.2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R13/6586 , H01R13/648 , H01R13/6461 , H01R13/518 , H01R13/514 , H01R13/502 , H01R13/46 , H01R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屏蔽功能的高速高密度连接器,属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针连接端与孔连接端,针连接端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上安装有多个层板组件,且层板组件上均设有鱼叉插针与单屏蔽板,单屏蔽板的下部呈多个条状板,所述条状板并延伸至层板组件的下方,并置于所述鱼叉插针的侧面;孔连接端包括基座与横板;通过在针连接端中的层板组件上安装单屏蔽板,且单屏蔽板的下部穿过第一大通槽延伸至第二大通槽中,使得单屏蔽板可同时对针连接端的鱼叉插针与孔连接端的差分对信号针形成信号屏蔽,并使横板上的插针引脚可直接与单屏蔽板的下部相接触实现接地,无需再在孔连接端上安装屏蔽板,从而有效简化了连接器的屏蔽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17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291318.3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含流体介质的微型反应装置及其功率控制方法,涉及微型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微型反应装置包括第一屏蔽外壳、能量转换器、驱动机构和反应激发器;反应激发器安装在第一屏蔽外壳内,驱动机构安装在反应激发器的顶部;多个能量转换器围绕反应激发器间隔均匀地插入第一屏蔽外壳;能量转换器包括固定外壳和设置在固定外壳内的第一燃料元件,固定外壳插入第一屏蔽外壳的部分开设有第一开口;反应激发器包括转动外壳和设置在转动外壳内的第二燃料元件,转动外壳上开设有第二开口,转动外壳转动可调整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的正对面积。该微型反应装置及其功率控制方法能够灵活地调整反应堆的功率以及放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558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6867.5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重旋转的微型反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基于多重旋转的微型反应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和安装在控制装置上的外侧控制棒、反射层、内侧控制件、多个燃料件;内侧控制件位于控制装置的中心位置;多个燃料件围绕内侧控制件间隔设置;多个外侧控制棒位于燃料件的外围、且沿控制装置的周向间隔设置,外侧控制棒在控制装置上布置区域的长度不超过控制装置的半周;反射层可滑动地设置在燃料件与外侧控制棒之间,滑动反射层可调整正对燃料件的外侧控制棒的数量。基于多重旋转的微型反应装置能够减小核反应堆沿纵向占用的空间,实现微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9818208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219099.7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H01R13/6461 , H01R13/04 , H01R13/631 , H01R13/65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数据传输速率的连接器,包括母端、公端,上述母端包括支撑壳体、薄片体、母端屏蔽板,上述公端包括公端基座、差分信号针、公端屏蔽板,上述支撑壳体上端安装至少两个薄片体,且相邻的两个薄片体之间安装母端屏蔽板,上述公端基座上安装与母端屏蔽板公端屏蔽板,上述薄片体底部设有信号插针,上述公端基座中装有差分信号针,上述支撑壳体与公端基座相适配,上述信号插针用于接触差分信号针;以期望提高连接器纵向空间利用率、装配效率、容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682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60514.0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片一体化粘接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支撑套、竖直隔离板、隔离套;上述支撑套用于包裹壳体;上述竖直隔离板安装在支撑套内壁;上述隔离套上设有凹槽,上述凹槽与竖直隔离板相互吻合,用于由隔离套隔断破片避免破片直接与壳体接触,用于由竖直隔离板排列破片,上述竖直隔离板的径向宽度等与破片的厚度相适配,以期望解决现有粘接方式效率低下,粘接设备无法实现一体化粘接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