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98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73158.X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宜宾四川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四川省纤维检验局
IPC: D01F8/02 , D01F8/18 , D01F1/10 , D01F1/07 , D01D5/06 , A61L31/02 , A61L31/04 , A61L31/16 , A61L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素基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纤维素纺丝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纳米纤维素基纤维阻燃、抗菌性能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将氧化细菌纤维素分散液和海藻酸钠/天然多酚‑铁溶液均匀混合,得到纺丝原液;其中,氧化细菌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1:0.5~2.0;将纺丝原液挤出到凝固浴中,形成连续的凝胶长丝并在凝固浴中浸泡后于去离子水中清洗;烘干后得到纳米纤维素基纤维。本发明提供的纳米纤维素基纤维具有优异的阻燃和光热抗菌性能,且制备过程无污染,工艺绿色环保,该技术对纤维素纤维的功能化开发,绿色加工与深度开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1615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09793.2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C08J3/03 , C08J3/24 , C08L1/02 , C08L71/02 , C08L33/26 , C08L39/06 , D01F8/02 , D01F8/10 , D01F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素纺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纺丝的半互穿网络纤维素基水性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方法包括:将纤维素浆粕通过机械剪切后于水中进行均质处理,得到纤化纤维素分散液,再加入交联剂形成纤维素水性胶体溶液;以纤维素水性胶体溶液将水性聚合物加入纤维素水性胶体溶液中搅拌溶解,并加入引发剂、交联剂,制得具有可纺性的半互穿网络纤维素基水性胶体。本发明制备方法有别于纤维素溶剂体系,采用纯水体系而非有机溶剂体系,并且无纤维素溶解过程产生的工艺复杂、高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等诸多问题。该技术的发明有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纤维素基纤维的绿色加工制造,为纤维素纤维的绿色加工制造及深度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9704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518226.0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B32B27/40 , B32B23/02 , B32B23/08 , B32B23/10 , B32B27/02 , B32B37/10 , B32B37/06 , B32B37/04 , D04H1/4358 , D04H1/56 , D04H1/492 , D04H1/425 , D04H1/4258 , A41D31/02 , A41D31/04 , D01F6/70 , D01F6/78 , A61F13/496 , A61F13/47 , A61F13/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不同粘度液体单向导湿的全生物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全生物基面料由水刺无纺布和熔喷无纺布通过热熔压合形成双层复合结构,水刺无纺布的材质为亲水性纤维素,熔喷无纺布的材质为生物基聚氨酯;水刺无纺布的纤维直径D1为5~20um,厚度H1为0.5~1.0mm,克重M1为40~80g/m2;熔喷无纺布的纤维直径D2为20um~60um,厚度H2为0.05~0.2mm,克重M2为10~50g/m2,且D2>D1、H1>H2、M1>M2。本发明的全生物基面料不仅对汗液(牛顿流体)具有高通量的单向导过性,并对具有一定粘度的流体(非牛顿流体)具备单向通过性,使得在导湿排汗、血液通过和粘性流体微控制等人体湿热管理服、卫生巾、纸尿裤和医用防护材料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005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35712.5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再生纤维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再生纤维素的干/湿强度及原纤化程度不够理想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在纤维素浆粕加入助溶剂进行溶胀,再加入溶解体系中,搅拌溶解,得到纤维素溶液;将聚芳酰胺溶液在高速搅拌的条件下添加于纤维素溶液中,形成聚芳酰胺/纤维素复合纺丝液;将聚芳酰胺/纤维素复合纺丝液喷丝后进入去离子水凝固浴中,进行原纤化操作,得到再生纤维素纤维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添加的增强组分与再生的纤维素之间可以形成更多的分子间氢键且存在传质差异,实现纤维内部分子链的交联互穿网络结构,从而显著提高纤维的机械性能,同时显著降低原纤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66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10214.X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四川省纤维检验局 , 四川大学 , 成都飞凡微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D06M15/61 , D06M13/292 , D06M11/56 , D06M11/57 , D06M11/38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阻燃和抗菌作用的生物安全涂层棉织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材料加工领域。本发明通过简单绿色的浸涂方式,成功制备出一种兼具阻燃性能和抗菌性能和生物安全性高的涂层棉织物。本发明涂层棉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特性,在火焰上不被点燃,LOI达到35%,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达到99%以上,且白度为86.98%,和普通棉织物白度87.89%相比几乎没有变化,有利于织物生产过程中的后续染色处理。该涂层织物具有多种功能和环境友好性,在化工纺织品和功能纺织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