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铁塔角钢锚固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0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14563.4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铁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电铁塔角钢锚固结构及设计方法。包括插入角钢,插入角钢包括第一肢和第二肢;第一肢上设置有多组沿第一肢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锚固件,每组第一锚固件包括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第二肢上设置有多组沿第二肢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锚固件,每组第二锚固件包括第三角钢和第四角钢;每组第一锚固件和每组第二锚固件交错布置。本发明,通过在插入角钢的第一肢和第二肢上间隔布置多组第一锚固件和第二锚固件,第一锚固件的第二角钢布置在第一肢的内侧,第二锚固件的第四角钢布置在第二肢的内侧,在满足抗拔性能的情况下,减小了锚固件在插入角钢上的布置高度,进而减少了混凝土的使用量。

    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970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130774.1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该错心节点包括横隔面主材和斜材,所述横隔面主材包括同轴设置的杆件a1和杆件a2,所述斜材至少包括偏心杆件b1和偏心杆件b2;该错心节点中的各个杆件的应力按如下公式计算:本发明的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利用杆件的线刚度分配弯矩法考虑偏心距对整个节点的影响,将偏心杆件对节点的偏心弯矩分配给节点处所有的杆件,进而达到准确计算各个杆件的强度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强度计算更准确,避免了安全系数不够或安全系数过高的情况,而且提高了设计效率,便于应用和推广。

    输电线路组塔用双摇臂抱杆现场荷载试验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03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4891.9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输电线路组塔用双摇臂抱杆现场荷载试验加载方法,属于组塔用双摇臂抱杆试验领域,目的是解决吊臂两端不同时加载引起的不平衡弯矩超限问题。根据主抱杆的偏载弯矩设计值将试验用总配重进行分组分成N级配重,摇臂水平状态下起吊第一级右配重块,然后起吊第一级左配重块;竖向旋转摇臂至测试角度二,起吊第二级右配重块,然后起吊第二级左配重块;重复直至完成最后一级配重起吊;竖向旋转摇臂至水平方向,进行水平面内的旋转测试。本发明中,将试验用配重按抱杆承载能力分成几个分级配重块,随着摇臂在不同角度时分级加载每级加载配重,分级加载的方式,使得每次加载的荷载降低,避免不平衡弯矩超限的问题,满足试验加载和设备测试的要求。

    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97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30774.1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该错心节点包括横隔面主材和斜材,所述横隔面主材包括同轴设置的杆件a1和杆件a2,所述斜材至少包括偏心杆件b1和偏心杆件b2;该错心节点中的各个杆件的应力按如下公式计算:本发明的输电铁塔错心节点的强度设计方法,利用杆件的线刚度分配弯矩法考虑偏心距对整个节点的影响,将偏心杆件对节点的偏心弯矩分配给节点处所有的杆件,进而达到准确计算各个杆件的强度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强度计算更准确,避免了安全系数不够或安全系数过高的情况,而且提高了设计效率,便于应用和推广。

    适用于输电线路工程的梁-板组合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0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50729.X

    申请日:2019-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7/42 E02D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工程的梁-板组合式基础,包括底部支撑层、横梁框架、以及立柱,所述底部支撑层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板条,所述横梁框架包括多个横梁层,每个横梁层包括多根相互平行的横梁,相邻两横梁层的横梁相互垂直且可拆卸连接,最下方横梁层的横梁垂直于板条并与板条可拆卸连接,立柱与最上方的横梁层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易于加工生产,同时易于现场安装,各结构构件通用性高。还公开了一种施工方法,包括基坑开挖、基坑整平、基础吊装以及基坑回填的步骤,施工效率较高,施工质量好。

    一种组合微型桩基础及设计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47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292888.4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基础设计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微型桩基础及设计方法。包括土层以及设置在土层下方的基岩层,所述土层内设置有桩孔,所述桩孔内设置有圆柱桩,所述圆柱桩的内部设置有钢筋笼,所述基岩层内沿圆柱桩的轴线的周向设置有多个锚杆孔,多个所述锚杆孔彼此相交形成锚孔,所述锚孔内设置有锚杆桩,锚杆桩内设置有纵筋,多个所述纵筋通过至少两个箍筋相连。本发明,通过在基岩层内设置多个锚杆孔,锚杆孔彼此相连形成锚孔,在锚孔内设置纵筋、箍筋和锚杆桩,其抗剪能力强,能抵抗较大的水平荷载,土层内的圆柱桩尺寸较小,也不需要嵌固在下部基岩中,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土石方开挖量、降低了基础成本。

    一种适用于上土下岩地层结构的复合基础

    公开(公告)号:CN1110213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65623.8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上土下岩地层结构的复合基础,以满足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对上拔力和承载力要求的同时,且该基础材料耗量低、土方开挖量小。一种适用于上土下岩地层结构的复合基础,包括支承台、钢管桩、锚索和注浆体,所述支承台设置在土层,所述支承台设有锚具,所述注浆体浇注在岩石层,所述钢管桩上端与所述支承台固定连接,下端延伸至所述注浆体内,所述锚索包括锚固段和自由段,所述锚固段固设在所述注浆体内,所述自由段穿过所述钢管桩后由所述锚具锚固于所述支承台。本发明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环保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