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186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6236.2
申请日:2016-11-26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G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7/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溉装置,具体为自动灌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自动灌溉系统,包括与水源连接的水管,水管上依次安装有比例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和灌溉口;还包括灌溉平台,所述的灌溉平台用于放置被灌溉样品,灌溉平台上安装有重量传感器和条码扫描仪;所述的比例电磁阀、控制电磁阀、重量传感器分别与下位机连接;所述的下位机与上位机连接,所述的条码扫描仪与上位机连接;还包括触摸显示屏,所述的触摸显示屏与上位机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灌溉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实现自动化灌溉,效率高,控制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204742101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431038.4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G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具体为水稻试验盆栽自动加水系统,包括称重装置、水箱和加水管,所述的水箱通过水泵和软管与加水管进水端连接,所述的加水管出水端位于称重装置上方,所述的加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和流量计,所述的水泵、称重装置、电磁阀和流量计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的加水管由伸缩支架支撑;称重装置上有防水托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试验盆栽自动加水系统,将盆栽放置在称重装置上,旋转伸缩支架上的转盘,将加水管的出水管旋转到盆栽上方,通过控制系统对盆栽灌水,防水托盘可以防止水溢流到称重装置上,蓄水盒防止加水管内残余的水滴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367067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1910605874.2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属于农业生产和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建立了以新的综合抗旱指数即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水稻抗旱性的方法,提出了在多梯度量化控水条件下,得到水稻的多性状的抗旱指数,并通过水稻的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作水稻抗旱性大小比较的依据,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缺乏量化控水条件下的模糊定性评价缺陷,以及结果不够全面、难以重复、无法形成通用标准方法的缺点,可更精准地对水稻抗旱性进行评价,为水稻品种抗旱性评价和抗旱育种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119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34321.9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四川省种子站
IPC: A01G2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节水抗旱性的量化评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若干实验组设置不同的土壤含水量标准,形成梯度量化控水处理,以测试各品种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梯度下的综合抗旱性。每梯度包括若干实验小组,每小组包括若干实验测试单元,每个测试单元均包括实验栽盆、重量传感器与控制阀;重量传感器用于检测实验栽盆的重量值;重量传感器与控制阀受初级控制器协同控制,多个初级控制器与中级控制器连接;中级控制器与终端设备连接。本发明中的量化评价系统对作物进行量化控水栽培,控制方法实现对评价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控水栽培,通过终端设备自动采集和记录相关实验数据,提高量化控水实验的土壤水分控制精度,提高试验效率和节约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81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17205.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四川省种子站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考种数据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通过对实验水稻品种进行梯度量化控水管理,结合考种,对性状数据进行详细观测记录,然后对不同参试品种的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播抽天数等性状进行分析,得到各品种在梯度量化控水条件下产量等性状对土壤水分条件变化响应的总效应;在此基础上,计算各性状T值的5个多梯度多性状复合抗旱指标,根据这5个多梯度多性状复合抗旱指标,对各实验组的节水抗旱性进行分析鉴定,并达到良好的判别目标,最终实现利用常规考种数据对杂交稻组合的节水抗旱性进行梯度量化控水条件下的综合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500758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27236.1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40B4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水稻回生性紧密连锁的SNP位点及其分子标记和应用。该SNP位点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中,该基因命名为OsRTG1,其包含3400bp的基因组序列,含有34个SNP位点。本发明提供一种与稻米回生性连锁的基因组位点,基于这些单碱基多态性,可开发相应的分子标记,利用少量水稻种子或叶片等组织提取的DNA,对稻米回生性进行分子检测和辅助育种选择,实现低世代、小样品、高效率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36706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05874.2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属于农业生产和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建立了以新的综合抗旱指数即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水稻抗旱性的方法,提出了在多梯度量化控水条件下,得到水稻的多性状的抗旱指数,并通过水稻的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指数作水稻抗旱性大小比较的依据,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缺乏量化控水条件下的模糊定性评价缺陷,以及结果不够全面、难以重复、无法形成通用标准方法的缺点,可更精准地对水稻抗旱性进行评价,为水稻品种抗旱性评价和抗旱育种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36706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04898.6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系数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属于农业生产和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建立了以新的综合抗旱系数即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系数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水稻抗旱性的方法,提出了在多梯度量化控水条件下,得到水稻的多性状的抗旱系数,并通过水稻的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系数作水稻抗旱性大小比较的依据,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缺乏量化控水条件下的模糊定性评价缺陷,以及结果不够全面、难以重复、无法形成通用标准方法的缺点,可更精准地对水稻抗旱性进行评价,为水稻品种抗旱性评价和抗旱育种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328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811470028.6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割式作物立秆脱粒机。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方设置有罩体;罩体内设置有跟随传动装置转动的脱粒滚筒;脱粒滚筒下方设置有位于机架内的筛板及其震动装置;筛板下方设置有位于机架内的集料斗;罩体朝向作物的一侧有设置活动的倾压盖;机架临近倾压盖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板;倾压盖朝向脱粒滚筒的一侧活动设置有与支撑板相接触的固定凸块;机架具有高度可调装置和行走装置。本装置无需将作物从试验地里割下即可进行脱粒工作,脱粒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少,装置内几乎无颗粒残留,提升了农作物品种试验的田间收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36706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604898.6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系数的水稻抗旱性评价方法,属于农业生产和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建立了以新的综合抗旱系数即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系数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水稻抗旱性的方法,提出了在多梯度量化控水条件下,得到水稻的多性状的抗旱系数,并通过水稻的多梯度多性状综合抗旱系数作水稻抗旱性大小比较的依据,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缺乏量化控水条件下的模糊定性评价缺陷,以及结果不够全面、难以重复、无法形成通用标准方法的缺点,可更精准地对水稻抗旱性进行评价,为水稻品种抗旱性评价和抗旱育种提供科学评价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