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01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5753.5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LC‑MSMS定量检测土壤和细菌悬液中AHLs的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比现有方法,其灵敏度更高,检出限更低的AHLs检测方法。通过方法验证,该方法适用于土壤和细菌悬浊液两种基质。方法采用了分散液相萃取‑固相支持液液萃取,大幅度减少萃取时间、基质效应及有机试剂使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207289.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桉叶素提取的填料及提取方法,属于植物活性组分提取技术领域。用于桉叶素提取的填料为表面接枝有含孤对电子的原子的活性炭,活性炭的粒径为50~80目。本发明采用活性炭作为填料,活性炭拥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这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吸附位点,这些位点能够有效地吸附并固定目标组分或杂质,从而实现组分之间的有效分离。本发明中的活性炭表面接枝有含孤对电子的原子,含孤对电子的原子与双键的π电子形成共轭体系,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π‑配位键;在对桉叶油进行洗脱时,桉叶油中的柠檬烯、蒎烯等烯类物质被填料固定,不会随桉叶素一起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桉叶素与烯类物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69850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207289.4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桉叶素提取的填料及提取方法,属于植物活性组分提取技术领域。用于桉叶素提取的填料为表面接枝有含孤对电子的原子的活性炭,活性炭的粒径为50~80目。本发明采用活性炭作为填料,活性炭拥有极高的比表面积,这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吸附位点,这些位点能够有效地吸附并固定目标组分或杂质,从而实现组分之间的有效分离。本发明中的活性炭表面接枝有含孤对电子的原子,含孤对电子的原子与双键的π电子形成共轭体系,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π‑配位键;在对桉叶油进行洗脱时,桉叶油中的柠檬烯、蒎烯等烯类物质被填料固定,不会随桉叶素一起被洗脱下来,从而达到分离桉叶素与烯类物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18383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52737.5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IPC: A01G9/029 , C08L97/02 , C08L75/04 , C08J9/00 , C08G18/66 , C08G18/48 , C08G18/64 , C08G18/32 , C08G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屑粉自胶合制备育苗容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反应器中加入碱木素、液化剂、酸性催化剂,加热后将反应器在冰水浴中冷却至室温得反应液,向反应液中加入氧化镁或氧化钙中和反应液pH至7后过滤得到过滤液;步骤2:向步骤1过滤液中加入异氰酸酯混合后得到混合液;步骤3:取步骤2混合液与竹屑粉搅拌后倒入模具中得到聚氨酯泡沫后,脱模得到育苗容器。采用此发明制备出的竹屑基苗钵降解性能优异,可不经脱除直接移栽,节省用工,降低造林成本,避免了白色污染,同时每年可有效处理竹浆企业产生的废料40万吨,提高竹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90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11613.8
申请日:2024-04-08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是关于基于林业废弃物的微生物活化肥料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的肥料采用了一种高效的生物转化技术,能够充分利用林业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它通过特定的微生物作用,提高了废弃物转化效率,增强了肥料的营养价值和生物可利用性。同时,该肥料的生产过程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固氮和缓释技术,减少了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整体而言,这种肥料代表了一种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仅提高了肥料的使用效率,还有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0054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48995.X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IPC: C05G3/40 , C05G3/60 , C05G3/80 , C05G5/12 , C05G5/16 , A01G24/10 , A01G24/20 , A01G24/22 , A01G24/42 , A01G24/44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是关于一种利用竹浆污泥制备水‑肥‑种一体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结合了“水种肥一体”材料和竹浆污泥基有机‑无机混合肥料的创新农业解决方案。它通过集成种子、水分和营养,简化了播种和施肥过程,同时保证了作物生长周期中水分和养分的均衡供给。竹浆污泥作为核心成分,富含有机物,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保水保肥能力,并提供持久营养。该产品还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结构,减少了对传统化肥的依赖。这种有机‑无机混合肥料促进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提高了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同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一种高效、环保且可持续的农业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81425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51713.9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产工业研究设计所)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是关于一种核桃青皮废弃物制备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La‑PPY‑核桃青皮粉末复合吸附剂中,各组分不仅独立地对重金属离子产生吸附作用,而且通过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增效效应。例如,镧离子的引入不仅提供了特定的吸附位点,还增强聚吡咯形成过程中的电子相互作用,进而改善整体的吸附能力。同时,铝离子的引入和磷酸改性可以与镧‑聚吡咯复合体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吸附平台,该平台能够以物理和化学的方式有效吸附和固定重金属离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