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海洋跃层水质实时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97040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114264.5

    申请日:201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海海洋跃层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在海面水声通讯机借助浮标或船只搭载的基础上,有能力在陆地上准确、实时地获取近海跃层水体的海水环境条件数据;该系统集成了水声通信和感应耦合通讯两种水下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使得它与已有的监测系统相比,具有更安全更方便更经济的特点。本发明数字量传感器集成采用感应耦合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这样在设计和布局上减少了有线电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其在浮标系统中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再通过与水声通讯机的结合,使得它能很好的应用于多参数测量、浮标系留结构条件下的监测。而现有的其他监测系统还未有能够适应这一多参数测量、浮标系留结构的应用条件。

    一种浮体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851393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76618.5

    申请日:2010-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底层观测平台的浮体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改性丁腈胶乳、空心玻璃微珠、聚醚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聚乙烯醇纤维,其各组份重量配比如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份;改性丁腈胶乳0份-10份;空心玻璃微珠12份-18份;聚醚胺15份-20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3份;硅烷偶联剂1份-2份;聚乙烯醇纤维2份。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底层观测平台的浮体材料及其制造工艺,采用该浮体材料的观测平台可以长期浸泡在海水使用。

    近海海洋跃层水质实时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197040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4264.5

    申请日:2013-04-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近海海洋跃层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在海面水声通讯机借助浮标或船只搭载的基础上,有能力在陆地上准确、实时地获取近海跃层水体的海水环境条件数据;该系统集成了水声通信和感应耦合通讯两种水下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使得它与已有的监测系统相比,具有更安全更方便更经济的特点。本发明数字量传感器集成采用感应耦合无线数据传输方式,这样在设计和布局上减少了有线电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其在浮标系统中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再通过与水声通讯机的结合,使得它能很好的应用于多参数测量、浮标系留结构条件下的监测。而现有的其他监测系统还未有能够适应这一多参数测量、浮标系留结构的应用条件。

    一种近海海洋监测平台的布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0881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587083.9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近海海洋监测平台的布放方法。本发明中的布放方法包括:将3条上钩绳一端设有的3个连接套环和拉力绳一端设有的连接套环一起环扣连接在卸扣中,将该3条上钩绳一端的3个连接套环拉回到海洋监测平台顶部的中央位置,将3条上钩绳绳体分别从下往上穿过海洋监测平台的3个内嵌式吊钩,然后用脱钩绳的连接环套按顺序依次穿过该3条上钩绳另一端的3个连接套环,实现相互间的环扣连接,且该脱钩绳位于海洋监测平台的另一侧,以防止与上钩绳相互缠绕。本发明结构简洁,取材简易,成本经济,通过巧妙设计可以使防渔业拖网监测平台安全平稳布放入海底,并且回收全部布放装置,不会对平台工作产生潜在威胁。

    一种基于Argos漂流浮标计算近表层通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285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23751.5

    申请日:2018-0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gos漂流浮标计算近表层通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目标范围;对目标范围进行网格化处理;将目标范围内浮标轨迹信息转换为区域流场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判定浮标轨迹在连续网格中的合理流速值;选取目标断面,获取断面上小网格的投影长度和投影角度;定义浮标轨迹跨越目标断面的有效行为,并定位其跨越点的小网格;通过方差控制法二次判定跨越点网格内有效流速值;计算平均流速值;计算近表层通量情况。本发明能够梳理出合理、真实的Argos漂流浮标轨迹分布,根据有效轨迹信息提取出相应的流速值,根据有效轨迹信息获取符合统计意义结果的有效流速值,获得准确的海洋近表层通量计算结果。

    原位培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872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335478.9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培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原位培养系统包括机械结构框架和电控处理模块,所述机械结构框架包括培养容器装置、样液采集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电控处理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直流电机电路模块和步进电机电路模块,所述样液采集装置包括注入装置、采样装置、控制台、测量传感器、控制侧板、步进电机、传动带、滚动杆、活动杆等。本发明应用于海底水体耗氧过程,集成电控模块、电机、容器、海水测量传感器和其他机械模块为一体,通过自身重力降落到海底,容器与海底沉积物界面形成密闭空间,位于容器内的测量传感器连续测量溶解氧和环境参数数据,位于容器外的测量传感器同时连续测量外部水体溶解氧和环境参数数据。

    一种近海海洋监测平台的布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0881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87083.9

    申请日:2014-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近海海洋监测平台的布放方法。本发明中的布放方法包括:将3条上钩绳一端设有的3个连接套环和拉力绳一端设有的连接套环一起环扣连接在卸扣中,将该3条上钩绳一端的3个连接套环拉回到海洋监测平台顶部的中央位置,将3条上钩绳绳体分别从下往上穿过海洋监测平台的3个内嵌式吊钩,然后用脱钩绳的连接环套按顺序依次穿过该3条上钩绳另一端的3个连接套环,实现相互间的环扣连接,且该脱钩绳位于海洋监测平台的另一侧,以防止与上钩绳相互缠绕。本发明结构简洁,取材简易,成本经济,通过巧妙设计可以使防渔业拖网监测平台安全平稳布放入海底,并且回收全部布放装置,不会对平台工作产生潜在威胁。

    原位培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872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35478.9

    申请日:2016-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位培养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原位培养系统包括机械结构框架和电控处理模块,所述机械结构框架包括培养容器装置、样液采集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电控处理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直流电机电路模块和步进电机电路模块,所述样液采集装置包括注入装置、采样装置、控制台、测量传感器、控制侧板、步进电机、传动带、滚动杆、活动杆等。本发明应用于海底水体耗氧过程,集成电控模块、电机、容器、海水测量传感器和其他机械模块为一体,通过自身重力降落到海底,容器与海底沉积物界面形成密闭空间,位于容器内的测量传感器连续测量溶解氧和环境参数数据,位于容器外的测量传感器同时连续测量外部水体溶解氧和环境参数数据。

    一种浮体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851393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176618.5

    申请日:2010-0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底层观测平台的浮体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改性丁腈胶乳、空心玻璃微珠、聚醚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聚乙烯醇纤维,其各组份重量配比如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份;改性丁腈胶乳0份-10份;空心玻璃微珠12份-18份;聚醚胺15份-20份;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份-3份;硅烷偶联剂1份-2份;聚乙烯醇纤维2份。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底层观测平台的浮体材料及其制造工艺,采用该浮体材料的观测平台可以长期浸泡在海水使用。

    一种原位耗氧培养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49492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66699.5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位耗氧培养装置,包括机械结构框架和电控处理模块,所述机械结构框架包括培养容器装置、样液采集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电控处理模块包括电源模块、处理器模块、直流电机电路模块和步进电机电路模块,所述样液采集装置包括注入装置、采样装置、控制台、测量传感器、控制侧板、步进电机、传动带、滚动杆、活动杆、定位器和伸缩弹簧Ⅱ。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海底水体耗氧过程,集成电控模块、电机、容器、海水测量传感器和其他机械模块为一体,通过自身重力降落到海底,容器与海底沉积物界面形成密闭空间,位于容器内的测量传感器连续测量溶解氧和环境参数数据,位于容器外的测量传感器同时连续测量外部水体溶解氧和环境参数数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