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091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04933.5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露天矿山低碳能源规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计算露天矿山的历史能耗总量和历史碳排放总量;将历史能耗总量和历史碳排放总量输入至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得到基准情景下的能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时间序列预测结果;基于能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时间序列预测结果以及预设的生产计划系数计算基准情景下的能耗总量预测值和碳排放量预测值;基于绿色低碳情景的碳减排值、能耗总量预测值和碳排放量预测值计算得到绿色低碳情景碳排放总量,以根据绿色低碳情景碳排放总量进行低碳能源规划得到低碳能源规划路径。本发明可以自动规划各类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组合应用,模拟企业的能源及碳排放低碳转型路径及发展趋势,辅助露天矿企业低碳转型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9066.7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67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换电重卡的矿山低碳转型方案模拟方法,涉及矿山低碳规划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低碳转型方案模拟规划期范围;基于低碳转型方案模拟规划期范围,进行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方案模拟以得到第一模拟结果,并进行换电重卡情景下的低碳转型方案模拟以得到第二模拟结果;根据第一模拟结果和第二模拟结果进行换电重卡情景下的碳排放方案模拟以得到目标模拟结果,其中,目标模拟结果包括执行矿山低碳转型方案所产生的碳排放总量。采用上述方案的本申请实现了根据矿山数据对基于换电重卡的矿山低碳转型方案的准确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8469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10142408.1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30/020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电力行业的能源规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方案为:获取电力行业燃煤发电的第一相关参数,燃气发电的第二相关参数以及目标碳排放量,并根据第一相关参数和第二相关参数,构建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的目标函数,再根据目标碳排放量和目标函数,确定电力行业能源规划的目标优化参数,其中,目标优化参数包括:目标存量燃煤机组的淘汰比率、目标存量燃煤机组的节能改造比率以及目标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由此,能够实现从具体实施层面开展对电力行业进行合理的能源规划,使得确定得到的电力行业能源规划的目标优化参数能够满足电力行业的能源规划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310003242.5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能源规划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区域能源分析预测模块、行业能源分析预测模块、园区能源分析预测模块和规划模块。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应用于区域、行业、园区等多尺度对象;可针对省、市、县的发展战略,提供精确的能源低碳发展规划方案,为下一步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投资和重点项目布局提供依据,为下一步节能提效等先进技术落地提供依据,下一步综合智慧能源、分布式清洁能源项目的储备、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93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16771.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预测方法和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中存在的多个目标部门;针对多个目标部门中的任一目标部门,获取任一目标部门在基准年对应的基础信息;响应于选取操作,选择任一目标部门所采用的预测模型;其中,预测模型包括增长率预测模型和规划值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根据基础信息,预测待测区域中任一目标部门在设定的规划年对应的各种能源的第二能源消耗实物量和/或第一污染物排放量。由此,可以基于增长率预测模型或规划值预测模型,根据待测区域中任一部门在基准年的基础信息,有效预测该部门在规划年的各种能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52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96536.3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能源设备组态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用户用能需求的描述信息,确定目标搜索空间、目标函数及目标用能量;根据目标搜索空间,生成设备组态群体;重复执行根据目标函数、目标用能量及预设运行策略,确定设备组态群体中每个设备组态的适应度,并根据每个设备组态的适应度及交叉变异策略,对设备组态群体进行进化搜索,获取新的设备组态群体;在进化次数达到预设数量时,将最后一次进化确定的设备组态群体中最大适应度对应的设备组态确定为目标设备组态。由此,根据目标函数、目标用能量及预设的运行策略,确定设备组态的适应度,提高了适应度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目标设备组态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降低用能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41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1726.2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光伏项目的碳排放量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光伏项目在项目寿命时间范围内的项目土地区域的用地场景集合,其中,用地场景集合包括土地使用类型转化场景、土地管理场景和土地恢复场景;针对任一用地场景,获取光伏项目的项目土地区域在用地场景下的场景碳排放参数集合;根据项目土地区域在用地场景集合中各用地场景下的场景碳排放参数集合,得到光伏项目在项目寿命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碳排放量。实现了对光伏项目的整个项目寿命时间范围内的碳排放量的准确获取,提高了光伏项目的在项目寿命时间范围内的碳排放量获取的准确率,实现了光伏项目在项目寿命时间范围内的碳排放量的有效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0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1307930.7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碳排放获取方法及系统,其中,碳排放获取方法包括:获取碳排放类型集合,碳排放类型集合中包括燃料燃烧、产品使用、废弃物处理、水库水淹、土壤有机碳变动和间接碳排放中的至少一个碳排放类型;获取碳排放类型集合中每个碳排放类型对应的关联参数和碳排放类型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因子;根据关联参数和排放因子,确定碳排放类型集合中对应碳排放类型的碳排放量。解决现有技术中仅考虑能源使用碳排放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运行维护阶段碳排放的量化,获取的碳排放量准确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04288.2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能效分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园区的资源评估数据,获取用户选型信息,其中,用户选型信息用于指示用户对于目标园区的设备选型信息,根据资源评估数据和用户选型信息,基于遗传算法确定目标选型信息,根据目标选型信息,确定能效分析结果。通过实施本公开的方法,能够基于遗传算法有效提升目标园区对应设备优化选型过程的可靠性,保证所得目标选型信息对于目标园区的实用性,能够提升能效分析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0370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353901.X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02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矿山设备运行安全态势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获取矿山设备数据,并对矿山设备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目标矿山设备数据,实现根据所述目标矿山设备数据,确定至少一个一级矿山设备监测指标项和至少一个二级矿山设备监测指标项,从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二级的矿山设备监测指标项对应的综合权重值,以及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各二级矿山设备监测指标项对应的风险度,进而根据各二级矿山设备监测指标项对应的风险度和综合权重值,确定矿山设备运行安全态势风险指数,以及根据矿山设备运行安全态势风险指数,评估矿山设备风险等级,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评估矿山整体生产安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