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339701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147660.3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聚动交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目标降损装置,采用左串右并型的三相三线制拓扑结构的变换器中:左侧的串联变流器通过一个变压器串联到系统侧的交流线路上,以改善电压质量问题;右侧的并联变流器通过电感连接到负荷侧的交流线路上,以改善电流质量问题;中间部分的直流环节连接左右两个作为串/并联电容器的电压型PWM变流器,作为能量交换的介质;还分别在左右两侧设有作为无源滤波器的LC电路,用以消除两个所述电压型PWM变流器输出的开关频率谐波;还通过控制器根据系统侧和负荷侧的电压电流采样数据,来产生相应的PWM触发脉冲,以驱动所述串联变流器和并联变流器中各个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使所述多目标降损装置完成谐波消除及无功功率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203178344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47846.9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聚动交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
IPC: G01R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电压信号采集电路,包含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外部传感器的采样信号通过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四电阻向外部输出信号。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一运算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其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接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其反相输入端。第一电阻的前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第一电阻的后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本实用新型能够放大调制输入的直流电压采样信号,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6675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482964.2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光源信息;根据光源信息判断所述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是否具有抗光子数分离攻击能力,并生成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评估信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安全评估方法及装置,利用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光源信息对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做出安全评估,解决了现有技术缺乏对量子保密通信系统自身安全性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42486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711200554.6
申请日:2017-11-2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南京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态调制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数据协调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密钥调制到相干态,通过量子信道发送至接收端;利用平衡零差探测器获取测量结果,进而获取相干态的归一化结果,并确定滤函数值,判断是否保留各位密钥,若是,则在该位密钥的位置标记冻结位信息,将保留的密钥中密钥信息段通过经典信道发送至发送端;判断量子信道是否安全,将判断信息发送至接收端;若判断信息为量子信道安全,则将除密钥信息段外的密钥信息的冻结位信息经系统Polar码编码后发送至发送端;经系统Polar码译码,获取该冻结位信息对应的密钥信息,经密性放大,获取最终安全密钥。本发明可提高数据协调效率,有效提取安全密钥,可以降低设备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23806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104266.6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荷监测仪小无线工具系统,该系统包含:监控设备,其短距无线监测负荷监测仪的故障信息,并通过短距无线通讯对负荷监测仪进行故障预判、软故障检修和结果审查;若干小无线通信转换模块,其分别通讯连接负荷监测仪或监控设备;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其分别与若干小无线通信转换模块无线连接,在各个小无线通信转换模块之间建立短距无线通讯,使监控设备与负荷监测仪建立短距无线通讯。本发明建立的无线通讯网,实现监控设备与负荷监测仪之间的短距无线通讯,通过短距无线对负荷监测仪进行故障预判、软故障检修和结果审查,可以不登杆实现负荷监测仪的维护,提高现场检修的安全系数和负荷监测仪的消缺效率,增强操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180641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47570.4
申请日:2013-03-28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开关系统的控制接线模块,包含输入输出单元、远方就地选择开关、通信单元及多触点开关;远方就地开关一端连接市电,其另一端连接输入输出单元;通信单元一端连接市电,其另一端连接输入输出单元;多触电开关一端连接市电,其另一端连接输入输出单元。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提高低压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解决瞬时过载开关的快速恢复供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178406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47833.1
申请日:2013-03-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运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一种台区分支线路移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包含小无线抄表模块和GPRS通讯扩展模块,两个模块之间通过无线信号进行通讯;小无线抄表模块包含主控模块,电路连接该主控模块的计量模块和小无线通讯模块,电路连接计量模块的电压电流采样模块;GPRS通讯扩展模块包含主控模块,电路连接该主控模块的小无线通讯模块和GPRS模块;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线损故障的精确查找,安装拆卸不需要停电,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安装方便,可多次安装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4951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431900.6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 H04B10/70 , H04L9/08 ,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强光致盲攻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制备一个与编码粒子的量子态相互作用的辅助粒子;接收发送方发送的编码粒子,使辅助粒子与编码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分别对编码粒子和所述辅助粒子的量子态进行测量;根据编码粒子的测量结果及辅助粒子的测量结果计算编码粒子的误码率和辅助粒子的误码率;判断辅助粒子的误码率是否大于预设的辅助粒子阈值;当辅助粒子的误码率大于预设的辅助粒子阈值时,则判定通信过程存在强光致盲攻击。通过实施本发明,由于辅助粒子不在量子信道中传输,窃听者无法控制辅助粒子的单光子探测器,从而能够根据检测辅助粒子的误码率,有效判断在量子通信时是否受到强光致盲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1270003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478480.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4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的故障预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本发明系统包括:一种用于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的故障预测系统,包括:在线监测单元,根据运行状态进行对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进行健康评估;潮流及能耗分析单元,根据潮流分布确定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中设备及元部件的能耗信息;电缆绝缘性能预测单元,输出电缆绝缘性能的预测信息;数字孪生建模单元,根据潮流及能耗数据确定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的故障状态及异常的预测数据,根据预测数据进行报警。本发明检测时间短,响应速度快,可观测性强,可靠性及安全性性能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49516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1431900.6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 H04B10/70 , H04L9/08 ,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密钥分配系统的强光致盲攻击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制备一个与编码粒子的量子态相互作用的辅助粒子;接收发送方发送的编码粒子,使辅助粒子与编码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分别对编码粒子和所述辅助粒子的量子态进行测量;根据编码粒子的测量结果及辅助粒子的测量结果计算编码粒子的误码率和辅助粒子的误码率;判断辅助粒子的误码率是否大于预设的辅助粒子阈值;当辅助粒子的误码率大于预设的辅助粒子阈值时,则判定通信过程存在强光致盲攻击。通过实施本发明,由于辅助粒子不在量子信道中传输,窃听者无法控制辅助粒子的单光子探测器,从而能够根据检测辅助粒子的误码率,有效判断在量子通信时是否受到强光致盲攻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