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05992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310627243.3
申请日:2013-11-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K9/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内外网交互中的敏感图像识别方法,包括:1,在电力内网系统中收集样本图像,形成样本图像集,采用人工标注的方式,对样本图像进行敏感性和非敏感性标注;2,选取样本图像的特征项;3,根据选取的特征项提取样本图像集的特征数据集;4,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根据样本图像集的特征数据集和对应的敏感性或非敏感性的标注,训练得到分类模型;5,基于分类模型进行敏感图像识别,当误判率小于设置的误判阀值时,判断当前分类模型符合预期目标,训练结束;当误判率大于等于该误判阀值时,重新选取样本图像的特征项后,执行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法来识别敏感图像,在有限样本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为优秀的分类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468000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410768663.8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光载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感知方法,电力光载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电力专用的基带单元、远端单元和通信终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远端单元和通信终端执行独立频谱感知,为协作频谱感知提供基础数据;执行远端单元侧的第一级协作;若第一级协作不能确定目标感知频段是否空闲,执行基带单元侧的第二级协作。本发明提供的电力光载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感知方法,结合电力光载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特点和实际应用场景特点,并采用粗略检测和精细检测结合,具有降低感知功耗、提高感知准确度、缩短感知时间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186130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057517.X
申请日:2013-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通信技术领域,涉及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太阳能供电设备的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太阳能供电设备的能量管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以及分别与其连接的负载、太阳能面板和蓄电池;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状态控制电路和北斗系统模块,通过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中的状态控制电路实现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在正常状态、非常状态和休眠状态这三种状态之间的转换;通过北斗系统模块接受北斗系统的统一授时和管控,使其同时切断负载以节省电力,同时投入负载以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本发明使得整个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周期性地工作,达到降低系统平均功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20902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310057938.2
申请日:2013-02-22
IPC: H04B10/2575 , H04W28/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通信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分布式基站池的电力光载无线通信系统及实现方法。其系统包括通过光网络相互通信的N组基站池和M个射频拉远单元RRU。本发明在发挥传统分布式基站优点的同时,充分利用电力系统已有通信资源,降低通信成本,适应智能电网网架结构,同时,从远端单元侧、传输通道侧及基站池侧三个方面实现基于认知的资源优化调度使用,达到全局负载均衡处理的目的,增加系统部署的灵活性同时不会造成系统建设成本的大幅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3605992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27243.3
申请日:2013-11-28
IPC: G06K9/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内外网交互中的敏感图像识别方法,包括:1,在电力内网系统中收集样本图像,形成样本图像集,采用人工标注的方式,对样本图像进行敏感性和非敏感性标注;2,选取样本图像的特征项;3,根据选取的特征项提取样本图像集的特征数据集;4,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根据样本图像集的特征数据集和对应的敏感性或非敏感性的标注,训练得到分类模型;5,基于分类模型进行敏感图像识别,当误判率小于设置的误判阀值时,判断当前分类模型符合预期目标,训练结束;当误判率大于等于该误判阀值时,重新选取样本图像的特征项后,执行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方法,基于机器学习法来识别敏感图像,在有限样本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为优秀的分类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4270771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10542308.9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W1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实时通信的小基站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关设备将小基站分组;网关设备修正小基站配置,实现同频干扰控制;网关设备对无线信道进行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实时通信的小基站组网方法,基于成熟的商用小基站设备,组建用于电力系统复杂环境下的专用通信系统,可以在公网信号不覆盖的地区实现高速无线通信,可以为工业控制信号提供实时、高可靠的通信手段,特别适合配电网、新能源等应用的无线通信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338454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167727.4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电力系统的认知无线通信系统及MAC协议实现方法,系统包括主基站、认知基站、频谱协商终端、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所述主基站和认知基站分别对所述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进行管理,所述主基站与认知基站进行信息交互,认知基站与频谱协商终端进行信息交互。MAC协议实现方法提出了更科学的基于迫切性和公平性的频谱资源分配方法和基于加权的多参量频率切换方法。本发明提出的认知无线通信系统缩短了频谱感知时间、提高了感知效率,进而提高了无线频率的利用效率,提升了电力无线终端的通信抗干扰能力,实现了更科学的频率资源分配,保证资源合理共享使用,同时实现了更全面、综合的频率切换,保证切换平滑过渡,减少切换性能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51072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534460.2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过热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利用后验概率SVM计算无编码四比值和特征气体两种证据下各类故障的基本概率分配函数,而后根据证据理论定义,对于不同证据体的信度函数,计算多证据体联合作用下对各类故障的融合结果。在“一对一”多类SVM中利用逐对耦合算法引入概率估计模型,克服了传统SVM在处理多类问题时的硬判决输出限制后续数据处理的缺陷,有效地解决了SVM概率输出问题。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色谱数据和电气试验数据的冗余、互补信息,运用D-S证据理论,使基于多故障特征综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比基于单一故障特征的诊断有较大提高,有助于变压器故障类型的诊断,并对变压器维修策略的制定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595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64564.9
申请日:2013-08-20
IPC: H04L12/803 , H04L12/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Parlay X网关的过载控制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用户、应用服务器和Parlay X网关;所述用户通过SOAP消息发送请求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选择所述Parlay X网关,并将SOAP消息翻译为对应的API调用发送给所述Parlay X网关,所述Parlay X网关将API调用转化为对相应的SCF调用,并分发给相应的业务逻辑执行,执行结果返回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应用服务器通过SOAP消息把执行结果返回给用户。本发明提供一种Parlay X网关的过载控制系统和方法,能将业务流程公平地分配到有处理能力的Parlay网关中,保证分配给Parlay网关的消息能有效处理,可实现过载保护和服务质量保证,提高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27077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42308.9
申请日:2014-10-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H04W16/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实时通信的小基站组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网关设备将小基站分组;网关设备修正小基站配置,实现同频干扰控制;网关设备对无线信道进行优化。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实时通信的小基站组网方法,基于成熟的商用小基站设备,组建用于电力系统复杂环境下的专用通信系统,可以在公网信号不覆盖的地区实现高速无线通信,可以为工业控制信号提供实时、高可靠的通信手段,特别适合配电网、新能源等应用的无线通信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