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01301B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410075641.3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尤其涉及3端及以上的多端换流站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定直流电压站加入直流电流调节的下垂斜率控制;(2)定有功功率站加入直流电压调节的下垂斜率控制;(3)当无站间通讯时,将多端系统中的两个定直流电压站设定为定直流电压控制站,定直流电压控制站作为直流网络中的平衡节点。本发明优化了定直流电压站控制器。当系统运行状况超出仅有直流电压下垂斜率控制所能调节的范围时,本发明能够以最优的目标调整系统直流电压及各站功率,使直流网络发生严重故障后仍能维持最优电压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46957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0291716.X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机经柔直电网送出系统的功率震荡风险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建立的风机经柔直电网送出系统仿真模型,通过在风机接入点加入不同频率的扰动电压源获取风机接入点风场侧和柔直电网侧的电压序列和电流序列,然后根据所述电压序列和电流序列确定阻抗幅值和阻抗相角,进而根据所述阻抗幅值和阻抗相角,采用阻抗分析法检测所述风机经柔直电网送出系统的是否存在振荡风险;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根据通过在仿真模型风机接入点加入扰动频率获取电压序列和电流序列确定阻抗幅值和阻抗相角,利用扰动频率、阻抗幅值和阻抗相角绘制波特图,根据波特图确定系统的相角裕度并有效判定风机经柔直电网送出系统是否存在功率振荡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7482575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710649267.7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IPC: H02H3/0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故障自处理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检测信号,当发生故障时,断开主支路系统,导通转移支路进行限流控制,同时记录限流时间,进行检测能量最大值以及检测故障是否清除;如果在预先限定的第一时间内,并且能量最大值未超过预设的能量值时,故障清除,则导通主支路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当限流时间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一时间或能量最大值超过预设的能量值时,断开转移支路。本发明提出一种故障自处理控制方法,用以处理不同类型以及不同严重程度的直流侧故障,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84696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875443.4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2834 , G01R31/28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MC动模试验板卡的自动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其中自动测试装置包括:背板、设于背板上的核心板和保护核心板的安全罩,试验板卡经电源板与核心板相连,核心板一端与上位机相连,另一端与试验板卡相连。本发明能够基于流水线方式验证三块MMC动模试验板卡的硬软件功能正确性和完整性的装置,提高了MMC动模试验板卡的测试效率和搭建整个大容量多节点MMC-HVDC工程换流阀的动态特性模拟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0462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273972.1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 Y02E60/7869 , Y04S40/128 , H02J3/36 , H02J13/00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受端系统和送端系统,所述受端系统包括一个第一受端和第二受端,所述第一受端包括LCC换流站,所述第二受端包括至少一个VSC换流站,所述第一受端LCC换流站与所述第二受端VSC换流站通过直流电缆连接;所述第二受端VSC换流站用于电能变换并馈入不同地区的交流电网;在第二受端VSC换流站和第一受端LCC换流站中均设有控制装置;所述送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LCC换流站;所述送端系统的LCC换流站通过架空线与所述受端系统的第一受端LCC换流站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直流电缆和VSC,解决了向走廊困难的欧美发达地区输送大容量电力的问题,并易于接入当地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07480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710609247.7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接口电路及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其中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包括实时数字仿真模块、功率接口电路和物理动模模块,功率接口电路包括数字信号采集单元、四象限功率放大器、模拟信号采集单元、耗能单元和无穷大电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集合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物理动模仿真技术各自的优点,提高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灵活仿真能力,并有效保证了仿真精度,为数模混合仿真应用于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887894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872150.0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断路器限流优化方法及其仿真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直流电网中任一条线路发生故障后通过非故障线路的直流电流,并对其进行短路电流恒频控制,确定避雷器的投入数量,以限制故障电流;对直流断路器进行能量平衡度双频率控制,确定避雷器的投入频率和待投入的避雷器,以提高直流断路器内避雷器的能量平衡度并减少避雷器投入次数;所述系统包括直流断路器仿真模型、避雷器投入数量计算模块和待投入避雷器确定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流断路器限流优化方法及其仿真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直流短路电流的大小,也可以减少直流断路器中避雷器的投入次数,防止避雷器遭受到频繁的电流冲击,从而减缓避雷器老化。
-
公开(公告)号:CN10748034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09247.7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接口电路及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其中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包括实时数字仿真模块、功率接口电路和物理动模模块,功率接口电路包括数字信号采集单元、四象限功率放大器、模拟信号采集单元、耗能单元和无穷大电源。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集合了实时数字仿真技术和物理动模仿真技术各自的优点,提高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灵活仿真能力,并有效保证了仿真精度,为数模混合仿真应用于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7204624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710273972.1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输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受端系统和送端系统,所述受端系统包括一个第一受端和第二受端,所述第一受端包括LCC换流站,所述第二受端包括至少一个VSC换流站,所述第一受端LCC换流站与所述第二受端VSC换流站通过直流电缆连接;所述第二受端VSC换流站用于电能变换并馈入不同地区的交流电网;在第二受端VSC换流站和第一受端LCC换流站中均设有控制装置;所述送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LCC换流站;所述送端系统的LCC换流站通过架空线与所述受端系统的第一受端LCC换流站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直流电缆和VSC,解决了向走廊困难的欧美发达地区输送大容量电力的问题,并易于接入当地电网。
-
公开(公告)号:CN107887894B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610872150.0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断路器限流优化方法及其仿真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直流电网中任一条线路发生故障后通过非故障线路的直流电流,并对其进行短路电流恒频控制,确定避雷器的投入数量,以限制故障电流;对直流断路器进行能量平衡度双频率控制,确定避雷器的投入频率和待投入的避雷器,以提高直流断路器内避雷器的能量平衡度并减少避雷器投入次数;所述系统包括直流断路器仿真模型、避雷器投入数量计算模块和待投入避雷器确定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流断路器限流优化方法及其仿真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直流短路电流的大小,也可以减少直流断路器中避雷器的投入次数,防止避雷器遭受到频繁的电流冲击,从而减缓避雷器老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