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6029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43016.4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仅基于实测相量数据和瞬时值录波数据,对安装在现场的PMU的动态量测性能进行在线多指标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将扰动期间的PMU相量数据还原为暂态录波数据,并获取对应的瞬时值录波数据,通过所提出的指标找出相量暂态录波数据与实际的瞬时录波数据在相关性、相量算法快速响应、幅值缩放和总体相似性上的差异,从而对PMU的动态量测性能进行定量的评价。本发明不需要专门的测量装置和实验环境,解决了暂态过程中相量定义的差异所造成的干扰,并且具体给出了相量动态量测在哪些特性上产生了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4360297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410643016.4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仅基于实测相量数据和瞬时值录波数据,对安装在现场的PMU的动态量测性能进行在线多指标测试的方法。该方法将扰动期间的PMU相量数据还原为暂态录波数据,并获取对应的瞬时值录波数据,通过所提出的指标找出相量暂态录波数据与实际的瞬时录波数据在相关性、相量算法快速响应、幅值缩放和总体相似性上的差异,从而对PMU的动态量测性能进行定量的评价。本发明不需要专门的测量装置和实验环境,解决了暂态过程中相量定义的差异所造成的干扰,并且具体给出了相量动态量测在哪些特性上产生了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809232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711382148.6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参与调峰调频的AGC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在分调AGC控制端建立一个风电控制模块,在风电控制模块中建立对应各个省调的虚拟风电机组,从而实施对区域内各个省调风电的间接控制。在省调AGC中建立一个风电控制模块,实施风电场功率控制。分调AGC首先滚动计划各个省调风电的发电指标,同时检测虚拟风电机组的出力稳定性和发电指标的稳定性,如果虚拟风电机组都满足出力稳定和发电指标稳定,可投入调峰调频模式。调峰调频模式下,将控制区ACE按照给定比例分配给各虚拟风电机组,虚拟风电机组再在发电指标的基础上加上ACE分配量作为调频增量得到总的控制目标,省调AGC根据该总控制目标对区域内风电场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629189B
公开(公告)日:2018-08-14
申请号:CN201610008748.5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频量测中伪振荡的判定及避免方法,该判定方法包括:计算一设定电网位置的基波量测结果的振荡频率;提取所述基波量测结果的电网基波频率,并计算所述电网基波频率相对于电网额定频率的频率偏移量;根据所述振荡频率、所述频率偏移量及所述设定电网位置的已知信号谐波次数三者中的一个或多个判定所述基波量测结果中的振荡是否为伪振荡。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工频量测结果中由于量测导致的伪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809232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82148.6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参与调峰调频的AGC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在分调AGC控制端建立一个风电控制模块,在风电控制模块中建立对应各个省调的虚拟风电机组,从而实施对区域内各个省调风电的间接控制。在省调AGC中建立一个风电控制模块,实施风电场功率控制。分调AGC首先滚动计划各个省调风电的发电指标,同时检测虚拟风电机组的出力稳定性和发电指标的稳定性,如果虚拟风电机组都满足出力稳定和发电指标稳定,可投入调峰调频模式。调峰调频模式下,将控制区ACE按照给定比例分配给各虚拟风电机组,虚拟风电机组再在发电指标的基础上加上ACE分配量作为调频增量得到总的控制目标,省调AGC根据该总控制目标对区域内风电场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341197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457778.9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多版本图形差异可视化展示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配置图元比较规则库;步骤S2打开被比较版本的图形文件;步骤S3选定用于比较差异性的目标版本图形文件;步骤S4基于CIM/G语言规范,得到被比较版本图形文件和目标版本图形文件中各自包含的图元及其属性集合,记为集合1和集合2,根据步骤S1中得到的规则库,筛除集合中不参与比较的图元及属性,再对比集合1和集合2,将存在差异的图元及其属性存储于比较结果集合中;步骤S5在同一图形浏览器的主、副窗口中同时展示参与比较的图形;步骤S6依次查看各个存在差异的图元,并查询图元中具体存在差异的属性。本发明实现了直观展示不同版本图形文件之间的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35129.2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调度培训系统,包括核心应用、核心应用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消息总线、仿真平台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和仿真平台的核心计算引擎;仿真平台的核心计算引擎与核心应用之间通过仿真平台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消息总线、核心应用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实现培训平台时钟统一、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的运行管理和核心应用的控制及告警指令处理;本发明通过在培训系统中各类仿真引擎与核心应用之间的消息管理及处理,实现了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的闭环运行及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各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仿真环境与应用环境的一体化,实用性强,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可行性,更好的提升培训系统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895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008784.1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R23/163 ,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成份的在线检测及滤除方法,该在线检测方法包括:获取一电网电力信号,并从所述电网电力信号中滤除工频分量,以提取次同步振荡分量;通过傅里叶变换对所述次同步振荡分量进行检测分析,生成所述次同步振荡分量的频率、幅值及相位。本发明实施例的在线检测及滤除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及滤除电力信号中的次同步振荡成份。
-
公开(公告)号:CN105914779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248302.X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风电场向省级调度中心上传风电机组的实时出力和风电出力的超短期预测值;省级调度中心计算辖区内可参与到自动发电控制的风电机组调节容量以及爬坡速率;区域调度中心采用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风电机组与传统机组的调节功率;省级调度中心按比例分配调节功率;风电场通过风电场AGC系统调整风电有功出力。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区域调度中心、省级调度中心、风电场的相互协调,有效评估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的调节容量和调节性能,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内各类调频资源的运行特性与调节能力,实现风电机组参与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提升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53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10535129.2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北分部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力调度培训系统,包括核心应用、核心应用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消息总线、仿真平台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和仿真平台的核心计算引擎;仿真平台的核心计算引擎与核心应用之间通过仿真平台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消息总线、核心应用消息接收及发送引擎实现培训平台时钟统一、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的运行管理和核心应用的控制及告警指令处理;本发明通过在培训系统中各类仿真引擎与核心应用之间的消息管理及处理,实现了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的闭环运行及统一管理模式,实现各核心应用在培训系统中仿真环境与应用环境的一体化,实用性强,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可行性,更好的提升培训系统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