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5598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048392.3
申请日:2015-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10/522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与或树模型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包括:采集电网中断路器跳闸信息形成停电区域;选定停电区域内的一个元件为可疑故障元件,对其进行广度优先遍历运算形成遍历生成树;建立停电区域内的可疑故障元件的与或树故障诊断模型;采集断路器故障信息,并将采集到故障信息代入可疑故障元件的与或树故障诊断模型,若该与或树模型可解,则可判定为故障元件,否则不是故障元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找到故障元件;根据与或树诊断模型中的保护启动节点、保护动作节点、断路器动作节点的位置分布情况,与正确动作的与或树模型相对比,对故障诊断结果进行事故后评价分析,确定保护的误动和拒动情况,以及丢失的报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4655985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48392.3
申请日:2015-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6 , Y04S10/522 , Y04S4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与或树模型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包括:采集电网中断路器跳闸信息形成停电区域;选定停电区域内的一个元件为可疑故障元件,对其进行广度优先遍历运算形成遍历生成树;建立停电区域内的可疑故障元件的与或树故障诊断模型;采集断路器故障信息,并将采集到故障信息代入可疑故障元件的与或树故障诊断模型,若该与或树模型可解,则可判定为故障元件,否则不是故障元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找到故障元件;根据与或树诊断模型中的保护启动节点、保护动作节点、断路器动作节点的位置分布情况,与正确动作的与或树模型相对比,对故障诊断结果进行事故后评价分析,确定保护的误动和拒动情况,以及丢失的报警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394115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4949.7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层、知识表示层及故障诊断层,所述数据收集层在各个配网子站收集故障报警信息,将收集的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提供给知识表示层;所述知识表示层对信息的各类数据源进行数据描述、缓冲,将各类异构数据以统一的数据视图提供给故障诊断层;所述故障诊断层分别对不同的数据源制定不同的诊断方法,最后对故障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并将诊断结果用于事故后分析。不仅提高了对故障信息的利用率,保证故障诊断的可靠性,而且可在故障后对故障原因、故障影响程度等给出初步分析,分析结果可辅助运行人员建立及时有效的配电网故障修复策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41158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154949.7
申请日:201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源信息的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及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层、知识表示层及故障诊断层,所述数据收集层在各个配网子站收集故障报警信息,将收集的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提供给知识表示层;所述知识表示层对信息的各类数据源进行数据描述、缓冲,将各类异构数据以统一的数据视图提供给故障诊断层;所述故障诊断层分别对不同的数据源制定不同的诊断方法,最后对故障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并将诊断结果用于事故后分析。不仅提高了对故障信息的利用率,保证故障诊断的可靠性,而且可在故障后对故障原因、故障影响程度等给出初步分析,分析结果可辅助运行人员建立及时有效的配电网故障修复策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388843U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20094827.8
申请日:2016-01-29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纬仪培训教学用标准训练工装,包括坑体,所述坑体内布设松散材料或松软材料,松散材料或松软材料中埋设桩体,所述桩体顶部固定探针。所述松散材料为沙子或沙土或非黏性土。所述松软材料为黏性土或黄土。圆形坑体解决了培训场地硬质地面不容易整平的问题。坑体解决了培训场地硬质地面不利于稳固经纬仪三脚架的问题,也就减少了经纬仪三脚架倾倒进而损坏仪器情况的发生。坑体解决了硬质地面无法钉桩的弊端,在坑体内布设的松散或松软材料中可以直接将标桩插入,方便经纬仪的培训教学或考核工作。立于坑体中的标桩采用钢管混凝土桩代替传统用木桩,可以反复利用,节约材料。模拟工作现场真实环境,大大方便了经纬仪测量的培训教学。
-
公开(公告)号:CN204389628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088663.3
申请日:2015-02-06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自动定位装置,包括配变报警信息收集单元,判断故障区域的第一范围;FTU报警信息收集单元,在故障区域的第一范围内收集FTU报警信息,将故障区域缩小成第二范围;95598人工台信息收集单元,在故障区域的第二范围内收集用户的报警信息,将故障区域缩小成第三范围;故障指示器信息收集单元,在故障区域的第三范围内,将故障精确的定位在某条线路上或线路的某一部分上;数据交换机,其通过电力通信网与配变报警信息收集单元、FTU报警信息收集单元、95598人工台信息收集单元和故障指示器信息收集单元分别相连;上位机,其与数据交换机相连,定位故障元件并将定位结果显示出来。
-
公开(公告)号:CN204349408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20068425.6
申请日:2015-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故障检测功能的电缆分支箱,包括:箱体;箱体内上设有电缆分支设备,箱体内设有电缆故障检测设备,电缆故障检测设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显示屏连接;显示屏安装在箱体的外壁上;箱体的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设备,太阳能发电设备为控制器供电。将传统的电缆分支箱和故障指示器相结合,并且在箱体外侧设置故障显示装置,当电缆发生故障时,不需要电力巡视人员打开电缆分支箱,可以直接在箱体外侧观察箱内的电缆故障情况,不仅提高了对电缆故障的查找效率,而且使电力巡视人员避免接触分支箱箱体。保护了电力巡视人员的同时,提高了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控制器采用太阳能发电供电,充分利用了新能源。
-
公开(公告)号:CN204331448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858145.0
申请日:2014-12-30
IPC: G05B19/418 , G01D21/02 , H04L2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配电室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现场控制主机及视频监控设备;信号采集设备连接现场信号采集板,信号采集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SF6传感器、CO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及水浸传感器;现场信号采集板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上传给现场控制主机及调度中心;现场控制主机的输出端接有短信报警模块,发送报警信息至运行管理人员手机;现场控制主机的输出端连接至少一个交流接触器,通过交流接触器控制环境调控设备的运行。本实用新型综合了温湿度、浸水、烟雾、有害气体和人员动物进入的监测,并能控制环境调控设备改善环境,同时将现场实时画面上传到调度中心,实现“遥视”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4495954U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20243658.5
申请日:2015-04-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发送手机信号功能的电缆故障报警器,包括: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与电缆连接,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的第一端口与电流控制回路的输入端连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第二端口与充电器的第一输入端接,电流控制回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手机芯片连接;充电器的第二输入端与电流控制回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充电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分别与可充电的锂电池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连接,可充电的锂电池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手机芯片连接;手机芯片包括存储器,存储器与发射器连接,所储器和发射器均与手机卡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更换电池,方便故障排查人员进行故障电缆查找,提高了配电网事故查找能力和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4274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740680.5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5F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猴群算法的单级式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追踪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光伏阵列开路电压和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初始化猴群;爬过程处理,望过程处理,跳过程处理,输出此时猴王的位置,即最大功率点处对应的电压。本发明通过爬‑望‑跳过程改变种群的搜索范围,使系统能够在阴影情况下准确追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它采用伪梯度的迭代方法,能快速追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它在最大功率点处采用了较小的搜索步长,降低了系统在最大功率点处的振荡,降低了功率损耗,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