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54893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94146.4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晶闸管分流检测电路及检测方法,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试验电源、直流电源、充电电路以及分别与电压源换流器的晶闸管被试设备和接地放电回路连接的谐振回路;所述谐振回路用于产生冲击电流。所述方法为:断开谐振回路的开关K2和接地放电回路的开关K3,上下管IGBT均一直处于关断状态,所述旁路晶闸管和谐振回路中的晶闸管都一直处于触发状态;闭合试验电源的断路器和充电电路的开关K1;调节调压器,使直流母线电压达到要求并为谐振回路的电容C充电;充电稳定后,断开试验电源的断路器和充电电路的开关K1;闭合谐振回路的开关K2。本发明满足对检验半桥电压源换流器晶闸管流过冲击电流能力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97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268384.6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cBSP接口分时复用的背板总线及其分时复用方法,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背板总线接口模块和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背板总线接口模块和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均设置于CPU板卡上;CPU板卡的数量至少为2;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通过多通道缓冲串行外设接口McBSP与背板总线接口模块相连接并收发实时数据信息;背板总线接口模块用于在各板卡CPU间建立数据通信通道;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背板数据总线数据流,完成背板数据总线的分时复用,用于实现各板卡DSP间的实时数据交互。本发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多通道缓冲串行外设接口McBSP,为电力电子控制器各个板卡DSP间的实时数据交互提供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97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268384.6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cBSP接口分时复用的背板总线及其分时复用方法,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背板总线接口模块和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背板总线接口模块和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均设置于CPU板卡上;CPU板卡的数量至少为2;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通过多通道缓冲串行外设接口McBSP与背板总线接口模块相连接并收发实时数据信息;背板总线接口模块用于在各板卡CPU间建立数据通信通道;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背板数据总线数据流,完成背板数据总线的分时复用,用于实现各板卡DSP间的实时数据交互。本发明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多通道缓冲串行外设接口McBSP,为电力电子控制器各个板卡DSP间的实时数据交互提供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03894367U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20235910.3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晶闸管分流检测电路,所述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试验电源、直流电源、充电电路及与所述电压源换流器的晶闸管被试设备连接的谐振回路。本实用新型在较低的电压下使用较小的电容值即可构造极大的冲击电流;能够模拟UPFC或柔性直流公共直流母线短路的故障,满足对检验半桥电压源换流器晶闸管流过冲击电流能力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2948444U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20374705.6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McBSP接口分时复用的背板总线,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背板总线接口模块和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背板总线接口模块和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均设置于电力电子控制器CPU板卡上;CPU板卡的数量至少为2;所述背板总线逻辑控制模块分别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模块和背板总线接口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多通道缓冲串行外设接口McBSP,为电力电子控制器各个板卡DSP间的实时数据交互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9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1610060320.5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并联补偿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无功补偿器及用于控制无功补偿器的控制器;方法检测直流输电系统逆变侧的交流母线的三相电压;分析和判别三相电压信号值并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故障判别单元,比较及计算预设的交流母线电压整定值与三相电压信号值;根据三相无功电流指令信号触发无功补偿器的功率开关管;分别控制无功补偿器的各相输出无功电流分量,对母线电压跌落进行补偿;控制无功补偿器的各相输出有功电流分量,维持子模块电容电压恒定。本发明的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且准确的补偿电网电压跌落,对负序、零序实现无功补偿控制,抑制换相失败的发生;进而保证了电网换相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有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52539.2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M7/48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7/483 , H02M2007/48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母联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外环控制器接收功率指令、直流电压反馈、三相交流电压反馈和三相交流电流后,输出电流指令;内环控制器接收电流指令后,输出调制电压指令;调制电压指令经PWM整流模块整流后,输入柔性母联控制器,实现对柔性母联控制器的调制。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仅利用坐标变换得到的无功电流反馈值作为补偿无功功率的电流指令参考值,即可实现对无功电流的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296970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267169.4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结构的线间潮流控制器。线间潮流控制器包括静止同步补偿器(1)和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2);静止同步补偿器(1)包括换流器(7)和并联变压器(8);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2)包括换流器(9)和串联变压器(10);换流器(7)通过并联变压器(8)并联接入输电线路I中;换流器(9)通过串联变压器(10)串联接入输电线路II中;统一潮流控制器包括旁路开关(4);所述旁路开关(4)与所述串联变压器(10)并联。该线间潮流控制器规避了器件串联的技术难点,便于分相控制和模块化设计;通过冗余技术可旁路故障单元,提高装置运行可靠性;且器件开关频率低,装置运行损耗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38677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110318470.9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M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807 , Y02E4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TCR支路并联的可控串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灵活交流输电领域中的可控串补领域。可控串补装置采用两条TCR支路并联,使得流过每条TCR支路的电流较小,从而解决了现有晶闸管阀在特高压可控串补中通流能力不足的问题。TCR支路由两个反并联晶闸管阀串联一个电抗器组成,之后两条TCR支路进行串联构成可控串补装置;或两条TCR支路并联后再串联一共用电抗器构成可控串补装置;通过对串补装置两TCR支路电路幅值相等的控制和基波阻抗的控制,来实现支路的均流和阻抗要求。本发明装置能够满足阻抗控制的要求,且控制环节简单,均采用线性控制,在工程中容易实现,控制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214917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110160716.4
申请日:2011-06-15
Applicant: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流电抗灵活可调的智能型故障电流限制器,该故障电流限制器由可控补偿电容和可控限流电抗两大模块串联组成;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型故障电流限制器根据电网的运行方式变化,灵活调节其工作模式,实现有效降低系统短路电流水平、提高系统稳定性、降低损耗等多个目标;并且本发明能够适应智能电网的运行要求,为智能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即插即退”式灵活接入提供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