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放电试验接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178319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145057.1

    申请日:2013-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放电试验接线装置。其特点是:包括箱体(2),在该箱体(2)上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开有安装孔,在每个安装孔内均安装有多芯的双头航空插座(3),在箱体(2)内两个侧面上的双头航空插座(3)的芯之间通过导线(1)连接;另外在箱体(2)外侧的所有双头航空插座(3)上均插有多芯的航空插头(4),该航空插头(4)与多芯电缆连接从而接待测蓄电池组或试验仪器。经过试用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放电试验接线装置后,蓄电池接线整齐、可靠,使用时无需断开电池连接铜片,降低了短路风险,所用的监测线较少,电阻更小,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的监测装置。

    引流线夹打孔专用模具
    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087874U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20128435.6

    申请日:2011-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模具,特别是一种引流线夹打孔专用模具,该模具包括由钻孔用模板和安装在模板上的钻套,其特征在于在底座板上垂直固定有两对称的带凸台的支撑板,钻孔用模板可拆卸安装在两支撑板上,在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夹紧用螺栓,在支撑板一端安装有定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钻孔用模板更换方便。可以根据引流线夹的规格,设计相对应的钻孔用模板,根据引流线夹的规格选择相应的钻孔用模板,具有钻孔用模板更换方便的特点;2、在模具上安装了夹紧螺栓和定位装置,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引流线夹,进行调整,一方面具有适应不同规格钻孔需要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固定方便、定位准确,可有效的保证打孔精度和打孔效率的特点。

    一种绝缘管母线换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60401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56349.9

    申请日:2013-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管母线换相方法,包括步骤有:(1)根据主变压器、充气式开关柜的布置,制定绝缘管母线敷设的走向布置方案;(2)根据电气连接情况,在具有换相条件的空间范围内进行换相设计;①选择A,B,C三相绝缘管母线上方具有不小于80cm空间的地方进行换相设计;②选取A,B,C三相绝缘管母线中旁边的A,C两条进行换相。本发明的绝缘管母线换相方法,满足受总充气式开关柜双列面对面布置时的接线要求,由于采用特定范围的角度进行弯折,因此对于绝缘管母线的载流量,发热及形变都确保在合理范围内,不影响绝缘管母线的正常使用。

    输电线路警示牌灵活悬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2530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68899.0

    申请日:2013-06-29

    Abstract: 输电线路警示牌灵活悬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警示牌、角铁、U型铁、可调节挂钩和盖板,警示牌与角铁的一个面通过螺钉连接,角铁的另一个面与U型铁通过六角头螺栓连接,把圆柱形连接杆置于挂钩本体一侧的凹槽内,凹槽上通过六角头螺栓固定连接覆盖有盖板,防止圆柱形连接杆脱出,挂钩本体的另一侧设有一个大的螺纹孔,与螺纹杆相配合,用来调节挂钩开口大小,以适应不同型号的导线,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一压块,用来固定导线。本发明既能够避免导线的损伤及磨损,又能够调节警示牌的方向,而且制作简单,成本较低,操作方便。

    变电站高压设备区作业人员安全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05684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610588308.1

    申请日:2016-07-25

    Inventor: 马林 王文星

    Abstract: 一种变电站高压设备区作业人员安全预警系统,包括:后台控制主机(1)和感应装置(2),后台控制主机(1)由信息处理单元(1.1)、显示装置(1.2)、输入装置(1.3)、存储系统(1.4)、后台通信模块(1.5)、后台声光报警单元(1.6)电连接组成;感应装置(2)由信息处理单元(2.1)、操作开关(2.2)、传感器单元(2.3)、状态显示装置(2.4)、存储系统(2.5)、感应装置通信模块(2.6)、电源模块(2.7)、现场声光报警单元(2.8)电连接组成;有益效果是:达到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3.4.2条记载:“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单独进入、滞留在高压室、阀厅内和室外高压设备区内。”的规定,防止事故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