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270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85179.1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新疆电力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中心的线损异常度二维平面判别方法,通过用电采集系统提取与线损相关的电网参数,按照线损关键/关联指标体系计算理论线损和统计线损,将提取的参数及线损计算结果建立数据中心;按照线损关键/关联指标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确定线损指标阈值集合;计算线损指标异常度;建立技术降损/管理降损二维平面判据,再将线损计算结果在二维平面判据中进行计算判别,确定线损指标异常度在二维平面判据中所处的区域,从而确定采用技术降损手段还是管理降损手段降低电网线损。本申请建立了系统化、规范化的线损数据中心;建立了线损指标阈值集合及平面判据;二维平面判据可以准确、全面、快速的确定技术降损或者管理降损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04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85169.8
申请日:2015-07-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新疆电力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宏观定位-微观查找敏感源的节能降损分析方法,是指当某一供电区域理论线损率偏高时,对该区域不正常的运行参数或者非正常运行设备进行分析并还原,分析其对该区域理论线损的影响程度,当某一不正常运行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被确定为引起该区域理论线损不正常的敏感源时,提出针对该不正常参数或非正常运行设备的治理方案,从而使得该区域理论线损恢复正常。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法提高了线损治理的针对性,降低了线损治理的资金投入,缩短了线损治理的决策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85176.8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新疆电力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实现电网统计线损率同期性的方法是指在电网各电量计量点处装设电表,电表采集的数据通过GPRS无线网络传输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数据到统计线损率计算数据库,在计算前进行计算对象、计算日期的设定,然后根据设定结果计算统计线损率。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电网统计线损率计算的同期性,还原了真实的统计线损率,为线损管理及治理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本方法提高了线损治理的针对性,降低了线损治理的资金投入,缩短了线损治理的决策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689634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737147.2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需求侧管理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储能式充电桩的需求侧双向互动控制方法,第一步采集、上传及判断数据;第二步汇总并上传至电力调度中心;第三步向需求侧响应平台下达需求响应预令;第四步制定需求响应方案;第五步发送执行需求响应方案指令;第六步风电场执行需求响应方案向各个储能式充电桩供电或各个储能式充电桩执行需求响应方案向负荷供电,并判断需求响应方案是否执行完毕;第七步停止向各个储能式充电桩供电或向负荷供电。本发明基于储能式充电桩实现需求侧双向管理,合理运用储能式充电桩的负荷和电源双重特性,在储能式充电桩作为负载时,增加风电消纳空间,能够在弃风时段消纳风电,减少弃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689634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737147.2
申请日:2017-08-2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需求侧管理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储能式充电桩的需求侧双向互动控制方法,第一步采集、上传及判断数据;第二步汇总并上传至电力调度中心;第三步向需求侧响应平台下达需求响应预令;第四步制定需求响应方案;第五步发送执行需求响应方案指令;第六步风电场执行需求响应方案向各个储能式充电桩供电或各个储能式充电桩执行需求响应方案向负荷供电,并判断需求响应方案是否执行完毕;第七步停止向各个储能式充电桩供电或向负荷供电。本发明基于储能式充电桩实现需求侧双向管理,合理运用储能式充电桩的负荷和电源双重特性,在储能式充电桩作为负载时,增加风电消纳空间,能够在弃风时段消纳风电,减少弃风,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32735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85180.4
申请日:2015-07-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新疆电力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户有序用电统计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预测各种实施类型影响负荷;步骤2:读取各种实施类型影响负荷实际值;步骤3:计算影响负荷偏差,评估有序用电执行效果;步骤4:计算电力缺口;步骤5:读取电力缺口指标为POWER_SHORT_INDEX;步骤6:计算电力缺口偏差,评估有序用电执行效果。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获得合理、准确的电网负荷特性分析结果,并针对不同用电特征的一类用户制定相对应的改善全网负荷特性曲线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落实到户,提高电网负荷特性分析的准确性、指导性、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83057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048137.4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新疆电力节能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5B3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热泵的直接制冷系统,包括并联在原热泵机组侧的制冷水管,所述制冷水管出水端与建筑末端制冷系统导通,进水端与换热系统相连,所述建筑末端制冷系统包括分水器、集水器、进、出水管路、进出口阀门、风机盘管、温控器,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开设在地面下的换热井,在换热井下设置有并联的地埋管,各地埋管的进水口与换热回水管连通,各地埋管的出水口与换热出水管连通,换热出水管分为两路,一路与制冷水管连通,另一路与热泵机组连通,前述建筑末端制冷系统的出水管路与循环水泵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组出水口与前述换热回水管连通。仅需要开启循环水泵组保持水循环,即可保证了建筑制冷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2676859U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20308425.5
申请日:2012-06-28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绝缘罩耐压试验装置,包括长方体型容器,该长方体型容器的顶部设有开口,在长方体型容器的侧壁上设有金属把手;长方体型容器内装有待测试的绝缘罩,以及将绝缘罩完全覆盖的钢珠或钢丝,此钢球或钢丝导电性能好,使用时间长;待测试的绝缘罩放置在试验装置中,通过连接金属把手与绝缘工器具工频交流耐压测试仪相连接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操作方便,尤其对于绝缘罩工数量较大时,调整方便,大大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并且试验效率可大大提高;该试验装置占用空间比较小,两到三人均可操作,当进行绝缘罩试验时操作人员比较方便固定绝缘罩的位置,且根据绝缘罩规格可以调节,灵活方便,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08076574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608853.7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试验室用高压导线绝缘支架,包括绝缘底座、绝缘支柱和挂线板,绝缘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支柱,绝缘支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挂线板,挂线板为方形板,挂线板的上端均布设有齿形槽,绝缘支柱为筒形,绝缘支柱的内腔下部固定连接有抗冲击开关,抗冲击开关的把手位于绝缘支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绝缘底座、绝缘支柱和挂线板的设计有效保证了支撑高压电一次导线的稳定性,确保了高压电一次导线与地面的高度,在绝缘支柱内安装抗冲击开关,可以在试验结束后对高压电一次导线和挂线板进行放电处理,有效保证了作业人员和试验设备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8078345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601668.5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校验接头连接技术领域,是一种多功能电接头连接装置,其包括主体和连接端子插头;主体包括外侧的绝缘套体和固定在绝缘套体内的导电体,在绝缘套体的底部设有与导电体底部固定连接的连接端子插头,在绝缘套体和导电体的前侧面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试验线插孔,该试验线插孔自上而下设有至少两个。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连接端子插头和试验线插片,能方便与不同结构的试验端子连接,设置多个试验线插孔、左夹子接线柱及右夹子接线柱,能分别连接多个带插头的试验导线和带夹子的导线,不仅提高了连接效率和连接质量,还降低了掉线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