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6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406654.X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B01D53/12
Abstract: 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1)将原料气携带吸附剂送至吸附塔内,利用吸附剂吸附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得到包含脱碳气和待再生吸附剂的第一混合料;(2)将第一混合料送至第一磁分离器内,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对输入的第一混合料进行气固分离,排出脱碳气,输出待再生吸附剂;(3)将再生气待再生吸附剂送至再生塔内,利用再生气对其进行吹扫以脱附其中的二氧化碳,得到包含二氧化碳和再生吸附剂的第二混合料;(4)将第二混合料送至第二磁分离器内,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对其进行气固分离,输出二氧化碳产品气和再生吸附剂。该方法及系统,有助于提高二氧化碳的捕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711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0332430.7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吸附塔降温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吸附塔。方法包括:在吸附塔进行脱附工艺后,在向所述吸附塔内的吸附剂喷出水雾的同时,保持所述吸附塔内的真空度小于等于第一真空度阈值;当所述吸附剂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则停止向所述吸附塔内的吸附剂喷出水雾。本发明在吸附塔进行脱附工艺后,在向所述吸附塔内的吸附剂喷出水雾的同时,保持所述吸附塔内的真空度小于等于第一真空度阈值,由于脱附工艺后吸附塔内处于高温低压状态,在高温低压下水的沸点很低,因此水的汽化潜热很高,汽化时从周围吸附剂上吸走大量热量,从而实现吸附剂的快速降温,提高变温吸附的冷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3711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332431.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附塔电加热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吸附塔。吸附塔电加热方法包括:获取吸附塔中每段吸附区域所容置的吸附剂的吸附剂类型,吸附塔包括一段或多段吸附区域,每段吸附区域中容置吸附剂;采用与每段吸附区域的吸附剂类型对应的电加热方式进行加热。本发明获取吸附塔中每段吸附区域所容置的吸附剂的吸附剂类型,并采用与每段吸附区域的吸附剂类型对应的电加热方式进行加热,从而根据吸附剂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从而实现对吸附塔内不同的吸附剂均进行高效加热。本发明根据吸附剂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从而实现对吸附塔内不同的吸附剂均进行高效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165502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13545.8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吸附材料。该方法包括:(1)将碳材料前驱体和氮源进行混合,并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干燥,得到干燥物料;(2)将所述干燥物料进行预氧化,并将得到的预氧化物料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碳化活化,得到碳化活化物料;(3)将所述碳化活化物料依次进行酸洗、水洗,得到氮掺杂碳材料;其中,所述氮源为含有机胺碳酸盐和/或有机胺碳酸氢盐的废液。由该方法制得的氮掺杂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总比表面积、较窄的孔径和较高的微孔率,尤其是将氮掺杂碳材料用于吸附CO2和/或VOCs,具有较高的吸附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870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760615.7
申请日:2019-08-16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捕获领域,公开了一种吸收法捕集CO2的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1)将含有吸收剂的吸收液与含CO2烟气相接触进行CO2的吸收捕集,得到脱碳烟气,同时所述吸收液捕集CO2成为吸收富液;(2)将所述吸收富液与携带气相接触进行解吸再生,得到含CO2的解吸气和脱除了CO2的吸收贫液;(3)所述解吸气回收,所述吸收贫液返回步骤(1)参与所述吸收捕集;其中,通过在线测量所述吸收富液和所述吸收贫液的电导率,确定控制步骤(1)中所述吸收液含有的吸收剂和/或水的用量。可以提高测量吸收法捕集CO2过程中控制参数的测量效率,实现更好地长周期监控CO2捕集过程,并降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9309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1454891.3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国能锦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C08F226/06 , C08F8/32 , C08F212/36 ,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能离子型材料,其为包括式(1)或式(2)所示的聚合片段A以及式(3)所示的聚合片段B的共聚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功能离子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CO2的吸附方法和一种CO2的捕集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功能离子型材料中含有丰富的CO2吸附活性位点以及微孔‑超微孔结构,由此具有优异的CO2吸附能力和吸附选择性,适用于各种场景下的CO2的吸附、脱除或捕集,本发明提供的功能离子型材料以共聚物为基体,强度高,易于脱附和再生,且再生后吸附能力基本无下降,可多次循环使用,#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91354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3412.1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C25B11/091 , C25B11/065 , C25B1/23 , C25B3/07 , C25B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CO2电化学还原的催化剂、催化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在包含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及参比电极的三电极工作体系中,将氧化石墨烯浆液与金属盐溶液混合作为电镀液,采用恒定电压扫描,在工作电极上电化学沉积得到金属担载还原氧化石墨烯形成的催化剂。本发明利用电化学沉积法,一步将氧化石墨烯和高价态金属离子还原沉积于工作电极板材上,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催化剂及由该催化剂覆盖的催化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0950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24114.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B01D53/22 , B01D53/62 , B01D53/78 , B01D19/00 , B01D17/02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耦合捕集CO2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膜分离器,用于接收含CO2烟气并对烟气中的CO2进行分离,得到CO2浓度提高的浓缩气体;超重力反应器,与膜分离器的气体出口连通,用于接收浓缩气体并使得浓缩气体被超重力反应器内的复合吸收剂吸收,得到吸收CO2后的富液;液体分离器,与超重力反应器连通,用于接收富液并将其分离为有机相和无机相;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液体分离器连通,用于接收有机相并从有机相中分离得到第一CO2产品气;再生器,与液体分离器连通,用于接收无机相并从无机相中分离得到第二CO2产品气。本发明采用膜分离法‑超重力法耦合捕集CO2,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膜分离法CO2产品气浓度不足的缺陷,且具备能耗低、选择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885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1247663.9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G01N5/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吸附剂的循环吸附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S1、使待测吸附剂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除杂质处理后进行多次吸脱附测试,得到热重循环曲线;S2、根据所述热重循环曲线和公式得到参数:E1、F1、Hi和Ii;S3、得到第一拟合曲线和第二拟合曲线;S4、根据E1、Ei、H2、I2、F1、Fi、第一拟合曲线函数和第二拟合曲线函数中的一种或几种评价所述待测吸附剂的性能。采用上述的方法,能够建立一种相对标准的基于热重分析测试评价吸附剂性能的评价方法,能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对多种吸附剂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比较定性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吸附剂,使用范围大且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71866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32424.7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IPC: B01D53/047 ,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实验的吸附塔、加热方法、电子设备及吸附实验系统。吸附塔包括:外塔,外塔内容置有吸附剂、吸附剂的顶端设置有上电极,吸附剂的底端设置有下电极,外塔的顶部开设有上换热口,外塔的底部开设有下换热口,上电极和下电极开设有通气结构,上电极和/或下电极均设置有多个分区,且在上电极设置多个分区的情况下,上电极的多个分区之间绝缘,在下电极设置多个分区的情况下,下电极的多个分区之间绝缘。本发明通过对吸附剂上方的上电极以及吸附剂下方的下电极进行导电,从而对吸附剂通电加热,由于上电极和下电极均设有多个分区,从而可以通过不同分区之间的连通,使得吸附剂内部形成多个不同的电流路径,对吸附剂进行均匀加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