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巷道支护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1782.5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巷道支护方法,包括:S10:在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布置锚索、锚索梁和钢带以将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支护,将导硐底板起出并安装锚索进行支护;S20:在导硐与工作机巷的接口的位置布置锚索和锚杆对于接口的顶板和帮部进行支护,将接口的底板起出并支护;S30:对挡矸硐室进行支护。采用本方案,对于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进行支护,避免导硐顶板和导硐帮部发生塌陷影响施工。将导硐底板起出经过锚索加固后,浇注混凝土,能够防止导硐底板起鼓影响施工。布置锚索和锚杆对于接口的顶板和帮部进行支护,将接口的底板起出并支护,能够对接口进行支护,防止塌陷。对于挡矸硐室进行支护,能够有效防止挡矸硐室塌陷。

    软岩巷道底板加固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3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29218.0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巷道底板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巷道的底板进行修整;S2、在第一混凝土层上面铺设钢筋网;在第一网层上沿巷道的延伸方向间隔向底板打锚杆和/或锚索;S3、向锚杆和/或锚索所在的孔洞内注浆,以实现锚固固定;然后在第一网层上方进行注浆;S4、在第二混凝土层上面铺设钢筋网,然后在第二网层上方进行注浆,并凝固形成第三混凝土层,第三混凝土层朝向第二网层的部分为向下凸起的拱形结构;应用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对于巷道的底板的稳固加固,不仅对底板的支护加固强度更强,还因使得三层混凝土层具备了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避免了巷道的底板表面出现损伤、裂痕及破坏失效,保证了巷道的长期稳定工作。

    软岩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30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79971.5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支护方法,包括:在巷道的内壁设置锚索,对巷道进行支护;布置支撑装置对巷道的顶板进行支撑,在巷道的回采侧设置柔模墙对巷道进行支护;在巷道内设置单体结构,对巷道的顶板进行支护;在柔模墙的侧面设置加固结构,对柔模墙进行加固。在巷道的内壁设置锚索,能够对巷道的内壁进行控制;支撑装置能够在柔模墙未凝固时对巷道进行支撑,避免未凝固的柔模墙变形,柔模墙凝固后对巷道进行支撑,避免巷道的内壁发生变形,同时将巷道与采空区分隔;单体结构能够承载顶板;加固结构对柔模墙进行了加固。通过本方案,对于软岩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的侧壁进行了控制,避免了软岩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的内壁发生变形。

    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14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763975.5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采工作面支架回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铺设步骤:在巷道的底板上沿巷道的延伸方向铺设钢板,形成拖运路径;掩护步骤:在巷道的工作面的迎头处设置至少一个掩护支架;运输步骤:将巷道内与顶板脱离接触的待撤支架运动至拖运路径上,通过绳索将待撤支架与巷道内的运绞车连接,运绞车拉动待撤支架沿拖运路径运输至巷道内的吊机下方进行吊运;移动支护步骤:移动至少一个掩护支架至已经移走的待撤支架原本所在的位置。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替代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钢梁支护的方式,掩护支架便于后续快速调节及拆卸,并且保证了对于顶板的支护强度,进而降低了拆卸及转运支架时的操作风险。

    软岩巷道扩帮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01781.0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岩巷道扩帮方法,软岩巷道包括导硐,导硐具有相对设置的下口和上口,软岩巷道扩帮方法包括:步骤1,对导硐的内壁进行支护;步骤2,将多个第一支架移动至导硐内,对导硐的扩帮掘进作业进行超前支护,第一支架沿导硐的延伸方向延伸;步骤3,通过挖掘设备沿下口至上口的方向对导硐进行挖掘,以形成预设长度的扩帮段;步骤4,将对扩帮段进行超前支护的第一支架移动至挖掘设备靠近下口的一侧,并使第一支架的首端朝回采侧转动;步骤5,重复执行步骤3和步骤4,直至挖掘设备移动至上口,以完成对导硐的扩帮。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硐在扩帮过程中施工工期长的问题。

    巷道运输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23868U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323032095.9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巷道运输系统,包括运输皮带机身、移动部、自移机尾和自移轨道,运输皮带机身设置在底板鼓出的巷道内;移动部用于支撑运输皮带机身,使得运输皮带机身设置在底板的上方;自移机尾与运输皮带机身连接,自移机尾牵引运输皮带机身行走;自移轨道用于承载自移机尾,自移机尾与自移轨道相互作为支点交替行走。采用本方案,运输皮带机身设置在底板鼓出的巷道内,移动部用于支撑运输皮带机身,使得人员可以在运输皮带机身下进行挖掘起底的工作,相比现有技术中将运输皮带机身吊挂,使用移动部支撑更加安全,自移机尾牵引运输皮带机身,相比现有技术更加安全方便,无需反复起吊运输皮带机身。

    锚固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976264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2306785.8

    申请日:2022-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固装置,锚固装置包括:锚索,具有相对设置的自由端和固定端,固定端用于固定在巷道的墙壁内;承接件,承接件上具有通孔;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组件还具有容纳腔,固定组件的第一端用于设置在巷道的墙壁内,固定组件穿设在通孔内,且固定组件的第二端位于承接件的第二侧,锚索的固定端位于固定组件的第一端的远离承接件的一侧,锚索穿设在容纳腔内,且锚索的自由端由固定组件的第二端穿出,固定组件还设置有注浆孔,注浆孔与容纳腔连通,注浆孔用于向容纳腔注浆以固定固定组件与锚索。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锚索结构强度低的问题。

    抬升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459632U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23339013.5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抬升装置,抬升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包括连接设置的支撑件和连接件,连接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支撑件的顶端;抬升结构,包括驱动连接的操作件和起吊件,操作件设置在支撑件上,操作件的活动部可活动地设置,起吊件与活动部连接,起吊件可活动地与连接件连接,活动部带动起吊件沿第一预设方向可活动地设置以吊起待抬升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将皮带撑起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