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0061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0206735.3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变压器的励磁涌流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传感器检测变压器高压输入侧电压及电流,并通过锁相环获取高压输入侧电压相位;步骤2、当高压输入侧电压波动导致磁路饱和引起励磁涌流时,将高压输入侧电流信号反馈至第二变流器,第二变流器通过控制环生成补偿电压调节指令;步骤3、根据补偿电压调节指令,通过第二变流器输出串联补偿电压,控制功率流动调整功率因数,实现励磁涌流抑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电力变压器电压跌落或暂升情况下,调节输入电压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保证在变压器励磁涌流阶段,快速衰减涌流,保证电力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419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47364.7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柔性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移相器接入后线路保护方案的修正方法及移相器。其中,该方法包括:S1、建立移相器接入后移相器故障下的分序阻抗模型;S2、根据所述分序阻抗模型,分析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情况下故障电流变化情况,得到电流保护修正系数;S3、通过所述修正系数对电流保护整定值进行修正,以得到适应移相器接入的电流保护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在接入移相器情况下,电网故障发生时,适应因变压器投切对故障电压、电流影响,保证电流保护方案的有效及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有效运行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0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15907.4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端口柔性合环可控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绕组变压器和混合式有载分接开关;其中,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主绕组为Y型连接,在所述主绕组引出分接头,形成自耦合变压器形式,并联于馈线0端口;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二次绕组通过所述混合式有载分接开关形成自耦变压器形式,所述二次绕组串联连接馈线1和馈线2端口;主绕组B相低压绕组部分与C相二次绕组串联,并串联入馈线A相;主绕组C相低压绕组部分与A相二次绕组串联,并串联入馈线B相;主绕组A相低压绕组部分与B相二次绕组串联,并串联入馈线C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多馈线柔性互联,解决多馈线间潮流均衡、新能源消纳等问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61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47360.9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柔性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式柔性合环开关失电转供平滑切换方法及混合式柔性合环开关。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是否发生失电过程,若否,则为正常工作模式;若是,则进行下一步骤;当失电故障发生时获取输出电压相位信息,并转入失电侧变流器控制策略,输出相位、幅值可控的电压,对失电负载进行支撑;将输出电压相位信息与待切转供的第一电网相位进行同步,判断同步是否完成,若未完成,则重新进行同步,若完成,则进行下一步骤;将第一、第二变流器脉冲闭锁,机械开关支路导通,切换为机械开关支路转供,失电转供切换过程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对切换过程中电压幅值、相位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电压跳变所导致的变压饱和及励磁涌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5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15910.6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式柔性合环可控移相器,包括多绕组变压器、电力电子变换器,其中,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主绕组并入馈线,所述多绕组变压器的副边绕组串联接入待互联馈线;具体地,以A相馈线首先串联接入B相副边绕组1,再串联接入C相副边绕组2,最后再通过变压器串联接入电力电子变流器输出电压A相;以B相馈线首先串联接入C相副边绕组1,再串联接入A相副边绕组2,最后再通过变压器串联接入电力电子变流器输出电压B相;以C相馈线首先串联接入A线副边绕组1,再串联接入B相副边绕组2,最后再通过变压器串联接入电力电子变流器输出电压C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控制灵活、响应快速、调节准确、以及成本低及体积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61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6735.3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变压器的励磁涌流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传感器检测变压器高压输入侧电压及电流,并通过锁相环获取高压输入侧电压相位;步骤2、当高压输入侧电压波动导致磁路饱和引起励磁涌流时,将高压输入侧电流信号反馈至第二变流器,第二变流器通过控制环生成补偿电压调节指令;步骤3、根据补偿电压调节指令,通过第二变流器输出串联补偿电压,控制功率流动调整功率因数,实现励磁涌流抑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在电力变压器电压跌落或暂升情况下,调节输入电压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保证在变压器励磁涌流阶段,快速衰减涌流,保证电力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9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23307.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3H11/12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环结构的模拟有源EMI滤波器及噪声抑制验证方法,该EMI滤波器包括:直流电源、LISN电路、电压检测电路、注入电路、放大电路和开关电源;所述直流电源、LISN电路、电压检测电路、注入电路和开关电源依次并联连接,所述注入电路包括电压注入支路和与其并联的电流注入支路,分别用于电压注入和电流注入,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反相放大支路和与其并联的第二反相放大支路,所述第一反相放大支路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注入支路连接,构成第一环形结构,所述第二反相放大支路分别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和电压注入支路,构成第二环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实现有效的噪声干扰抑制效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11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698239.4
申请日:2024-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宽频振荡抑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接入电网宽频振荡抑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新能源机组交直流并网系统信号模型,确定导致系统信号模型失稳的振荡模态;针对所述振荡模态设计附加阻尼控制器,建立加入阻尼控制器后的系统信号模型;以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参数为优化变量,根据所述参数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对附加阻尼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优化;对所述参数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阻尼控制器参数,将所述最优阻尼控制器参数代入新能源机组交直流并网系统信号模型,抑制宽频振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计算速度快,可以有效抑制宽频振荡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1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36354.0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392 , G06F30/398 , G06F11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供电系统中电源分配网络的电磁干扰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测量的电源分配网络中各个LDO芯片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压信号与电流信号;获取LDO芯片在断电情况下矢量网络分析仪提供的特征阻抗矩阵以及在特征阻抗矩阵负载条件下测量的LDO芯片端口的S参数矩阵,进一步计算等效阻抗矩阵;基于等效阻抗矩阵,配置负载矩阵并获取测量的LDO芯片端口的电流,计算得到干扰源;基于各个LDO芯片的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等效阻抗矩阵以及干扰源建立设备级的LDO传导发射电磁干扰模型,并进一步建立电源分配网络的传导电磁干扰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少寄生参数对电路影响、用于多负载的情况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5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1350399.2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一种计及运行工况的5G配电网保护系统和保护方法,其中两侧保护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接收对侧保护装置的对侧报文,对侧报文包括对侧采样值数据或/和状态量数据,还包括对侧报文的报文数据自带时刻;发送模块,向对侧保护装置发送本侧保护装置的本侧报文,本侧报文包括本侧采样值数据或/和状态量数据,还包括本侧报文的报文数据自带时刻;判断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对侧报文的报文数据自带时刻tN与本侧保护装置当前绝对时间t的关系判断5G通信工况,并根据5G通信工况确定本侧保护装置的保护工作模式。通过不同的保护工作模式能保证5G通信正常时保护装置能够快速切除故障,又能在5G通信故障时使得保护装置仍可兼具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