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16622.8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纯新能源汇集系统通道送出能力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输送领域,包括:根据纯新能源汇集系统的运行状态确定静态电压稳定极限;所述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参数、运行方式及有功出力分布情况;根据所述静态电压稳定极限及所述纯新能源汇集系统发生故障前的有功出力水平确定所述纯新能源汇集系统发生故障后的系统切机量;根据所述系统切机量进行切机操作,以调节纯新能源汇集系统通道的送出能力。本申请能够较准确地调节纯新能源汇集系统通道的送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010972137.9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驱风机低电压穿越有功特性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低穿时刻电流锁定模块和低穿结束电流锁定模块根据有功电流参考信号和低穿触发信号得到低穿时刻电流信号和低穿结束电流信号;低穿期间阶段有功电流控制模块根据低穿触发信号和所述低穿时刻电流信号得到低穿期间的有功电流指令值;低穿恢复阶段控制模块根据低穿触发信号、低穿恢复触发信号和所述低穿结束电流信号得到低穿恢复期间的有功电流指令值;常规阶段控制模块根据常规阶段信号、直流电压指令值和直流电压实际值得到常规阶段有功电流指令值;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得到有功电流指令值并输出,准确复现实际直驱风机在低电压穿越过后的有功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4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06260.4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流器的并网系统调节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变流器的并网系统的阻抗矩阵和变流器的导纳矩阵,生成裕度指标模型;根据裕度指标模型确定导纳矩阵中的各矩阵元素的校正方向;根据各矩阵元素的校正方向校正矩阵元素,进而调节变流器的并网系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并网系统的影响,从系统回率矩阵出发给出具体变流器导纳元素的阻抗塑形方向,对采用的坐标系无特殊要求,并可基于量测数据得到。
-
公开(公告)号:CN11220219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0972137.9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驱风机低电压穿越有功特性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低穿时刻电流锁定模块和低穿结束电流锁定模块根据有功电流参考信号和低穿触发信号得到低穿时刻电流信号和低穿结束电流信号;低穿期间阶段有功电流控制模块根据低穿触发信号和所述低穿时刻电流信号得到低穿期间的有功电流指令值;低穿恢复阶段控制模块根据低穿触发信号、低穿恢复触发信号和所述低穿结束电流信号得到低穿恢复期间的有功电流指令值;常规阶段控制模块根据常规阶段信号、直流电压指令值和直流电压实际值得到常规阶段有功电流指令值;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得到有功电流指令值并输出,准确复现实际直驱风机在低电压穿越过后的有功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016622.8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纯新能源汇集系统通道送出能力的调节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输送领域,包括:根据纯新能源汇集系统的运行状态确定静态电压稳定极限;所述运行状态包括运行参数、运行方式及有功出力分布情况;根据所述静态电压稳定极限及所述纯新能源汇集系统发生故障前的有功出力水平确定所述纯新能源汇集系统发生故障后的系统切机量;根据所述系统切机量进行切机操作,以调节纯新能源汇集系统通道的送出能力。本申请能够较准确地调节纯新能源汇集系统通道的送出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0888710.2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工况下的基本参数;根据所述基本参数和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规则,确定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期间和结束后的有功控制数据以及无功控制数据;根据所述有功控制数据、所述无功控制数据以及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实现方式数据和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数据,确定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本申请能够充分考虑不同风电机组厂家和变流器厂家控制策略的差异性,有效、准确辨识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模型关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80690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888710.2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工况下的基本参数;根据所述基本参数和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规则,确定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期间和结束后的有功控制数据以及无功控制数据;根据所述有功控制数据、所述无功控制数据以及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实现方式数据和低电压穿越状态判断数据,确定所述双馈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特性;本申请能够充分考虑不同风电机组厂家和变流器厂家控制策略的差异性,有效、准确辨识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模型关键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1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229185.3
申请日:2021-03-0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端口阻抗特性的光伏逆变器参数辨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根据光伏逆变器的控制器结构、滤波器结构以及电气参数确定所述光伏逆变器在dq坐标系下的导纳矩阵模型;获取光伏逆变器交流侧端口在多个频率下的导纳数据,并对各频率以及对应的所述导纳数据进行精确矢量拟合得到拟合传递函数;根据所述拟合传递函数对所述导纳矩阵模型的第一行第二列元素进行计算得到待辨识参数的辨识结果。本发明通过阻抗特性实现精确的控制器参数辨识,为光伏逆变器参数辨识提供了一个准确可行的方法,有助于通过光伏逆变器外特性获得准确的控制器参数来帮助分析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24201.X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变流器并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含:于变流器并网点注入abc坐标系下的三相扰动电压,采集经过滤波环节后的abc坐标系下的三相输出扰动电流;将扰动电压转换至系统dq坐标系下并通过锁相环计算系统相位偏差值,并根据相位偏差值将三相输出扰动电流转换至控制dq坐标系;扰动电压经过补偿控制系数反馈得到电流环参考值补偿量,并与反馈的扰动电流和原电流环参考值共同经过电流环作用得到控制dq坐标系下的占空比扰动分量;根据相位偏差值将控制dq坐标系下占空比扰动分量转换至系统dq坐标系下,结合扰动电压经过PWM调制控制和变流器滤波环节控制变流器运行。由此,无需增加附加阻尼装置,便于实时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209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0024201.X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变流器并入弱电网宽频带振荡抑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含:于变流器并网点注入abc坐标系下的三相扰动电压,采集经过滤波环节后的abc坐标系下的三相输出扰动电流;将扰动电压转换至系统dq坐标系下并通过锁相环计算系统相位偏差值,并根据相位偏差值将三相输出扰动电流转换至控制dq坐标系;扰动电压经过补偿控制系数反馈得到电流环参考值补偿量,并与反馈的扰动电流和原电流环参考值共同经过电流环作用得到控制dq坐标系下的占空比扰动分量;根据相位偏差值将控制dq坐标系下占空比扰动分量转换至系统dq坐标系下,结合扰动电压经过PWM调制控制和变流器滤波环节控制变流器运行。由此,无需增加附加阻尼装置,便于实时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