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5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06966.7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J3/38 , H02J3/06 , G06N3/0499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自愈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配电网系统的故障信号,获取配电网系统在初始拓扑结构的故障状态信息;基于故障状态信息,输入目标模型进行处理,确定故障自愈策略,其中,目标模型为基于训练环境状态信息进行决策训练得到的,训练环境状态信息用于训练环境中模拟发生故障的状态,训练环境基于拓扑结构变化而变化,训练环境用于约束配电网系统在故障自愈处理过程中处于稳态,基于故障自愈策略指示的目标拓扑结构,对初始拓扑结构进行调节,使得配电网系统从故障状态恢复。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故障自愈效率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779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50864.5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全景智能巡检系统。该系统包括: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一台云台摄像机,云台摄像机安装在输电基塔上,云台摄像机至少用于拍摄输电线路本基杆塔、两侧对端杆塔、附近杆塔通道和绝缘子,且云台摄像机对拍摄得到的图像进行初步识别得到识别结果;主站监控平台,与前端数据采集系统通信,前端数据采集系统将云台摄像机抓拍到的图像和识别结果传送至主站监控平台,主站监控平台对图像中的隐患进行二次识别,识别出隐患。本方案实现了对输电线路的全景智能巡检,大大降低了现场人员巡视工作,节约了成本,通过云台摄像机的初步识别和主站监控平台的二次识别,加快了隐患的识别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636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1811014032.1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北京融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进入变电站环境的目标的分析方法,包括:在变电站周围建立红外感应网络,所述红外感应网络围绕所述变电站周围设定区域的边缘;构建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中存储有多个红外人体行为模板;所述红外感应网络实时对进入所述设定区域的目标进行红外检测,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进行追踪,生成红外视频图像;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及背景减除算法提取所述红外视频图像中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并对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进行对比度增强;将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数据库中存储的多个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逐一比对,对所述目标的行为时空轮廓与所述红外人体行为模板进行相似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95008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23553.X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
IPC: H04W2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的校准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特征信息,其中,第一特征信息为终端设备相对于目标基站的位置信息;将第一特征信息发送至目标基站,以利用目标基站对第一特征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第二特征信息,其中,第二特征信息为终端设备相对于目标基站的角度信息;获取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二特征信息;将第一特征信息和第二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校准结果,其中,校准结果为需要对目标基站进行调整的数值。本发明解决了针对相关技术中基站校准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并且校准精度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4885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212303.6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金电联供用电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印制板天线。该电线包括介质基片,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在介质基片上开设有馈电孔,在馈电孔中形成金属馈电结构;金属贴片,贴附在第一表面上;支节,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支节的第一端与金属贴片连接,支节的第二端与金属馈电结构连接;金属地板,贴附在第二表面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线应用在二维AOA定位领域时,在结构低剖面特性、增益、波束不圆度方面,无法做到性能兼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1915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368806.5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核芯互联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对待识别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得到若干子图像;依据预设比例对若干子图像进行扩充处理,以确保待识别图像中的目标对象完整的出现在某个子图像中;使用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若干子图像和待识别图像进行检测;将若干子图像和待识别图像的检测结果进行合并处理,以确定待识别图像中所识别出的目标对象的相关信息,其中,相关信息包括至少以下任意之一:目标对象在待识别图像中的标识标志、目标对象的地理坐标。本发明解决了主流目标检测算法对于小目标的检测效果很差,极容易出现漏检现象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268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06888.0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H02J3/32 , H02J3/38 , G06Q30/0207 , G06Q30/0238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机组恢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配电网领域,该方法包括:在配电网停电的情况下,获取多个目标用户中各个目标用户针对第一站点的选择信息,其中,目标用户为拥有电动汽车的用户,第一站点为支持电动汽车与配电网之间进行双向能量交换的站点;获取第一数学规划模型,并基于各个目标用户针对第一站点的选择信息对第一数学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配电网中各个待恢复的机组的启动时间点,其中,第一数学规划模型以最小化配电网机组恢复时间为目标函数;基于各个待恢复的机组的启动时间点进行机组恢复。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在配电网停电的情况下,对配电网机组恢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326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35514.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断面浅埋暗挖电力隧道初支作业的多功能机械手。本方案提供的多功能机械手,包括了多功能机械手安装座,以及安装在多功能机械手安装座上的抓手装置、纵向液压马达、竖向液压马达、俯仰调平油缸等,能够利用抓手装置夹持夹持钻进机构、拱架托举机构、混凝土喷射装置等,集成初支钻孔及打小导管、立拱和喷混功能于一体,实现钻孔及打小导管、立拱、喷混多功功能,抓手装置可快速切换钻进机构、拱架托举机构、混凝土喷射装置实现钻孔及打小导管、立拱、喷混初支工序连贯作业;并且通过纵向液压马达、竖向液压马达、俯仰调平油缸等实现多个自由度的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751346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29872.X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断面浅埋暗挖电力隧道回转式挖掘臂。本方案小断面浅埋暗挖电力隧道回转式挖掘臂,包括偏摆动臂组件和斗杆臂铲斗组件;偏摆动臂组件包括动臂,以及用于驱动动臂动作的偏摆组件和动臂油缸;斗杆臂铲斗组件包括第一斗杆臂、第二斗杆臂和铲斗;铲斗安装在第二斗杆臂上,第一斗杆臂与动臂相连接;第一斗杆臂、第二斗杆臂之间通过回转减速机构连接。本方案主体结构紧凑合理,设置有回转减速器,可使铲斗实现±180°旋转,操纵灵活,避免隧道断面超挖和欠挖问题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92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439349.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人民大学
Inventor: 李瑛 , 陈波 , 陈浩 , 张宏宇 , 邓华 , 李伟 , 郑新业 , 宋枫 , 杜宏宇 , 杨闰熹 , 李聪 , 耿军伟 , 黄何 , 杨帆 , 孙世宁 , 闫浩博 , 刘思敏 , 张博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排放的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预定区域在预测年份的预测数据,其中,第一模型用于表示用电量与温度参数的关联关系,第一模型的控制变量还包括:人口参数、城镇化率、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占比,第一模型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的;使用第二模型对预测用电量、预测年份和预测生产总值进行分析,确定预测碳排放量,其中,第二模型用于表示碳排放量与用电量关联关系,第二模型的控制变量还包括:年份和生产总值,第二模型为使用多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出的。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基于环境温度预测碳排放量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