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522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19212.9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祝恩国 , 张海龙 , 侯帅 , 卢继哲 , 王齐 , 阿辽沙•叶 , 刘岩 , 郑国权 , 任毅 , 李然 , 成倩 , 张双沫 , 刘喆 , 王爽 , 翟梦迪 , 庞铂楷 , 王国旗
Abstract: 一种面向软件生态平台的多路径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基于业务处理过程构建数据处理拓扑路径图及得到各节点的数据处理耗时,并进一步得到各节点的可调节时间区间和处理响应时间,根据各节点的实际的数据处理耗时与当前的数据处理耗时的大小关系,更新各节点的数据处理耗时、可调节时间区间和处理响应时间,以及根据更新后的处理响应时间与预设阈值关系,得到新增应用软件上架后数据处理的各节点的可调节时间区间。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实现各业务模块间数据处理时间的灵活调节,有效避免了原有软件平台因新增应用软件而导致的业务执行压力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7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032931.4
申请日:2022-01-12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综合能源集群多时间尺度优化调控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综合考虑综合能源集群中的能量生产、转换、存储及消费单元,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优化调控策略,包括日前优化调度、日内滚动优化、实时反馈校正三个环节,以应对不同能流之间在响应时间上的差异性与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优化调度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3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35032.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长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提升就位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行走机构和电缆导引就位组件;电缆导引就位组件包括回转支承、高度调节装置、推送机构、摆头组件和定位识别装置;定位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电缆隧道内的路况以及电缆固定支架上的电缆放置位置情况,基于路况控制行走机构行走,以及基于电缆固定支架上的电缆放置位置情况,控制回转支承旋转角度、高度调节装置的高度调节量和推送机构的平移量,将当前的电缆提升、导引至对应的电缆放置位置;摆头组件用于在提升、导引过程中对电缆进行限位。本装置集成了行走机构、电缆导引就位组件以及智能控制,实现了电缆提升、导引和就位的自动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89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1064.5
申请日:2024-01-03
IPC: G01R31/12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T11/2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故障诊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的故障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变压器局部放电数据,将放电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得到分组放电数据;利用自相关函数对进行处理,得到自相关后放电数据;基于自相关后放电数据,利用SDP算法处理得到SDP图;根据SDP图进行不同特征局部放电的故障识别。通过利用自协方差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去噪,提取信号有用特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7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32931.4
申请日:2022-01-12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信息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综合能源集群多时间尺度优化调控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综合考虑综合能源集群中的能量生产、转换、存储及消费单元,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优化调控策略,包括日前优化调度、日内滚动优化、实时反馈校正三个环节,以应对不同能流之间在响应时间上的差异性与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优化调度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98847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96341.1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内能源的配置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基于区域内的用户信息预测第一时间段内的能源负荷量;以及基于自然环境信息和预设规划信息,计算区域在第一时间段内的能源供应量;基于能源负荷量和能源供应量计算区域的能源消纳量;基于能源消纳量计算能源的配置参数范围;在配置参数范围中,计算使得第一时间段内区域的能源收益参数最大化的目标配置参数;基于目标配置参数配置区域内能源的容量。根据本公开,基于区域内的用户信息预估能源负荷量,以及针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信息和预设规划信息预估能源供应量,从而计算使得能源收益参数最大化的目标配置参数,以根据该目标配置参数对区域内的能源进行合理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93361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09948.7
申请日:2024-01-03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优化调度方法,涉及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新能源出力数据,并确定典型日负荷;根据所述典型日负荷,对所述新能源出力数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通过场景生成和场景削减确定出力不确定性的功率曲线;通过所述典型日负荷、所述新能源出力数据和所述功率曲线,对预先建立的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中不同模块下设备的出力模型及出力约束条件进行调整。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可以实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在低碳经济性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824092.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邹晴 , 冯晓梅 , 王林 , 薛汇宇 , 代红才 , 乔镖 , 董云飞 , 张影 , 李乐 , 王学军 , 杨晨 , 李超然 , 董晓宇 , 朱珈慧 , 张雅纯 , 刘喆 , 柳楠 , 都帅 , 郭倍宁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能源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本发明提供的多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构建了三个级别的评价指标,涵盖了系统成本、经济运行和环境影响等多维度,解决了多能源系统缺失科学统一评价方法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推广价值,能够指导相关多能源系统的科研设计工作。并且,本方案中还构建了动态仿真平台,用于模拟仿真计算,能够准确的对多能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动态模拟仿真,可推广到类似系统仿真模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60452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803620.2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北京首兴安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系统维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低压运行的配电系统维修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待监测配电网络中的配电节点进行参数识别,实时计算得到配电节点的电压幅值预测值与实际值的偏差,确定配电节点的实时开关支路状态;对故障节点监测模型中的模型参数向量进行优化求解,得到优化后的故障节点监测模型,利用优化后的故障节点监测模型对待监测配电网络中的配电节点进行监测。本发明结合配电网络中所有配电线路的运行参数,计算得到每个配电节点的电压幅值预测值,进行配电节点的实时开关支路状态计算,采用卷积计算、图注意力权重计算以及故障率映射的方式对不同配电节点的实时故障率进行计算,实现配电节点的实时维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02477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10441120.X
申请日:2015-07-24
IPC: H04B17/391 , H04W2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微功率无线通信的信道模型仿真方法及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微功率无线的基带信号产生微功率无线信号和噪声信号的叠加信号;根据不同环境的数学模型产生的衰落模拟现场从而衰落叠加信号;对叠加信号进行射频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将叠加信号与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进行通信;根据射频信号的采集和分析结果确定得到不同环境的不同信道模型下的信道传输函数及冲击响应函数;根据叠加信号耦合至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进行解调确定不同环境的不同信道模型及参数的修正对微功率无线通信的影响程度。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微功率无线通信更高效、更可靠地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