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208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1143.0
申请日:2024-12-10
IPC: G05F1/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通用的电流变比调节系统及方法,通过第一采集单元获取并传输预调节电流变比量程,通过第二采集单元获取并传输互感器次级信号,由PLC控制器根据预调节电流变比量程和预存储的电流变换真值表,能够智能地获取PLC编码值,并根据PLC编码值切换电流挡位,实现了量程的自动调节;在电流挡位切换后,PLC控制器还能根据互感器次级信号、预调节电流变比量程及电流变换真值表,精确地计算并输出对应的后端电压值;最终由功率电流模块将后端电压值转换为电流值,并传输至电流计量设备,提高了计量的精准度和系统的通用性;本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量程不统一导致的倍率误差问题,实现了电流变比的自动切换,方便电能计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4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30077.3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配电网故障选择性保护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直流配电网中直流配电母线上电压测点的实时电压,以及直流配电母线各进线和各出线上电流测点的实时电流;通过低电压过电流判据判定直流配电网中是否发生短路故障;通过电流变化率判据判定故障点的位置;根据故障点位置定位故障点在直流配电网中的位置;根据直流配电网中故障点所在的位置,向故障点临近的直流断路器以及配电设备发出跳闸/闭锁指令。通过对低电压、过电流,以及电流变化率判据的判定,准确判定直流配电网中短路故障发生的位置,并向故障位置周围临近的直流断路器及直流配电设备发出跳闸或闭锁指令,快速实现直流配电网的选择性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68561.1
申请日:2024-11-05
IPC: G06F30/27 , G01R31/00 , G01R31/58 , G06F17/18 , G06N3/006 , G06N5/048 , G06F113/04 , G06F113/16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缆寿命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缆缺陷多参数老化特性与寿命评估方法及系统,步骤包括:获取能够影响电缆老化的多个第一参量以及每个第一参量影响电缆老化表征中产生变化的第二参量;构建包含每个第二参量与对应第一参量之间第一关联关系的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构建用于计算电缆寿命的预测模型,并在每个计算模型上配置用于表征对电缆缺陷影响程度的修正因子;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每个修正因子的数值,根据数值更新修正因子以优化预测模型;通过优化后的预测模型计算电缆寿命;具有如下优点:全面分析电缆老化,建模明确影响因素关系,优化算法调整修正因子,提高预测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5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05829.4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直流电源并联电源系统及多模式主动充电方法;所述系统包括:交流线路、直流母线、并联在交流线路和直流母线间的若干智能电池组件;所述智能电池组件包括AC/DC电路、第一DC/DC电路、第二DC/DC电路、第三DC/DC电路、蓄电池;A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交流线路,AC/DC电路的输出端分成两路,一路通过第二DC/DC电路连接直流母线;另一路连接第一DC/DC电路的输入端,第一DC/D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蓄电池通过第三DC/DC电路连接直流母线。本发明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需求以搭积木模式组成直流电源并联电源系统,可以在线进行轮巡核容,监测数据实时上传,避免事故发生人员赶不到现场,降低变电站故障风险,响应低碳政策。
-
公开(公告)号:CN1180386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4474.5
申请日:2024-02-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火灾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线路火灾智能预警物联感知终端及预警方法,终端包括底板、上壳体、下壳体、通风机构和火灾监测器;上壳体设置在底板上,上壳体与底板卡接且可拆连接;下壳体设置在上壳体上;下壳体上设置有通风孔;通风机构设置在下壳体内,通风机构与通风孔连通;火灾监测器设置在通风机构上,火灾监测器的输出端设置在下壳体和通风机构内。本发明能够方便安装,且能够在进行通风时增加散热效果,提高火灾监测器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33022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9217.6
申请日:2021-12-31
Inventor: 齐小伟 , 陈秀海 , 李昕 , 李永勋 , 陈庆来 , 邹乐 , 李锦川 , 彭博 , 刘帅 , 陈佳博 , 李瀛澜 , 陈一凡 , 蒋杰 , 慈松 , 王运方 , 周杨林 , 陈悦 , 王子毅 , 陈爱琢
IPC: G06F30/398 , G06F30/27 , H02J7/0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图论的电池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图论方法,对目标电池系统中各电池单元的连接关系及其能量路径特性进行数学抽象,建立电池模型;S2、根据电池模型,获取顶点集合和边集;顶点集合为每个具有独立控制功能的电池单元;边集为从同独立控制逻辑下构成的电池单元的连接关系,即初始电池单元到终端电池单元的能量路径;S3、根据顶点集合和边集,采用电池能量路径优化算法对边集中每条能量路径的权重进行计算,获得权重;S4、对权重中权重值进行排序,从而获得最优的能量路径。本发明通过采用图论方法将将电池系统视为一个能量路径网络同时实现了电池的安全高效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33998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0176558.4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rony分析的GPU并行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通过从轨迹数据中提取待开展Prony分析的轨迹数列长度及数量,计算满足逻辑限制约束的最大处理线程数;计算满足GPU显存容量约束的最大处理线程数,将最小值作为GPU可用轨迹缓冲空间大小,依据GPU可用轨迹缓冲空间大小和轨迹数列长度及数量,计算GPU处理批次数量;开展批次处理,汇总全部批次下分析轨迹的Prony结果,完成Prony分析。解决了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电网广域多点宽频振荡特征指标的快速计算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9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50271.6
申请日:2024-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缆高温粒子传感器及监测方法。包括,外部接口电路、粒子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主控电路和预警电路,所述外部接口电路包括供电电路和信号电路,用于连接外部供电和通讯网络;粒子监测模块,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电连接,用于监测环境中的粒子数据并发送到主控电路中;温度监测模块,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电连接,用于监测环境温度变化,将温度数据发送到所述主控电路中,与所述粒子监测模块协同工作;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用于接收所述粒子监测模块传输的粒子数据和所述温度监测模块传输的温度数据,处理数据,按照预设逻辑发出预警指令;预警电路,用于接收主控电路发出的预警指令,发出预警信号。目前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线缆高温粒子传感器,能够不仅监测线缆的温度变化,而且监测高温线缆皮挥发粒子,实现对线缆的全方位监测和预警,提高线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39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76558.4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9/50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rony分析的GPU并行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通过从轨迹数据中提取待开展Prony分析的轨迹数列长度及数量,计算满足逻辑限制约束的最大处理线程数;计算满足GPU显存容量约束的最大处理线程数,将最小值作为GPU可用轨迹缓冲空间大小,依据GPU可用轨迹缓冲空间大小和轨迹数列长度及数量,计算GPU处理批次数量;开展批次处理,汇总全部批次下分析轨迹的Prony结果,完成Prony分析。解决了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电网广域多点宽频振荡特征指标的快速计算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58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1468515.6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手提箱式便携储能装置及其充电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48V/20AH耐低温锂电池组、充电电源和直流电压输出模块;壳体上设有AC输入端口、DC输出端口;AC输入端口连接充电电源的输入端;充电电源的输出端连接48V/20AH耐低温锂电池组;48V/20AH耐低温锂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压输出模块,直流电压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连接DC输出端口;所述DC输出端口连接DTU蓄电池的充电端口。本发明手提箱式便携储能装置,实现智能为DTU蓄电池充电及反向供电,装置本身非常便捷;可用于DTU的应急供电,为配网应急通信创造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