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369376.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应用于配电网系统中,方法步骤包括:获取配电网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并基于该拓扑结构图计算获得网络安全目标函数与负荷均衡度目标函数;基于网络安全目标函数与负荷均衡度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优化重构的非合作博弈模型;采用概率映射集群智能算法对所述非合作博弈模型进行求解,获得配电网系统重构模型的最优重构策略;基于所述最优重构策略,对配电网系统中的联络开关的开断状态做实时调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对多个重构目标函数进行综合优化,实现增加配电网优化重构供电的可靠性以及提高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79758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00301.X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计及双侧不确定性的配电网脆弱性辨识方法,基于配电网的长期固有拓扑和实时动态潮流两个方面进行脆弱性评估。从电网自身拓扑特性出发,进行长期固有拓扑脆弱性评估;在考虑到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接入的概率潮流计算基础上,进行实时动态潮流脆弱性评估;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的多长期固有拓扑指标加权求和,与基于风险理论提出的实时动态潮流脆弱性指标求积,获得多时间尺度综合脆弱性指标,进行脆弱线路的辨识。本发明针对含有分布式电源与电动汽车的新型配电网,综合考虑其固有拓扑特征与实时动态潮流状态进行脆弱性计算,有效地反映当前配电网各线路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以保障新形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49629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333947.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启发式神经网络的负荷聚类预测方法,包括:S1、获取预测区域内用户的电力负荷数据;S2、在获取用户的电力负荷数据的基础上,使用启发式优化聚类算法对电力负荷数据进行聚类;S3、将S2得到的聚类结果作为训练集,将每类训练集分别输入至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算法修正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每类用户的负荷预测结果。本发明先采用启发式优化聚类算法对用户电力负荷进行聚类,将聚类结果作为训练集输入改进的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终得到预测结果,结合神经网络预测对各类用户进行预测,强化了样本规律性,提升了预测精度,改进的神经网络学习精度提升,训练次数减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1121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333962.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配电网系统的协调规划方法,包括:S100、建立配电网系统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框架,以成本最小作为所述配电网系统的优化目标;S200、采集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出力及配网负荷,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典型日聚类分析及选取,得到典型场景;S300、构建含有多种分布式发电单元的新型配电网系统模型;S400、基于自适应启发式算法的分层优化,将所述新型配电网系统模型的规划问题在典型场景中划分为由自适应启发式算法求解的全局最优问题和由线性规划算法求解的日内最优运行问题并进行分层优化求解,并得到最终规划方案。本发明专利考虑到新型配电网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能够为配电网规划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0009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66696.1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智能电表量测数据的配电网线变关系反向识别方法,包括:S1、根据GIS中的线变关系记录生成配电变压器与配电线路之间关联关系的逻辑量x′ij;S2、通过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中压线路出口和配电变压器处的电压序列UL.i、UT.i以及一周每日电量数据WL.kj、WT.kj;S3、计算同一条中压配电线路上配电变压器之间的电压序列相关系数,并将相关系数高于门槛值的配变合并为区域A,得到各个区域电量WA.km和对应的y′mj;S4、将所述一周每日电量数据WL.kj、WT.kj、WA.km和对应的y′mj输入至反向识别模型,获得配电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之间的关联矩阵。本发明的反向识别方法能够提高识别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94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69376.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应用于配电网系统中,方法步骤包括:获取配电网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并基于该拓扑结构图计算获得网络安全目标函数与负荷均衡度目标函数;基于网络安全目标函数与负荷均衡度目标函数,构建配电网优化重构的非合作博弈模型;采用概率映射集群智能算法对所述非合作博弈模型进行求解,获得配电网系统重构模型的最优重构策略;基于所述最优重构策略,对配电网系统中的联络开关的开断状态做实时调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实现对多个重构目标函数进行综合优化,实现增加配电网优化重构供电的可靠性以及提高供电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60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82237.7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天气预报信息的光伏出力预测方法及系统利用现有卫星数据的反照率来增加云的透过率;对某地区的资料历史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该区的透过率。根据气象辐射模型和云覆盖辐射模型,结合天气特征和云预报信息计算得到目标区域辐照度,用于后续光伏出力预测。ARIMA‑LSTM神经网络包含两个算法模型:ARIMA模型及LSTM模型。从ARIMA模型计算的残差作为后续LSTM模型的输入。ARIMA模型确定数据线性趋势,LSTM确定其非线性趋势。本发明利用天气特征和云预报信息计算辐照度,并将其辐照度作为ARIMA‑LSTM神经网络的输入,进一步预测日前光伏出力,且所得到的预测光伏出力精确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383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95848.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出力的概率分布模型建立、应用方法及介质,涉及新能源出力建模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新能源出力的样本,多个上述样本构成样本序列;S2、根据样本序列,建立新能源出力的最优带宽选择模型;S21、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对上述最优带宽选择模型的边缘分布进行估计,得到第一分布函数和第二分布函数;S22、根据第一分布函数和第二分布函数,计算新能源出力的最优带宽;S3、建立概率分布模型;S31、根据上述最优带宽,得到核密度估计值;S3、通过K‑S检验对上述概率分布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若满足精度要求,则得到概率分布模型;否则,返回S2;选择合适的带宽,提高了核密度估计值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468202.3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同期数据的线变台户多级线损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线变台户基础设备信息及配电网采集信息数据,对同期数据所涉及的相关数据设置贯通分析规则实现同期贯通关联分析,并定时自动进行关联分析,输出线变台贯通异常数据清单,形成设备集和贯通集;通过线损日监控,实现对配线及台区线损的双高损分析,形成监控集和异常集;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影响线损的关键因子进行分析,形成聚类集;利用正负相关分析法实现用户对配线及台区线损率的影响分析,形成相关集;生成线变台户多级分析矩阵图。本发明能够提供各因素集的详情清单,利于快速辅助分析异常问题,从而及时为业务人员线损治理提供多种辅助参考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218158191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944313.5
申请日:2022-11-07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IPC: G01R31/08 , G01R1/04 , G01D21/02 , H02G7/00 , H02G1/02 , H02J50/10 , H02J7/00 , H02J9/04 , H02J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线路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装置,包括:外保护壳,盛放和保护装置内部组件;固定挂件,置于外保护壳顶部,将装置固定于线路上;取电设备,取电设备取电端置于固定挂件内侧从线路上取电,取电设备置于外保护壳内并向装置供电;控制设备,置于外保护壳内,对装置内部各设备进行统一调控;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测量端置于固定挂件内侧从线路上采集线路数据,并将检测的线路数据传递至控制设备;定位设备,对线路位置进行定位,并将定位信号发送至控制设备;和无线通讯设备,连接控制设备,将控制设备接收的线路数据和定位信号传递至监测中心。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配电网线路运行状态的实时远程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