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数据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1861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34567.7

    申请日:2020-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数据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均能够:采集待测配电线路的电力数据;判断每个电力数据是否位于各自对应的预先设定的数据阈值范围内;对于每个电力参数:在每次判定所采集到的电力参数的电力数据不位于对应数据阈值范围内时,统计在过去预设时间段T2内所采集的该电力参数所对应的相关电力数据的总个数,并在判断所述总个数达到该电力参数对应的个数阈值时,将第二存储单元存储的该电力参数的电力数据全部推送给预先设定的电力工作人员;每间隔预先设定的时间长度T3,进行待测配电线路的全部未上传过的电力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本发明用于对配电线路的实时负荷及实时温度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供电安全性。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2580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111306293.2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包括配电房体,所述配电房体顶端安装有顶棚,所述顶棚内部形成中空蓄水腔,且所述顶棚顶端设置有积水件以及注水件,所述配电房体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配电房体内部顶端中间位置的安装筒套,所述安装筒套内部底端安装有引流风扇,所述引流风扇下方的安装筒套底端连通安装底部封口的排出筒,所述排出筒外侧等距连通安装多个L型方管,所述L型方管与配电房体相邻内壁固定连接且底端共同连通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内侧均匀开设若干个排气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根据配电房体内部热量自动调控降温等级,确保配电房体内部的热量的降温效果。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258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306293.2

    申请日:202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包括配电房体,所述配电房体顶端安装有顶棚,所述顶棚内部形成中空蓄水腔,且所述顶棚顶端设置有积水件以及注水件,所述配电房体内部设置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配电房体内部顶端中间位置的安装筒套,所述安装筒套内部底端安装有引流风扇,所述引流风扇下方的安装筒套底端连通安装底部封口的排出筒,所述排出筒外侧等距连通安装多个L型方管,所述L型方管与配电房体相邻内壁固定连接且底端共同连通矩形方管,所述矩形方管内侧均匀开设若干个排气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根据配电房体内部热量自动调控降温等级,确保配电房体内部的热量的降温效果。

    中低压开关柜弧光保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8640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0997681.2

    申请日:2016-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低压开关柜弧光保护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开关柜上的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排列的金属孔,所述装置本体上插有用于采集电流信号的电流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弧信号的电弧采集模块、用于处理信号的处理模块、用于断开电流的控制模块、用于发送处理信息的传输模块以及用于整个装置提供电源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流采集模块、电弧采集模块、控制模块、传输模块、电源模块与处理模块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各个模块相互配合,进而实现中低压配电柜的电弧保护,确保了中低压配电柜的安全。

    10KV配电架空线路避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1307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983328.9

    申请日:2016-11-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0KV配电架空线路避雷的方法。a、首先收集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信息,所述配电线路的信息包括杆塔的高度、杆塔的距离、避雷线的高度、避雷器的安装位置以及线路的绝缘水平;b、根据收集来10KV配电架空线路的信息,利用PSCAD和EMTDC建立相关的模型并构造一条7基杆塔的线路;c、计算出线路两侧的闪络次数;d、根据线路闪络次数计算出杆塔高度对雷击跳闸率的影响和线路绝缘水平对雷击跳闸率,进而选择好合适高度的杆塔和绝缘子,本发明有以最低成本达到最优避雷效果的目的,本方法操作简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皆可操作,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