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0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1670.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 G01R31/00 , G01R27/26 , G06F30/20 , G06F17/10 , G06F17/11 , G06F119/04 , G06F119/1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绝缘材料老化状态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绝缘材料受潮老化状态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不同老化试验下试样的介电频谱曲线,并提取频域介电谱的特征量;基于试样的试验数据,评估老化时间、老化温度、含水量及特征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建立单因素老化状态模型;基于热‑潮双因素与测量误差分析,通过拟合计算得到修正函数,并建立热‑水联合老化模型,评估绝缘材料的受潮老化状态。本发明通过测量介电频谱曲线和建立关系模型,可以准确地评估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不仅可以用于热‑潮双因素下的老化评估,还可推广至其他影响因素,为绝缘材料老化状态的综合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32288.7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施云峰 , 杨长龙 , 何金良 , 李杰 , 周榆晓 , 朱宝军 , 袁骏 , 房权生 , 陈刚 , 袁浩 , 黄上师 , 焦可明 , 马国峰 , 李琦 , 胡军 , 张波 , 张月楼 , 王中飞 , 王铭锑 , 张宏宇 , 郑维刚 , 鲁旭臣 , 韩经纬 , 王雅楠 , 白晗 , 多俊龙 , 胡世勋 , 董新华 , 张雯嘉 , 周一帆 , 邵清 , 张雅茹 , 段玉兵 , 马国庆 , 韩明明 , 孙昊晨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电缆生产工艺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聚丙烯技术领域,获取环境指标参数集合并输入聚丙烯材料性能数据库,获得预期性能指标参数集合,进行性能检测获得当前性能指标参数集合,对两者进行偏离分析,获得若干个待优化指标以及若干个待优化参数;获取预设生产工艺,进行若干个待优化参数调整寻优,获得多个最优步骤参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聚丙烯电缆的生产工艺优化方向较为片面,对于工艺瑕疵的定位精准度不足且优化步骤不够严谨,致使工艺优化结果无法达到期望值的技术问题,进行多维指标检测分析确定待优化参数,多次进行参数调整与寻优迭代确定优选性调整参数,实现电缆生产工艺瑕疵的针对性高效精准定位与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32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10250334.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周榆晓 , 施云峰 , 杨长龙 , 何金良 , 李杰 , 袁骏 , 朱宝军 , 黄上师 , 陈刚 , 袁浩 , 张宏宇 , 郑维刚 , 房权生 , 李琦 , 鲁旭臣 , 王铭锑 , 胡军 , 韩经纬 , 王雅楠 , 焦可明 , 马国峰 , 张月楼 , 王中飞 , 白晗 , 多俊龙 , 张波 , 胡世勋 , 董新华 , 张雯嘉 , 周一帆 , 邵清 , 张雅茹 , 段玉兵 , 马国庆 , 韩明明 , 孙昊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线路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缆管理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缆线路检测指标;根据电缆线路检测指标,获取多组测试数据集;引入损失函数对多个电缆检测仪进行损失分析,根据多个损失数据对多组测试数据集进行调节,输出多组调节测试数据集;通过对多组调节测试数据集进行矩阵化处理,生成第一线路测试矩阵;对第一线路测试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输出第二线路测试矩阵;根据第二线路测试矩阵,获取线路测试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电缆线路的测试精准性不足,进而造成电缆线路的测试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电缆线路的测试精准性,提升电缆线路的测试质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250334.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周榆晓 , 施云峰 , 杨长龙 , 何金良 , 李杰 , 袁骏 , 朱宝军 , 黄上师 , 陈刚 , 袁浩 , 张宏宇 , 郑维刚 , 房权生 , 李琦 , 鲁旭臣 , 王铭锑 , 胡军 , 韩经纬 , 王雅楠 , 焦可明 , 马国峰 , 张月楼 , 王中飞 , 白晗 , 多俊龙 , 张波 , 胡世勋 , 董新华 , 张雯嘉 , 周一帆 , 邵清 , 张雅茹 , 段玉兵 , 马国庆 , 韩明明 , 孙昊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线路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电缆管理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缆线路检测指标;根据电缆线路检测指标,获取多组测试数据集;引入损失函数对多个电缆检测仪进行损失分析,根据多个损失数据对多组测试数据集进行调节,输出多组调节测试数据集;通过对多组调节测试数据集进行矩阵化处理,生成第一线路测试矩阵;对第一线路测试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输出第二线路测试矩阵;根据第二线路测试矩阵,获取线路测试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电缆线路的测试精准性不足,进而造成电缆线路的测试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电缆线路的测试精准性,提升电缆线路的测试质量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30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21675.7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试样老化状态评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绝缘材料老化状态的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各评价对象的评估状态量数据,并进行正向化和标准化处理;基于处理后的评估状态量数据,计算各评估状态量的熵权,得到各评估状态量的指标权重;根据各评估状态量的指标权重和评价对象在评价指标上的比值,计算各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基于综合得分对绝缘材料的主绝缘状态进行定量化评估。本发明以绝缘材料主绝缘状态评估的最终输出结果作为目标层,在项目层中对目标层进行初步分解,从而可以选取与老化过程密切相关的绝缘材料特性进行评估,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材料老化引发的潜在安全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2193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63556.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海底电缆吸收冷却系统,包括:冷库,存储有冷却介质;电缆冷却回路,用于抽取冷库中的冷却介质对海底电缆进行循环冷却;制冷回路,用于对冷库中的冷却介质进行蒸发制冷;电缆制热回路,内部具有加热介质,用于通过海底电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对加热介质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加热介质提供给制冷回路作为工作热源。本发明利用夜晚阶段的海底电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作为输入热源对冷库中的冷却介质进行蒸发制冷,再通过海底电缆冷却回路对白天阶段的海底电缆进行冷却,相较于传统强制冷却方法,具有节能效果,考虑海底电缆运输登陆段敷设环境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可实现高效、安全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9421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62924.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超高压海底电缆过载能力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超高压海底电缆进行分析,得到超高压海底电缆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以及海底电缆线路环境参数;根据所述结构参数、材料参数以及海底电缆线路环境参数,构建超高压海底电缆的过载能力评估模型;基于所述过载能力评估模型,对待测超高压海底电缆进行评估计算,确定待测超高压海底电缆的载流量瓶颈段位置以及海底电缆过载能力。本发明仅需输入实际工程中海底电缆结构与材料参数,以及敷设环境参数,便可对相应海底电缆线路过载能力进行评估,为超高压海底电缆运维提供有力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312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132288.7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施云峰 , 杨长龙 , 何金良 , 李杰 , 周榆晓 , 朱宝军 , 袁骏 , 房权生 , 陈刚 , 袁浩 , 黄上师 , 焦可明 , 马国峰 , 李琦 , 胡军 , 张波 , 张月楼 , 王中飞 , 王铭锑 , 张宏宇 , 郑维刚 , 鲁旭臣 , 韩经纬 , 王雅楠 , 白晗 , 多俊龙 , 胡世勋 , 董新华 , 张雯嘉 , 周一帆 , 邵清 , 张雅茹 , 段玉兵 , 马国庆 , 韩明明 , 孙昊晨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电缆生产工艺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聚丙烯技术领域,获取环境指标参数集合并输入聚丙烯材料性能数据库,获得预期性能指标参数集合,进行性能检测获得当前性能指标参数集合,对两者进行偏离分析,获得若干个待优化指标以及若干个待优化参数;获取预设生产工艺,进行若干个待优化参数调整寻优,获得多个最优步骤参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聚丙烯电缆的生产工艺优化方向较为片面,对于工艺瑕疵的定位精准度不足且优化步骤不够严谨,致使工艺优化结果无法达到期望值的技术问题,进行多维指标检测分析确定待优化参数,多次进行参数调整与寻优迭代确定优选性调整参数,实现电缆生产工艺瑕疵的针对性高效精准定位与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5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73744.2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施云峰 , 杨长龙 , 何金良 , 李杰 , 周榆晓 , 朱宝军 , 袁骏 , 房权生 , 陈刚 , 袁浩 , 黄上师 , 焦可明 , 马国峰 , 李琦 , 胡军 , 张波 , 张月楼 , 王中飞 , 王铭锑 , 张宏宇 , 郑维刚 , 鲁旭臣 , 韩经纬 , 王雅楠 , 白晗 , 多俊龙 , 胡世勋 , 董新华 , 张雯嘉 , 周一帆 , 邵清 , 张雅茹 , 段玉兵 , 马国庆 , 韩明明 , 孙昊晨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电缆的智能运行异常监测定位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缆异常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连接电缆运行系统终端,得到实时运行数据集,其中,所述实时运行数据集包括运行温度数据集和运行负载数据集;生成阶梯温度数据集;生成阶梯负载数据集;获取阶梯异常数据集;根据所述阶梯异常数据集中各个阶梯对应的等级,生成异常权重因子;按照所述异常权重因子对所述阶梯异常数据集进行异常概率计算,得到异常概率集;根据所述异常概率集进行定位,得到异常定位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对聚丙烯电缆的运行数据分析流程不够详细,进而导致对聚丙烯电缆的异常监测效果不佳、异常定位准确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5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310173744.2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施云峰 , 杨长龙 , 何金良 , 李杰 , 周榆晓 , 朱宝军 , 袁骏 , 房权生 , 陈刚 , 袁浩 , 黄上师 , 焦可明 , 马国峰 , 李琦 , 胡军 , 张波 , 张月楼 , 王中飞 , 王铭锑 , 张宏宇 , 郑维刚 , 鲁旭臣 , 韩经纬 , 王雅楠 , 白晗 , 多俊龙 , 胡世勋 , 董新华 , 张雯嘉 , 周一帆 , 邵清 , 张雅茹 , 段玉兵 , 马国庆 , 韩明明 , 孙昊晨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聚丙烯电缆的智能运行异常监测定位方法及系统,涉及电缆异常监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连接电缆运行系统终端,得到实时运行数据集,其中,所述实时运行数据集包括运行温度数据集和运行负载数据集;生成阶梯温度数据集;生成阶梯负载数据集;获取阶梯异常数据集;根据所述阶梯异常数据集中各个阶梯对应的等级,生成异常权重因子;按照所述异常权重因子对所述阶梯异常数据集进行异常概率计算,得到异常概率集;根据所述异常概率集进行定位,得到异常定位结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对聚丙烯电缆的运行数据分析流程不够详细,进而导致对聚丙烯电缆的异常监测效果不佳、异常定位准确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