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型高压接地线缠绕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53719B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10816363.7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携带型高压接地线缠绕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铰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主体与第一活动板之间设有第一锁紧装置,所述第一活动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转轴能够靠近第一转块并与第一转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块传动连接有绕线架或动力装置,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或绕线架。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外壳能够在第一活动板上滑动,所述第一转轴向第一转块方向运动,与第一转块传动连接,装置开始工作,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转块方向运动,与第一转块脱离,方便主体与第一活动板折叠。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单人操作,省时省力,方便携带。

    一种气体绝缘分级式电压互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558896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510884513.8

    申请日:2015-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绝缘分级式电压互感器,包括均压屏蔽筒,均压屏蔽筒的内侧同轴线设置有内绝缘介质层和外绝缘介质层,外绝缘介质层的外表面贴设有第一金属层,外绝缘介质层的内表面贴设有第二金属层,内绝缘介质层的外表面贴设有位于第二金属层内侧的第三金属层,内绝缘介质层的内表面贴设有第三金属层,第二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个外侧低压电极,第三金属层包括与外侧低压电极个数一一对应的内侧低压电极,内侧低压电极与对应外侧低压电极短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金属层、绝缘介质层、金属层、绝缘介质层、金属层这种连续设置结构对加工工艺要求较高的问题。

    一种屏蔽结构及采用这种结构的共箱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569515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410757770.0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结构及采用这种结构的共箱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屏蔽结构,包括屏蔽罩、中间屏蔽和支撑屏蔽;屏蔽罩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用于罩设在一次导体端部的球型电极和连接球型电极的杆状电极前部;所述中间屏蔽两端开口,用于围设在杆状电极周围;所述支撑屏蔽为一多孔板。在每相一次导体末端断口位置设置屏蔽罩,使原来的三相共用大屏蔽空间变为每相独立的小屏蔽空间,对其内部电场分布要求变得更为苛刻。将一次导体末端设计为球型电极结构,并与屏蔽罩保证一定的弧度配合,以满足绝缘特性的要求,达到三相电场兼容的效果,保证互感器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携带型高压接地线缠绕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5371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16363.7

    申请日:2015-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携带型高压接地线缠绕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铰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主体与第一活动板之间设有第一锁紧装置,所述第一活动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主体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块,所述第一转轴能够靠近第一转块并与第一转块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块传动连接有绕线架或动力装置,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或绕线架。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外壳能够在第一活动板上滑动,所述第一转轴向第一转块方向运动,与第一转块传动连接,装置开始工作,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转块方向运动,与第一转块脱离,方便主体与第一活动板折叠。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单人操作,省时省力,方便携带。

    电容器试验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0711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16716.6

    申请日:2016-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1263 G01R27/26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器试验装置领域,特别涉及电容器试验装置。电容器试验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底部密封座及设置在壳体内的高压引入导体,所述的底部密封座上设有用于与电容器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结构,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用于与电容器另一端电连接的高压连接导体,所述的高压引入导体与高压连接导体压接配合或者沿上下方向插接配合。通过底部密封座固定支撑电容器,并且高压连接导体、高压引入导体及底部密封座上下布置,可以实现试验装置两端对接式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解决了目前的电容器试验装置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罗氏线圈及其骨架、骨架单元和骨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627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29090.1

    申请日:2016-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5/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罗氏线圈及其骨架、骨架单元和骨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骨架包括两段以上骨架单元,各段骨架单元首尾拼接而形成所述骨架,拼接处采用榫卯结构连接;罗氏线圈的骨架制造方法包括将两个端头具有榫卯结构的骨架单元通过所述榫卯结构首尾拼接而形成环形的完整骨架的步骤。相比于现有的一体加工方式,本发明能够使工件的尺寸减小为原来的若干分之一,便于加工,能够节省开模、材料费用,从而能够减低加工难度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与开口式罗氏线圈不同,本发明中的罗氏线圈骨架采用榫卯结构不需要打开开口,拼接完成后结构稳定,能够保证电流互感器的性能稳定。

    外卡型电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辅助制作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978204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1105966.1

    申请日:2017-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外卡型电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辅助制作工装。外卡型电流传感器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辅助制作工装将外卡型电流传感器的两个半环形的骨架对接成圆形,2)将对接后的两个半环形的骨架装在绕线机上,分别在两个半环形的骨架上绕制线圈;3)绕制完成后拆下辅助制作工装使两个带有线圈的半环形的骨架分开,然后与其他部件组装外卡型电流传感器。与目前的外卡型电流传感器制作方法相比,本发明的外卡型电流传感器制作方法通过辅助制作工装将两个骨架对接成圆形,然后对两个骨架进行绕线,提高了绕线的均匀程度,同时提高加工效率,解决了目前的外卡型电流传感器的绕制方法复杂造成的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