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临近线路干扰的架空配电线路零序电流波形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96979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710925052.3

    申请日:2017-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临近线路干扰的架空配电线路零序电流波形采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架空配电线路零序电流波形采集装置存在的容易受到临近线路电磁干扰问题。在架空配电线路杆塔(1)的横担(2)上设置有信号处理器支架(7),在信号处理器支架(7)上设置有信号处理器(5),信号处理器(5)通过同轴电缆(6)与架空导线(3)上的信号采集器(4)连接在一起;信号处理器(5)将三台信号采集器(4)采集到的表征架空配电线路三相电流波形的电压信号输入到各自的信号调理电路中,经信号调理后输入到加法电路作加法运算,即输出表征零序电流波形的信号,即:i0=iA+iB+iC。采集得到更精确的零序电流波形,实现了对输电导线单相接地的准确判断。

    一种分流器阻抗参数的程序化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737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0989105.8

    申请日:2017-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流器阻抗参数的程序化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准确测量不同频率下分流器阻抗参数的问题。本发明通过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和数学运算软件的自动数据交互实现程序化计算,实现建立分流器有限元模型、输入计算频率,即可实现分流器阻抗参数的程序化计算,直接输出其阻抗参数的效果。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分流器单个锰铜片电阻和分流器电感矩阵参数,进而根据各参数编辑回路电压方程,通过数学运算求解分流器阻抗参数。计算过程实现数学运算软件调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并接受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下一步运算,最终直接输出分流器阻抗参数的运算结果,实现分流器阻抗参数与频率之间量化关系的建立,便于工程应用。

    抗临近线路干扰的架空配电线路零序电流波形采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796979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25052.3

    申请日:2017-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临近线路干扰的架空配电线路零序电流波形采集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架空配电线路零序电流波形采集装置存在的容易受到临近线路电磁干扰问题。在架空配电线路杆塔(1)的横担(2)上设置有信号处理器支架(7),在信号处理器支架(7)上设置有信号处理器(5),信号处理器(5)通过同轴电缆(6)与架空导线(3)上的信号采集器(4)连接在一起;信号处理器(5)将三台信号采集器(4)采集到的表征架空配电线路三相电流波形的电压信号输入到各自的信号调理电路中,经信号调理后输入到加法电路作加法运算,即输出表征零序电流波形的信号,即:i0=iA+iB+iC。采集得到更精确的零序电流波形,实现了对输电导线单相接地的准确判断。

    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4674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29279.2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台区拓扑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压台区拓扑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低压台区中每个待识别终端的原始电压数据序列,计算并拼接每个待识别终端的一阶差分系数序列与电压峰值系数序列,获取特征数据序列;基于低压台区中每个待识别终端的特征数据序列,预设差分权重与峰值权重,计算低压台区中任意两个待识别终端之间的加权欧氏距离后,计算每个待识别终端的局部密度与样本距离,对低压台区中所有待识别终端进行DPC聚类,获取多个聚类簇;基于特征数据序列,利用肯德尔相关性系数计算方法,构建每个聚类簇的相关性矩阵;基于每个聚类簇所对应的相关性矩阵,聚类簇中所有待识别终端的隶属关系,识别获取低压台区拓扑结构。

    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

    公开(公告)号:CN111786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0795603.0

    申请日:2020-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抽风盒,所述抽风盒和盖板之间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通孔。该智能配变终端主动化监测柜,通过伺服电机的运转能够带动风叶一进行顺时针旋转,柜体内的气体通过风孔抽入到抽气盒的内部,从而在持续的运转中将柜体内的热量排出,通过热交换对内部的热量进行降温,并通过水体将热量带出,在重新通入水箱的时候,通过水箱上的散热槽和弧形板,对热量进行吸收,并通过弧形板进行散热处理,从而更好的在循环降温过程中对水箱内的水体进行及时的降温散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