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91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48066.X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跨高铁输电线路振颤在线监测装置,分为装置层、接入层和主站层,装置层完成线路振颤信号采集和初始数据分析,得到线路的疲劳损伤值,并打包至接入层进行远程定向传输;接入层可通过5G网将数据送至监控中心前置上位机,也可通过有隔离措施的光纤以太网经电力专网接入主站层监控中心;监控中心通过上位机软件或站内数据中心综合自动化平台,根据导线一段时间内各节点跨高铁输电线路导线风颤疲劳损伤值建立导线疲劳寿命修正数学模型,以预测未来数年内导线的疲劳寿命并分级预警,实现跨高铁输电线路振颤在线监测功能。本发明可应用于跨高铁输电线路振颤在线监测,为运维人员实时掌握跨高铁输电线路的健康状态提供有效监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3063557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48386.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跨高铁输电线路风颤试验系统,所述系统包含监控对象、监控终端、通讯接口、传输网络以及客户端计算机五大模块。本发明通过振颤、微气象、高铁监控终端完成跨高铁输电线路振颤工况、气象参数以及线路下有无高铁通行等被监控对象信号的采集,并经过通讯接口模块以无线信息的方式,由基站AAU传输至核心网SA,定向上送至目标客户端计算机,实现“遥测”、“遥视”和“遥信”功能;远程客户端计算机侧的试验人员通过桌面化的虚拟仪器软件模拟操控平台,可直观地完成即时“遥测”、“遥视”和“遥信”信号的查阅和历时数据的调阅、报表分析等功能。本发明可应用于模拟跨高铁的输电线路试验,减少高铁通过时对输电线路振颤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22166309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757351.6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跨高速铁路的输电线路风颤试验装置,包括角钢终端塔、通讯设备和管理端计算机,所述角钢终端塔一侧设有导线,所述角钢终端塔外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担,所述导线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监控设备,所述导线外侧中心处活动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导线底部设有轨道,所述轨道顶端放置有电动牵引小车,通过设置的导线、吊装设备、监控设备、脉动风发生器、卷扬机、轨道和电动牵引小车,通过单人在实验室中模拟实际高铁高速通过输电线路时特有的环境,然后启动电动牵引小车进行输电线路风颤实验,降低了人工物力成本,且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危险性,保证了高铁运行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1650.7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3C1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渗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对电力金具表面进行抛丸处理;对抛丸处理后的电力金具进行渗锌处理;对渗锌处理后的电力金具进行渗氮处理,在电力金具表面形成复合渗层。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力金具的耐腐蚀与抗老化性能,保障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满足架空输电线路电力金具耐磨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81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636565.9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钼铬低合金锰硅钢及其热处理方法,将废钢熔化后升温至1605‑1628℃,随后加入预热的汽车钢,汽车钢熔化后,加入预热的硅铁和电炉锰铁,硅铁和电炉锰铁熔化后,得到钢水;将多元合金线喂入加热后的钢水内,再经扒渣、静置,降温后铸成钢坯;将钢坯热轧成钢板;将钢板进行奥氏体化热处理,再经水冷淬火后进行临界淬火处理。本发明中不含价格昂贵的钼、镍、钒、铌等合金元素,也不含我国资源贫乏的铬元素,生产成本低廉。本发明无钼铬低合金锰硅钢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大于750MPa,屈服强度小于505MPa,屈强比小于0.8,延伸率大于25%,是新一代电力连接金具重要替代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4128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309539.9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一种多分裂输电导线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子导线间隔棒,与所述多分裂输电导线的各个子导线分别连接;导管,两端封闭,沿重力方向布置且与所述子导线间隔棒固定;质量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管内;多级驱动线圈,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分多级布置且缠绕固定于所述导管外侧;供能和控制组件,与所述导管和/或子导线间隔棒机械连接,与所述驱动线圈电连接;所述供能和控制组件通过对所述多级驱动线圈由下而上逐级供电,驱动所述质量块向上冲击导管顶部以产生用于除冰的震动。本发明可远程操控,提高了线路运维安全性;解决了多分裂导线除冰问题,降低了线路运维的成本,特别对于微地形微气象区域覆冰,适用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19701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1491926.1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昌航空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复合镀液为电镀液,在基体表面进行电刷镀,得到复合镀层;其中,所述复合镀液包括硝酸银、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得到的复合镀层中所述银呈胞状结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分布在所述胞状结构的表面,所述复合镀层的厚度为20~25μ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能够协同对银颗粒的包裹和覆盖,使得镀层变得更加致密,提高复合镀层的抗硫性能和抗电弧烧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0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428641.X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母滑动金具的优化方法以及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可有效减小在极端天气强风作用下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受到的应力,减小金具工作失效,强度破坏的可能。优化方法包括:S1、获取优化所需资料;S2、建立引下线、管母线体系的模型,并计算金具受到引下线、管母线体系传来的荷载作用;S3、建立金具的3D几何模型;S4、将S3中建立的金具的3D几何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划分网格,并加载步骤S2计算得到的荷载,再进行静力分析;S5、根据S4中的静力分析结果,优化金具的底座、滑槽尺寸。一种MGG1‑200管母滑动金具,金具底座滑槽上壁厚度为20mm,滑槽高度为26mm,滑槽长度为110mm。
-
公开(公告)号:CN11013509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8625.0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勇杰 , 张陵 , 何成 , 杨利民 , 郑义 , 赵普志 , 杨柱石 , 王欣欣 , 赵建平 , 崔晓东 , 庄凌志 , 阿依古扎力·阿肯江 , 晏致涛 , 余国庆 , 刘欣鹏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母线、引下线、金具系统的应力分析方法,本方法采用梁单元(beam188)和杆单元(link180)分析模拟四分裂引下线和管母线,精确求解支点反力。利用实体单元(solid187)模拟滑动型管母固定金具。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不同参数的管母引下线系统模型,分析各参数对管母约束节点受力的影响。并将管母节点受力作用到金具模型上进行静力分析。该方法可精确求解管母引下线耦合系统的节点反力,并将其应用到金具的受力计算中去,完善管母引下线系统的布置方式和相应的金具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4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30049.3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引下线空间找形方法,首先将引下线的两个挂点分别移至挂接位置,并保持挂点按设计要求取向,然后测量挂点沿取向方向的拉力,以及相对于水平面的取向角度;并测定两个挂点之间的水平跨度L和竖直高度差H;最后建立引下线上的每个点的水平跨度x与竖直高度y的对应关系,计算得到多点数据,根据多点数据拟合得到引下线在空间内的分布姿态。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得到更贴近真实情况的线形,对于预测、评估引下线的空间分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后续分析、研究提供趋于真实的模拟结果,提升分析的准确性。
-
-
-
-
-
-
-
-
-